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母直接冲过去和李翠花撕扯在一起,连刚刚哭唧唧的二妞都上前帮忙。
圣人诚不欺我,果然是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别打我娘,哎!”年轻的少年扶着行动不便的母亲,毫无招架之力。
江御看着李翠花因行动不便,而被扯乱了头发,抓花了脸,只要自家没吃亏,他也懒得管。
最终李翠花顶着乱糟糟的头发,被儿子架着出了江御家,临走不忘放下狠话。
“等着吧,老娘定要你们好看!”
院子里打了胜仗的母女两相视一笑,得意极了。
这天晚上江御拿两条凳子一并,在堂屋将就了一夜。
他常年不在家,这家里早没有他的地儿了。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没亮江御就醒了,这么多年的早朝,习惯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反正也没事,江御想着烧一点热水,洗漱一下在弄点吃的。
江母被惊天动地的咳嗽声吵醒,有一瞬间以为家里进了贼。
好半响才摸索着起来,发现大儿子正在生火,火没生起来不说,倒还搞得一屋子浓烟。
看着狼狈的儿子,江母终于憋不住,眼泪簌簌往下掉,自从儿子回家后,一切都跟做梦似的。
江御一回头,看见自家母亲在掉金豆豆,一时间手足无措。
他上辈子养尊处优,吃饭都是下人伺候,哪里会生火这种事了?
只是,生不起来火也不至于哭吧?一向不会哄人的江御跟母亲大眼瞪小眼。
“御哥儿。”
江母壮着胆子,沙哑的开了口:“你回族学去念书吧,今年的束脩娘给你交上了,别浪费了你读书的天分。”
这书是一定要念的,毕竟读书科举才是江御最拿手的。
只是...
“我的书呢?”自打回了这个家,别说书了,连张纸都没见着。
“...不念书也没关系,什么?”
原本不抱希望的江母瞪大双眼:“御哥儿,你愿意进学了?!”
“呜呜呜,谢天谢地,祖宗开眼呐。”江母蓦的放声大哭,往日里也没少规劝,这孩子总算是听进去了。
江御被母亲一把揪出厨房,又搭着梯子从房梁上取下来一个包袱,里面装的是崭新的书。
“往日的书都被你给卖了...”江母抹了一把眼泪“不说这些,这是夫子新给的书籍,你先看着,娘这就做吃的去。”
“等等!”江御嘱咐江母买点吃的:“二妞正在长身体,还是不能太克扣饭食...顺便做两身衣裳吧,那衣裳也短了一截。”
江母爽利的应了。
借着些天光,江御翻看起手中的书籍,一共六本,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和春秋。
这六本书统称六经,江御用手指仔细摩擦着书脊,翻开其中一本。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江御展颜一笑心中大定,还是这些熟悉的文字。
曾经倒背如流的东西,如今在捡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一会儿,江母送来了热水、炭火和油灯。然后将二妞捉起来去赶集了。
冬练三九,屋子里太暖和让人昏昏欲睡,江御索性拿着书去了院儿里,通读一遍后,天色已经微微泛白。
合上书他开始尝试背诵,然而太多年不接触,有些地方难免会有些生疏,背着背着就卡了壳,需要不时的翻翻书,看一看。
清晨陆续有人出门,听得江御在读书不由大为震惊,这小子是转性了?
从他门口路过的两个少年闻声寻来,迟疑一阵后主动招呼江御一同前去族学。
江御推辞不过,只好饿着肚子同他们一起去了族学。
一路无话,到族学时天色尚早,教室里学生却已陆续到齐。
“哟,这不是江家那个没爹的臭小子吗?还敢来学堂,”一个身形魁梧的小胖子,踩在凳子上居高临下,看着走进教室的江御“怎么,忌吃不记打呀?”
大多数学生都默默拿出了课本,温习功课,也有少部分人看起了热闹。
“哎,要我说,趁早回家得了,不仅省工夫,还能省几个钱呢。”小胖的小厮跟着呛声。
跟江御结伴而来的少年忍不住帮腔:“这族学是四个村子合力办学,你许家的能来,凭啥我们江家的就不能来?就凭你脸大吗?”
“啪——”
门口传来戒尺声,学堂内瞬间安静下来,几人快速归位。同行的两人年纪稍小一些,并不跟江御一起上课,见夫子前来,立马告辞。
整个教室只余下了一个空位,江御不急不缓的走过去。
“能回来就好,”年轻的夫子盯着江御的眼睛:“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来大家先将《礼经》通读一遍.”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族学中响起少年们爽朗的读书声。
年轻的夫子讲课循序渐进,声音和缓,上课后不一会儿下面就开始昏昏欲睡。
夫子浑不在意,讲到生动处偶尔抽人也抽人回答问题,答不上来也没关系,并不怎么严厉。
于是第一堂课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课间大家与相熟的坐一块儿聊天,江御自然而然的被孤立起来,他拿着书大略翻了翻下一课的内容。
其实挺多人在小声讨论他,毕竟向他这样的人并不多。只是没一个敢上来搭话,蹲过大牢,这些少年多少有些犯怵。
然而第二堂课却是一位十分古板的老夫子,颤巍巍的走进课堂,见江御在,眉毛一竖:“你给我出去,老夫教不了你这逆徒。”
底下学生全是看好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