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11章 睢阳书院

第11章 睢阳书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头发花白的夫子步履匆匆:“刘兄的信在哪儿呢?”

“戚院长您慢些!”

来人一把拿过信件,翻看起来,心情激荡之下,有些站立不稳,江御连忙上前扶住这个老人。

“一别经年,老朋友此生不复相见。”老先生看完信泪洒当场。

“快将爹扶进去,”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匆忙赶来,眼神不善的看向这个少年:“你就是刘世叔信中提及的天才?”

本来自家父亲就卧病在床,经历今天这一遭怕是得更严重些。

江御行了一礼谦虚道:“不敢,小子只是识得几个字,读过一些书罢了。”

“学生仰慕戚先生大义,特来求学。”

戚纶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少年:“你今年几岁?”

“回先生,虚岁十二。”

十二?这么小的年龄,倒是能进童子班,当即来了兴趣。

“我考考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下一句是什么?”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江御不加思索的答道。

戚纶继续发问:“‘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远远的,有午休的少年从窗户中探出头来围观。

看少年回答完全不经思考,十分轻松。戚纶忍不住越问越多,越问越难,甚至有些问题十分生僻,显得有些咄咄逼人。

气氛一时有些僵持,让人忍不住为少年捏了把汗。

然而,上至四书,下至六经,少年全都对答如流,毫无错漏。

“哈哈哈,好啊!如此年纪能有此学识,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呐!”

“好!”远处也是掌声雷动。

“先生谬赞。”

“你,明日就来童子班上课。”

少年们奔走相告,说班里要来一位天才,大家都十分高兴,看来是时候结束这段时间的屈辱了。

戚纶送走了少年才想起自己还有客人,连忙赶了回去。

“抱歉抱歉,让寇兄久等了!”

寇准反而朝他一拱手:“哪里哪里,是我该恭贺戚兄,又得一名良材才是,见猎心喜嘛,能理解。”

“寇兄看见了?”

寇准点点头:“是个谦逊有礼,又满腹才学的少年。”

戚纶一笑:“也不必羡慕,你家女儿不比他差,不过十岁年纪,那才是真正的学贯古今。”

想起那跳脱的女儿,寇准不禁有些头疼:“只希望她没给戚兄添乱才是。”

自打这女孩进了童子班,那叫一个热闹。

不不不,应该用鸡飞狗跳来形容比较合适,戚纶也没想到,看着软糯的女孩能有这么大杀伤力。

“没事,正好当块磨刀石,磨一磨那群臭小子的脾气,须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那丫头什么性格,寇准再清楚不过了:“还请戚兄多多关照。”

寇准这个人戚纶是知道的,太平兴国五年,天子钦点的探花授大理评事,是那一榜中最年轻的进士,据说当年也才十九。

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可从巴东县调任至成安县,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成安县距离京都那可是相当近,只这一点就能看出他简在帝心,飞黄腾达只是时间问题。

自己只是一个小小主簿,父亲重病,眼看大限将至,戚纶清楚,自己马上面临的就是守孝三年。

而三年的时间朝堂风云变幻,自己能不能顺利起复,可全看朝中有没有人了,现下广结善缘总是没有错的。

“放心,戚某必拿她当自家女儿看待。”

江御终于如愿去睢阳书院读书。

新家打扫完毕,当晚江母做了几桌好吃的,犒劳全家。

并嘱咐江御,拿些买好的糖果点心,挨家挨户的通知邻居,他们一家搬过来了。

二妞自告奋勇,帮着哥哥敲门。

邻居们大多是些本地人,也有些外地读书的举子,听说他家搬来,都高高兴兴的道声恭喜。

转了一圈回来,江御又看见隔壁那个空着的院子,看来有空要打听一下了。

“二妞,来帮忙端菜,别躲懒!”

食不言寝不语,用完饭,江御说起小妹的名字。

“娘唤妹妹,怎么不叫大名呢?成天二妞二妞的也不像个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