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不度春风 > 第44章 十年旧案

第44章 十年旧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顺手而为的事,应玉堂是见她柔柔弱弱,若被水烫伤,不知会多重,那老鸨看着就不是怜惜的人。

换上梅子色衫裙,倒是与她身上的朱红花袄子很配,满意的抄起手环视一圈屋子,这是一件四人住的屋子,靠墙有窄榻和衣柜,中间窗下并着两张小方桌,窗子朝向北面。

应玉堂推开窗,看见的是羞花阁后院,一排矮房和水井在夜色下看不真切。

绿衫女子慌了一瞬,立马将窗子关上,对视上应玉堂疑惑的目光,伸手指了指喉间,比划着风大的手势。

眼中的慌张还是叫应玉堂捕捉到了,眼珠一转,捂着肚子弯下腰。

绿衫女子急得扶住她,神色焦急。

“肚子忽然很痛,劳烦你去将与我一同来的人叫上来。”应玉堂故意声音虚弱,手撑在桌上,一副站不稳的样子。

绿衫女子忙跑出去,顾不得与老鸨解释什么。

待卫湃跟着上楼后,屋内空空,只有被风吹刮着的窗扇。

绿衫女子探头去瞧,满面焦急懊悔。

老鸨也跟上来了,看见敞开的窗子强自镇定,二话不说将窗子关上。

卫湃猜想,应玉堂应该是找到杨家小公子了。

杨茹拎起茶壶想要给母亲添茶,发现里面没有水了,走到灶台将炉子上的水添到茶壶里,这一壶茶已经冲过许多回,思绪飘忽,指尖被茶壶烫了一下。

回过神来有些感慨,这些添水的活从前是从未做过的。

拎着茶壶跨出门,看见跟在应玉堂和卫湃身后的杨灿,除了衣衫褶皱些,状态还不错。

“母亲,灿儿回来了。”杨茹回屋去将母亲搀扶出来。

杨老夫人握住杨灿的手,仔细看看他:“你这几日一直都在羞花阁?”

杨灿垂着头,神情恹恹。

“可有人去羞花阁找你?”杨老夫人整日担心他遭遇不测,夜半惊醒就望着窗外出神。

杨灿摇摇头:“没有……我听说家里出事了,就藏在羞花阁后院矮房中,那里没人去,羞花阁老鸨也替我瞒着。”

杨老夫人抬起手压了压胸口,呼出一口浊气:“平安回来就好……家里的事,我慢慢与你说。”

青萝给应玉堂和卫湃留了晚膳,小方桌上的盘子都用罩子盖着,还温热的。

“在羞花阁,你不是说有事回来说?”应玉堂掰开胡饼把笋干炒腊肉夹进去咬下一大口。

卫湃斟酌片刻:“在羞花阁中确实看见一位面熟的人,是当朝瑞王爷。”

王爷还会去这种地方?

面对应玉堂满眼疑惑,卫湃解释道:“瑞王生性闲散,热爱游历,因此圣上给与封地后便由着他四处巡视,也算替圣上看看大好河山,郸城属他封地管辖范围内,能在此处看见他并不奇怪。”

“你和他熟吗?可有认出你来?”应玉堂眼睛一亮,若是能搭上这位闲散王爷,往都城传递消息,没准他们就不用躲藏了。

“当时你去楼上换衫裙,瑞王曾接着看热闹递过来一张纸条。”卫湃摊开手掌。

应玉堂展开纸条:寅时来见。

翻过纸条,背面一片空白。

“去哪里见?”这里没写清楚,是要去羞花阁吗?

卫湃也是不明所以,因此想与她商量,是否要再去羞花阁一趟。

应玉堂又掰开一张胡饼,中间夹上笋干炒腊肉递给卫湃,他一整日都没吃什么东西,本来身子就弱,如今杨家全靠她护着,万一他再病倒可完了。

“不管寅时去不去,先吃饱再说。”

应玉堂一个人爬窗翻墙都没问题,带着卫湃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二人面对着门窗紧闭的羞花阁,静默半晌。

星辰隐去,天边渐渐泛白,残月挂在半空,街道上有种热闹后的孤寂。

“要不,你找个地方躲一下,我从后院爬墙上去?”应玉堂拖着下巴,不想带他。

卫湃:“你知道他在哪间?”

“……”

都不知道人在哪间,怎么找。

‘吱呀吱呀’楼上一间窗扇发出声音,还有微弱的招呼声。

二人抬头看去,男子伸出头朝他们摆手,一副偷偷摸摸的样子。

“这就是王爷?”应玉堂上辈子在战场上的时间多,回宫领赏受封的时候也头都不抬,但她印象中,王爷多是心思缜密觊觎皇位的那种人。

卫湃深深叹口气,充满无奈的意味飘散在空气中。

这就是他斟酌许久迟迟不联系这位瑞王的原因。

“别站着了,你们快上来。”楼上的人已经等不及,招呼道。

应玉堂抱肘站在原地。

卫湃也仰头看着:“不知从何处上去?”

瑞王一怔,随即笑道:“看我,竟忘了与你们说,后院留了门。”

刚走上走廊,瑞王已经敞开门迎他们进去,关上门才敢放开声音。

“瑞王爷。”卫湃颔首低头,被瑞王调侃。

“卫大人还是那么一本正经,简直与卫相如出一辙,搞得还以为是站在朝堂上商议什么大事一样。”淡笑看向一旁:“这就是武功高强的女护卫,应姑娘吗?”

看来他也不是只知道玩乐,应玉堂心下多一份警惕,拱手道:“瑞王爷。”

“杨灿被你们带回去也好,杨家出了事,他自己在外面,杨老夫人也不放心。”瑞王招呼他们坐下。

“杨家出事的那晚,我已经赶来郸城,城门封锁,是监察御史刘永的令,我不动声色在羞花阁待了数日,刘永曾派人伪装成普通散客来探查,未能找到杨家小公子就离开了。”

“我也是从杨灿口中才知道你也来了郸城,身边还有一位能甩筷子插入柱子的、武功高强的女护卫,这两日刘永的人不盯着我了,本想去找你,又怕大张旗鼓的反而会给你惹麻烦,想着你既然与杨家人在一处,总会来找杨灿的,不如在此处等。”

“杨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卫湃将杨家发生的事一一与他说明:“……因此,还望瑞王爷能帮忙回都城报信。”

瑞王爷面色凝重:“好,放心吧。”

淡墨这回伤得太重,昏迷了五日才醒过来,醒来的第一次只能清醒一个时辰,后面几天才逐渐恢复到能下地走两步。

青萝搀扶着他在院中挪步,每走几步就要歇一歇,沉重的手臂压在肩上,青萝在初冬的日子里出了一身汗。

淡墨眼里闪过一抹狡黠,装模作样的叹口气:“既然青萝姑娘累了,就先不走了,坐下歇着吧。”

想起他一身的伤是为了保护自己,青萝咬咬牙:“没事,再走一会儿也无妨。”

应玉堂坐在院中小凳上,随手将果壳扔过去砸在淡墨腿上,引得他回头不明所以看过来。

幽幽扯一下唇角,他的那伤早就该好利索了。

卫湃咳嗦两声,拍拍青萝的肩:“今日就先到这里吧,这几日我感觉好多了,果然是有青萝姑娘的帮忙就恢复神速。”

青萝擦掉额上的汗,倒杯茶解渴:“你能恢复就好。”

杨灿翘着腿坐在椅子上,面前摆着茶点,百无聊赖的晃着脚,眯着眼在日头下昏昏欲睡。

杨茹见他这幅万事都不上心的样子,恨铁不成钢,抬起手轻敲了一下他的额头:“你昨日睡得那样早,今日怎还犯困,没事多去陪母亲说说话,或是背几篇书。”

杨灿烦躁的将她手挥开,闭着眼睛:“这要躲到什么时候啊。”

杨茹也不知道,但她不会像杨灿这样消极,母亲这几日咳疾又犯了,需要她照顾,青萝一个人忙着大家的餐食已经很不容易,如今她们没有主仆这层关系,还得住在青萝家中,不能像从前那样把自己当成杨家手不沾水的贵女,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动手。

万一……

日后杨家重振不起来,她也得继续生活下去。

转头看向勾唇啃果子的应玉堂,抿紧唇,眼神坚定的走过去,拂裙半蹲:“应姑娘,可否请你教吾弟几招拳脚功夫,只要他能自保就行。”

应玉堂眼里一派平静坦然,杨家的人一个两个都有事找她。

杨茹蹲着不起,面色已然涨红,从未如此求过人,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半晌后讷讷道:“只要应姑娘肯教,在我能力范围内,什么条件只管开口。”从前找人办事,直接拿银子就成,如今身上分文没有,说得像是一句空话,已经不抱希望了,甚至懊悔开口。

淡墨在一旁看着,忍不住问:“为何要学功夫?”

“杨家如今大不如前,往后还不知会怎样,那晚的凶险仍历历在目……不奢望吾弟能像姑娘公子那样厉害,能自保逃命去就行。”

“阿姐!”杨灿早已坐直身子,闻言开口唤道。

应玉堂明白了。

杨茹这是在给杨灿找退路,心底大概有数,她倒是个能担责任的好姐姐,遭逢巨变还能快速振作起来,倒是比那个消极的小公子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