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基地的负责虫族恐惧得牙齿咯咯响,他在约和颂身上感受到了极其厚重的死亡威胁,这个家伙不是开玩笑的!而虫族除了逞凶斗勇的天性外,更学会了如何在健全的社会制度下保全自身性命,当机立断求饶:“我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诉你,别杀我!”伊莱怒瞪他一眼,何等怯懦!
“罗阿副官是基地的二把手,前段时间首长病重,闭门谢客的同时也将实际权力移交给了罗阿,眼看血狩宴还有几天就要开启了,偏偏这个时候罗阿副官遇害,基地群龙无首,管理混乱,才一不小心将要逮捕的真正凶手弄错了——”伊莱冷汗直冒,约和颂的视线如芒在背,仿佛扼住了他的咽喉,叫他实在说不出接下来的话。
“弄错了?”约和颂眯了眯眼,笑了,“弄错了就可以随便动刑,甚至还是针对精神力方面的逼迫手段——”他眸光一厉,伊莱随机大叫一声软倒在地,仿佛正在经受何等痛苦的折磨,双手死死抱住脑袋尖叫不已,周围的虫族皆被伊莱的遭遇震撼,惊到说不出话。
约和颂踱步到伊莱身边,居高临下:“不好意思,我也弄错了审讯手段,现在似乎停不下来了,只能辛苦你忍耐一下了。”他的神情带着漠然,用看垃圾的眼神睨着地上已经不成虫样的伊莱,“看看,原来你也接受不了‘意料之外’的错误啊。之前说得那么理所当然,等惩罚落到自己身上,却受不了了吗?”
“你对他做了什么?”林恩怒吼,约和颂漫不经心回答道:“一点让他长长记性的小手段而已。”
约和颂有些跃跃欲试,精神控制还是挺好用的嘛。林恩也该庆幸他不是个报复心重的人,不然他才会是这里第一个尝到这种手段滋味的虫族。
这次却没有使用先前的手段——直接在灵魂里搜索讯息,虫族是没有来生的说法的,他们的灵魂会在生命终结的一段时间内消散,而中央基地在北祸的根基之大、影响之深远是别的基地比不过的,同时也是此地诸多基地的领头羊,被他一下子搞垮了,东劫期待已久的实验——血狩宴不就彻底乱了吗?伊莱留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他的用处,至于这个林恩,约和颂冰凉的视线刺向被钉在墙上,不再动弹的林恩身上,见对方眼中的惊惧,约和颂满意点头,很好,这下应该彻底安分了。
还有这个第二基地的负责虫族,约和颂差点还忘了这个家伙,后者见这个杀神看过来,哆嗦了一下,竹筒倒豆子似的开口,反而真让他说出了一些约和颂在意的事情。
“这次从东劫来的虫族里有几个是从我们第二基地出来的,也、也是他们授意我们试探你的实力,最好是快中央基地一步将你带回东劫,还说什么、这样能得到谁的青睐来着。”
“四方的各个地域之间是有边界吗?”约和颂听完,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聆音有些摸不着头脑,回答说:“确实,四方的各个地域有着力量浑厚的边界,将想要互通的虫族彻底阻隔在外,要不然东劫早就被北祸庞大的虫族数量冲垮了。”
“东劫的界壁非常厚,想要打开边界,需要数百名精神力强悍的虫族搭建桥梁联通其他区域。”聆音想了想,又说:“其实我很早之前就有些不理解,东劫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足够强大的地步,为什么建立联结其他区域的通道要用这么原始的方法,后来才知道,东劫的科技早就陷入了停滞,明明资源充足,却一直走不出囹圄,在原地打转。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吃老本,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科技不如精神力好使的地步了。”
说到这里,聆音笑了笑,“虽然边界阻拦了四方相互融合的通道,但是就我的观察,界壁的力量正在缓缓消散,之前我慌不择路逃跑的时候,也是跑到了边界,如果界壁还跟以前一样厚的话,我肯定是落不到北祸的。”聆音眼里闪烁着明灭的光,“恶质风暴正在逐渐消弭隔阂,东劫的虫族对此却一无所知。”
聆音清楚生活在东劫那些虫族的尿性,最是自私自利,被养在温室里彻底磨掉了凶兴,只会耍些阴私手段,叫他们合力修补界壁恐怕难如上中庭。
“界壁的修补是需要能源石的,最初东劫最先发达起来,转头砸下海量能源石,彻底隔绝了其他地域的虫族想要遁入东劫的通道,西灾次之,北祸这些年也慢悠悠堆出了个王八壳,南厄的界壁是最薄的,那里游荡着四方最多的异种,出不来也进不去。指望这些怪物修补界壁,还不如指望东劫的虫族大发善心。”
约和颂神色凝重,“照这么说,南厄恐怕危在旦夕了,那么多异种倾泻而出,首当其冲受灾的恐怕就是北祸的虫族了。”北祸的界壁漏洞多,与南厄挨得最近,占地面积也广,南厄锁着的怪物出笼,北祸的虫族恐怕没有能力抵御,这将会是一场极大规模的灾难!
而他这次行动的最终目的地,就是前往南厄的腹地寻找永夜瘟疫爆发的真相,要是这次行动受阻,下一次可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不过真是奇怪……怎么偏偏他要去调查真相的时候,恶质就一下子爆发了,甚至波及到了当年的案发地,约和颂总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你说什么?”林恩一脸难以置信,“恶质侵蚀加重了?!”
约和颂被打断思考,见他一脸焦急,“是在担心血狩宴的事情?”他呵呵笑着靠近,“放心,既然消息已经被你们知道了,你们肯定也要参与我的计划的,拒绝的下场你都看到了,还有什么想说的?如果没有,那就合作愉快?”根本不给林恩拒绝的机会,约和颂直接对着林恩被控制住无法动弹的手击了个掌,“好,很好,我就当你已经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