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不度春风 > 第62章 慌乱而逃的应将军

第62章 慌乱而逃的应将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憋屈。”

应玉堂听出他们话中的意思,似乎在说那日宴会的事,心头有了主意,放轻脚步熟门熟路跟在后面,竖着耳朵听了一路,虽然模模糊糊,也大约摸听明白了。

寒夜风动,应玉堂悄无声息离开卫府。

她把卫湃看成是自己的人,自己的人,就该护着。

皇宫守卫森严,重重机关布防,对应玉堂来说实在算不上难,伏在华光郡主屋顶,听到她与一女子的谈话声。

“……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无用了,你就先在我这里住着。”

女子莺声燕语:“我就是看上他了,非他不嫁。”

甜腻的嗓音惹得应玉堂大冷天打个寒颤。

压在屋顶上的手握成拳,今日先算了,贸然闯入她也不能保证全身而退,被揭发身份没准还会给沈度招惹祸端。

惹了事的人躲起来,晏城都督却没办法不露面,携礼上门致歉。

淡墨和禇思冷眼相待。

卫湃与他同朝为官,虽处于两地且阶品相同,年纪上却相差甚多。

晏城都督称呼他为“贤侄”。

一盏茶喝得坐立不安,鬓边几许白发,面上带着一丝难堪,斟酌半晌才开口:“小女被家里宠坏了,未曾想能做出此等事,给贤侄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也特别感谢贤侄深明大义,不与小女一般见识,待她归家,必定让她闭门思过…”

卫湃面上一派疏离:“都督此话严重了,此事无需再提,更无人会知晓,不会对令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这番大度的话听得都督面色晒红,离开后心里颇感为感慨,多好的一位公子啊,锤手暗叹,可惜与自家没缘分。

拖着沉重的身躯离开,大冬天出了一身虚汗。

“公子,你也太好说话了。”淡墨忍不住嘟囔一句。

卫湃喝着茶:“他也不容易,晏城紧邻都城,能做到这个位置,绝不是他表现出来的那样憨厚,出了事没想着动用关系,而是上门赔礼致歉,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听闻晏城十几年来百姓安居乐业,税收有度,治理有方,可见此人大巧若拙。”

况且他已在御前松口不再追究,犯不着再为难他,得一个狭隘计较的名声。

“将他带来的东西单独归置到一处,记录在册。”

禇思已安排妥当,公子为官多年,库房中已积攒不少各处送的礼,除却黄白之物和易遭诟病的贵重物品,一般情况下都会收下,给对方留个面子,却从未动过,全部放在库房落灰。

年后初八,太后携华光郡主与后宫几位宠妃出宫到法华寺添香祈福。

浩浩荡荡的队伍排满长街,百姓们站在街道两侧抄手张望,看着伸出轿撵挥舞着的手,激动得回应。

应玉堂策马跟在轿撵旁,马蹄踏着雪,身着明亮银甲,在雪地映射下光彩夺目十分耀眼。

出城后,应玉堂指挥小分队先上前探路,又安排一小队人在后护驾,暗中还有侍卫跟着,就连方才长街百姓围观中,都有乔装后的暗卫。

应玉堂拉住缰绳稍落后几步,马儿喷个响鼻,在原地踏步,见到后面跟上来的马车,才继续慢悠悠跟上。

侧头隔着门帘看向车厢内,从怀中掏出一袋果干递给驱车的淡墨。

“多谢应姑娘。”淡墨咧嘴笑着接过,打开就要伸手捏一块。

应玉堂眯眼看他:“是给你家公子的。”

淡墨:“……”转回身将袋子原封不动递进去。

元觉方丈带着寺内高僧站在门口迎接,大黄不知从哪里绕过来,在应玉堂脚边翻肚皮,非要她蹲下挠一挠才肯摇头晃尾的离开。

卫湃面色沉寂,跟在众人身后慢悠悠走着,特意与女眷保持距离,无视华光郡主身边对他过分关注的都督长女。

法华寺内建筑古朴清肃,院内积雪扫的很干净,转角一处小门上的房檐挂着铃铛,被风一吹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身后的人没刻意掩盖气息,不用回头都能想到是谁。

“应大人不去看顾女眷,擅离职守不太好吧。”卫湃轻轻垂眼,嘴角噙着一抹嘲意。

应玉堂不敢与他对视,移开视线,抬脚拨弄地上一颗石子,偶尔偷偷瞧他。

卫湃睫毛浓长,应玉堂从身侧看到他乌黑长睫和雪白侧脸,微微出神,心中浮上一抹说不清的麻意。

听到卫湃轻声:“你曾住在何处?”

应玉堂一怔,大脑没有反应过来,呆呆回道:“就在前面。”

卫湃抬步向前穿过小门。

大黄趴在院中听见声响,站起来摇头晃尾。

应玉堂上前几步敞开屋门,到柜子里拿出一块肉干扔给大黄。

“这原先是寺中客房,元觉方丈怕我与众僧们住在一处不方便,单独将这小院分给我,就是与斋室远了些。”

卫湃踏进屋内,阳光映射下浮尘飞舞着,一群白鸽从上方扑棱扑棱飞过,阳光在院中洒下斑驳光影。

屋内空气浑浊,应玉堂索性将窗子也全部敞开。

屋内摆设简单,除去床榻桌椅衣架之外再无杂物,没有丝毫居住的痕迹。

一只黑白花的大猫窜到窗台上,蹲在那里看屋内的人。

应玉堂靠近那只大猫,一把抱起,不小心被猫后腿一蹬挣脱出去,手背留下一道挠痕。

低沉笑声传来,带着独属于他的冷冽感。

侧目看去,卫湃唇角微翘,带着淡然笑意,如同春风吹过心田。让她心醉神迷。

莫名的直觉,让她觉得卫湃对她的态度亦不简单。

方才还紧张的情绪顿时怦然。

应玉堂搓着脸,这算不算是他在勾引她?

女眷们的斋饭被送入禅室中,卫湃和应玉堂与僧众们一同在斋室食用。

应玉堂坐下便端起碗,正准备伸筷子夹菜,看到其余人都没动。

卫湃双手合十默念一句,然后将碗先后移近,再拿起筷子,左手将碗端平在胸前,动了第一筷子后,其余人才纷纷开始用餐。

应玉堂自从军后胃口变得很大,空了一上午,早就已经饿了。

喝完一碗粥又去添一碗,回头见卫湃只动了他桌前的几样菜,料想这又是什么规矩礼节。

一臂外的蒸豆腐最好吃,拿起碗用木勺盛出半碗放到他手边,随后给自己也盛半碗,低头吃起来。

桌上听不见碗筷和咀嚼声,直到吃完,卫湃手边碗里的豆腐一口没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