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乱了,一切都太乱了,她又开始不懂了,为何一向温柔的姜元义会冲自己发脾气?
姜元义看她如此,干脆伸开双臂将她整个人搂在怀里,下颌抵着她的颈侧,幽幽叹道,“芙蕖,你并非父皇血脉,所以,我们不是兄妹。”
芙蕖浑身一僵,“你、你说什么?”
姜元义小心翼翼的重复了一遍,“其实……你是莲妃后来带进宫的,并非是父皇所出,所以,朕和你,自然不是兄妹。”
听着他一字一顿的解释,芙蕖感觉自己的脑袋又开始疼了,像是要炸开一眼,无数混乱且无序的记忆闯入脑海。
她曾无数次梦见过父皇这个人,只是梦里,芙蕖看不清他的模样,只记得那个人很高大,很慈爱,与乾贞帝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在梦里,她喜欢绕着父皇跑,喜欢拔父皇的长须,但随着年纪渐长,芙蕖对父皇便陌生了,慢慢的,梦里的父皇变成了乾贞帝,那样的冷漠难以亲近。
但芙蕖从未多想,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出身,直到此刻,亲耳听姜元义说,她不是乾贞帝的血脉,萦绕心头多年的困惑瞬间解开。
她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同样是公主,她和备受宠爱的姜敏兰不一样,为什么她的记忆里,除了姜元义,还有一个哥哥。
原来,她不是乾贞帝的女儿。
混乱的记忆拼拼凑凑,终于拼出了完整的前因后果,芙蕖短暂疼痛过后,眼神渐渐恢复清明,再看向姜元义时,她的眼里有陌生,有疑惑,还有一丝隐忍的难过。
“芙蕖……”
从姜元义决定留住芙蕖的那一刻起,他就想过芙蕖会因为兄妹关系拒绝自己,他一面费尽心机的想让芙蕖明白,他们是可以在一起的,一面又担心芙蕖知道自己身世,会因为姜国与北辰的恩怨,而与自己生分。
而如今,芙蕖看向自己的眼神,每一刻都让姜元义感到不安,他绞尽脑汁地去想,确信从来没人在芙蕖耳边说过什么,才勉强稳住心神,“芙蕖,实在想不起来,就不要想了,都是过去的事了……”
“不!”
芙蕖又一次推开他,声音哽咽,“我、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我的父皇……我的母后……”
当年北辰亡国,父皇与许多将士战死,而那时候她只是一个孩子,和所有人一样成了俘虏,或许是年纪尚幼的缘故,又或许,是她潜意识里不愿去回想,自那以后,她便对北辰的事全无记忆,只记得母后回来了,她浑浑噩噩跟着母后来到姜国,母后成了莲妃,她成了乾贞帝的女儿。
所以,是姜元义的父皇,杀了她的父皇,又抢走了她的母后。
芙蕖在脑子里捋清了来龙去脉,豁然开朗,对姜元义更是抵触,转身就要跑出去。
姜元义用力抱住她,“芙蕖!不要走!”
芙蕖试图挣扎,可刚刚醒来,身上没什么力气,只能任由姜元义抱着自己,她痛苦地闭上眼,落下两行泪。
为什么她信任的,依赖的每一个人,都在欺骗她。
迟渊如此,姜元义也如此,他早就知道她的身世,却从未与她说起,她还稀里糊涂的和他扮演了这么多年的兄妹。
“芙蕖,你听朕解释,这些都是上一辈的恩恩怨怨,如今他们都不在了,我们不要再把痛苦延续下去,好不好?”
“朕从未想过欺瞒你,只怕你无法接受真相,又怕父皇知道你想起了这一切,他便容不下你……”
只有装疯卖傻,稀里糊涂,才能让多疑的乾贞帝放下防备。
听着姜元义的解释,芙蕖的啜泣声慢慢小了,她呆呆望着虚空,像是在思索。
“芙蕖,不哭了,不要难过了……”再哭,他的心先要碎了。
他和芙蕖,都没错,为何偏偏受折磨的就是他们?
姜元义不甘心,也不愿放手,“朕的父皇已经驾崩,朕将继位,朕用整座江山护着你,你就安安心心地,待在朕身边,不好吗?”
姜元义几乎是在哀求她,有什么温温热热的东西落在她脖颈处裸.露的肌肤上,顷刻化成冰凉。
“北辰已亡,一切都成定数,无力改变,你若有怨,有恨,朕可以任你发泄,就算你要复国,朕,也不是不能把皇位还给你……”
好在殿里只他们两人,若叫那些臣子听了这番话,定要把“红颜祸水”四字扣在芙蕖头上了。
芙蕖慢慢冷静下来,停止了哭泣。
姜元义心头一喜,再次试探着问,“芙蕖,嫁给朕,留在朕的身边,让朕尽力补偿你,好吗?”
他可以为芙蕖争取一切,也可以为了芙蕖,什么都不要,只要芙蕖留在他身边,哪怕是要改朝换代,把江山让给芙蕖,他也愿意。
芙蕖沉默许久,叹了口气,“姜元义,你不要这样。”
这是第一次,芙蕖连名带姓的唤他。
姜元义却觉自己的名字从芙蕖口中说出来,格外动听,如此,说明芙蕖接受了现实,至少不会再把他兄长了。
芙蕖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红了眼的男人,一时有些犹豫,在想该如何劝他放弃自己。
姜元义却误以为她在犹豫是否杀了自己,好为北辰报仇雪恨,当即转身取下悬在墙上的宝剑,塞到芙蕖手中,“你若有恨,就动手。”
芙蕖握着剑,忖了忖,终究下不去手。
伤害北辰,伤害父皇母后的人是乾贞帝,与姜元义无关,更何况,这些年姜元义一直都在护着自己,如果没有他的照拂,只怕她早就死在这座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里,一码归一码,她不能恩将仇报。
芙蕖将剑丢在地上,转身欲再次离开,可刚迈出两步,胸口忽然起伏,一股血腥气涌上喉头,忍不住呕出了一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