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后,杨钰在网上看到合适的女生,就会把链接发给我。我问她,你是有对象的人,还成天看别的小姐姐,瑾瑶不会吃醋吗?
她说,瑾瑶也希望我早日脱单。
原来,我脱单这件事,她们都很上心。而关于喝酒那天晚上的事,我们仨都默契地不再提及。
大概一周后,我认识了蕊儿,她是个很会玩乐的人。一开始我觉得我们性格相差太大,但杨钰说,我的性格就得要一个这样的人,两个闷罐子凑在一起,还不憋死。
为了不辜负杨钰,我试着和蕊儿继续接触了解。
我们互换了个人基本信息,她小我不到三岁,在一家策展公司上班,平常外出和应酬很多,本就爱热闹的她,很喜欢这样的工作。
我们从网友开始做起,即便两人工作都很忙,每天醒来和睡前还是会聊上几句。她是个充满激情的人,会同我讲遇到的有趣客户,有时也会探听我的往事。
我们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中,一点点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年关前我们都很忙,我周末基本单休,她周末也要跑客户,所以一直没有约上时间见面。
但从聊天频率的日渐增加来看,我们对彼此都有好感。
一月底,五六年没见过雪的南方小城居然飘起了雪,同事们激动地冲到窗前,伸手去捉那飞舞的雪花。
北方的同事满脸“嫌弃”,笑我们是没见过世面的南方人。
我也拍下一段视频发在家庭群里,告诉他们下雪了。习惯性地点开杨钰的聊天界面,想想又作罢,她有可以同她分享的人。
蕊儿紧接着发来消息,问我下班后要不要一起吃饭,看冬天的第一场雪。
我们认识也有半个多月了,我能感觉到她的主动和言语间对我的好感。我也期待开始一段新的感情,但又害怕这样的感情并不是真的出于我对她的喜欢。
见一面也好,无论是怎样的结果。
雪,断断续续地下了一天,临近下班时,路边原本翠绿的植被,已被白雪密密实实地覆盖住。
平日的运动群里也发布了今天的活动——打雪仗,这可真是几年难得一遇的。
杨钰发来消息,邀我参加晚上的活动,我说已经有约了。她发来坏笑的表情,问是不是和蕊儿。
我一边坦然的承认,一边又小心地期待着她的反应。
她比我还兴奋,让我叫上蕊儿一起。
下班后,我和蕊儿约在一家小吃店,尽管事先已经交换过照片,见面的时候两人还是有些惊喜。她直言,我比照片上好看,我也夸她年轻可爱。
我想起了第一次奔赴千里之外去见杨钰的场景,是朋友变情侣后的拘谨和羞涩,而和蕊儿,则是带着对陌生人的礼貌和好奇。
蕊儿虽然比我小,却很成熟。她熟络地同服务员交谈,点餐,主动地寻找话题,我只需要配合她的节奏,渐渐地也算相谈甚欢。
吃完饭快七点半了,我们匆匆赶往活动地。我刚关上车门,后背就被什么东西砸中。转过身去,杨钰和瑾瑶咧着嘴角望着我,而后又看向蕊儿。
蕊儿问:“你朋友?”
我点点头。
杨钰又抓起一团雪,在掌心用力压紧:“有人了就是不一样,来这么晚,吃我一招。”
一个雪球快速朝我飞来,我闭眼抬手去挡,却什么也没有,只听到一阵唏嘘声。
睁开眼,蕊儿站在我身前,她抖落胸前的雪,转头看我:“你朋友下手可真狠,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蕊儿笑着跑到一辆积雪较多的车前,踮着脚,努力去收集车顶的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