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不度春风 > 第63章 掳劫

第63章 掳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只靴子都清理一遍,重新穿好,抬眼看见卫湃已经转过身去,走到他身旁:“你怎么不说话?”

卫湃目光躲闪,微恼她不分场合不懂回避,暗想她在别人面前或许也是如此,心下更恼,不理会她的话,径直回到寺中。

太后与元觉方丈还等在原处,急问:“如何?”

应玉堂不擅婉转,因此看向卫湃,眼神示意让他来说。

卫湃揖礼:“回太后,在后山找到脚印,朝着山下村镇而去,应将军从杂乱脚印分析,人数有十余人之多,暂不能确定具体细节。”

太后按住胸口,憋闷得一口气上不来,喝过茶才好些:“卫大人,你可是答应哀家的,要尽力将郡主找回,既然已经知道是在山下村镇,你与应将军便赶快去吧,此事万万要多思虑,不可声张。”

还真是卫湃说的那样,应玉堂揖礼应下口谕,与卫湃一同朝山下策马疾驰,不敢耽搁。

空荡荡的山路上只有马蹄‘踢踏踢踏’的声音回响,疾驰带起的寒风吹拂在面颊,应玉堂眯着眼压低身子,落后一步的卫湃面上苍白,拽着缰绳的手指也泛着红,她放缓骑行速度,与卫湃策马同行,拉住缰绳安抚良驹。

“今日风大,慢一点,前面不远就是村镇口。”应玉堂哈出的气都是白的,身侧的人眼睫上凝了一层白霜,面容白得无血色,看上去像个雪变化而成的精怪。

心底一动,莫名想起他面色潮红时的样子,眼神暗沉想下来。

再开口的声音都哑着,清了清嗓子:“以免打草惊蛇,咱们扮成夫妇可好?”

卫湃看向她的眼神也冰冰冷冷:“不好。”

应玉堂夹带私心,反问:“那你说怎么办?”

卫湃:“……”

村镇口立着一块石头篆刻的界碑,上面的字迹长年累月风吹日晒早已模糊,上面覆盖一层白雪,两侧房屋交错而立,烟囱袅袅冒着白气,窗子外盖着一层布料,墙根底也用石头垒一圈,门口堆放木柴和冻货,生活的痕迹很重,唯独看不见人影。

卫湃面色凝重如墨,若是那些贼匪藏匿到村镇中,唯恐伤及此间百姓。

“别担心,没有打斗痕迹,咱们来得及时,就算他们藏在此处,也不敢轻举乱动,你只要配合就好。”应玉堂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轻言安抚。

将马栓在树上,走到门口敲门,半晌后才听见拖拖拉拉的脚步声,门慢慢被打开,是一位披着看不出颜色的破旧袄子、老眼昏花的老人家。

“……你们是谁啊?”

应玉堂扬起一抹笑:“老人家,我们夫妇二人新婚回门路过此处,天太冷了,想来取个暖喝点热汤再继续赶路。”

老人家侧耳,面露迷茫。

应玉堂猜测他可能有些耳背,又大声说一遍才被请进去。

屋内与外面看见的一样简陋,中间一个大铁炉,上面一口锅还咕噜咕噜的,里面是稀粥也野菜,墙上斑驳暗沉,年久失修有无数岁月的痕迹。

应玉堂已在炉前矮凳坐下,回头看向略显局促的卫湃,起身将矮凳让给他,自己抄手站着,随意打量着。

“老人家,不用麻烦了,我们进屋来暖和一会儿就走。”

老头把炉子上的铁锅端下来放到地上,又将一个水壶拎上去,拿过一个掉瓷的碗:“外面冰天雪地,别急着赶路,喝点热乎水再走……家里就一个碗,你们将就一下吧。”

炉中火苗旺盛,没一会儿水就开了,应玉堂拎起水壶将碗中倒满热水,闲聊道:“老人家,我们走进村子为何见不到人?”

老头坐在铺满旧被褥,用木头板搭起来的窄榻上,弯着背叹口气:“村子里年轻力壮的都上镇子上找活干了,就剩下腿脚不利索的留守下来,前些日子还欢欢喜喜在家里过年,头两天刚走。”说着,敲敲自己的膝盖,浑浊的眼睛透着无奈。

应玉堂手中碗里的水已经能入口,抿一口递给矮凳上的卫湃:“喝点热水吧。”脑中在想该怎么开口问那些贼匪的踪迹。

村子中人口稀少,忽然来许多陌生人,定然瞒不住。

“方才听你们说,是从哪来的?”

听见老人家的问话,应玉堂一愣,一时间有些答不出。

卫湃端着碗开口:“从晏城来途径此处,要到白云山去。”

老头看看他们二人,原来是这样,这位公子一看就是家里有些规矩教养的,定是晏城哪户大家出身,他的新妇言行上就差了些,山里人家出身,也难怪。

“就你们二人出来的?虽是离着都不远,但这天寒地冻的,家里人怎能放心。”老头回想起背着包袱离开家去镇上干活的儿子,心中酸涩。

“我们还有一队随从,只不过路上出了点岔子走散了,不知老先生可见过?”

应玉堂看着卫湃面不改色的胡编,忍住不笑出来,符合着:“是啊,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外面这么冷……”

老头狐疑的看他们几眼,有些警惕起来,眼神游移着看向杵在墙上的烧火棍。

应玉堂心底好笑,这老头还挺谨慎的,肯定是卫湃一本正经的语调说出那些话,令他起疑了。

“老人家,我们是好人。”

老头只是有些耳背,眼神也不太好使,但是不傻,他们二人刚来的时候可没说有随从,也不是与人走散的样子,一点都不着急。

“既然喝了水,你们就赶紧走吧,我没见过什么随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