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屏风,她来到卧室,注意到侧边的美人榻,上面有一张摆着书的烷桌。
季然在榻上侧坐,拿起书翻看一遍,还是什么都没有。
轻叹口气,决定搜一下床榻里有没有,她站起身,烷桌却被碰倒。
一个木匣子掉了出来。
季然捡起并打开,里面有一个布制的娃娃,黑色的眼睛,背后还插着几根银针,这应该就是纸板上写的娃娃。
将娃娃拿到一边,匣子里还有一沓纸张,她一张张看过去,内容触目惊心。
全是死者这么多年一直从张嬷嬷和凶手身上感受到的恶意。
翻到最后一张,季然眼前一亮,终于是找到了。
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字,手指轻轻拂过纸上的笔墨。
看完,她不禁再次为死者的遭遇感到惋惜,这明明就是祖辈造下的孽,最后竟然让最无辜的人承受。
长吁,将证据一一放回匣内,盖上盖子。
起身,她要去找崔易,将真相告诉他。
有些人,是时候要付出代价了。
走出死者的闺房,季然询问路上的官差,得知崔易此时回到中堂。
远远地,就看到屋内灯火通明,周围却一片寂静。
参加晚宴的宾客已经散去,只剩办案的人员与永昌伯。
一进门,就看到被脚步声惊动,望向自己的崔易。
“县主是发现什么了吗?”崔易问道。
他知道季然到过死者的闺房,应该是找到了什么,才会来到中堂。
“有。”季然边回答,边示意他看向自己手上的木匣子。
“你可以抓人了。”
她走到案桌前面,将木匣子放下,并将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特别将张嬷嬷来历的那张纸放到最上面。
崔易拿起纸,看了几个字,眉头就开始蹙紧,开口道:“此案滋事甚大,结案还需一定时间。”
“我明白。”点头,季然表示理解,随后表示,“此案已了,夜已深,我先行告辞。”
听到这话,崔易放下手上的证据,走到季然的面前,拱手道:“此案多得县主,才能快速破案。”
“崔大人不必多礼。”季然回了一个礼,“我也是受沈书黎所托。”
看着崔易的态度已然消融,加之自己的性格使然,她不禁开口:“虽然已有证据,但在张嬷嬷的审问上,还需要崔大人多加费心。”
实际崔易也想到了这里,再次对季然表示感谢,并相伴而走。
待走到伯府大门,季然只见一名年轻女子在门口徘徊,是和原身从小一起长大的婢女紫鸢。
她便向崔易告辞,径直走到紫鸢身边,拉着手往乐成侯府的马车走去。
待上了马车,季然就看到紫鸢红着眼睛扑向她:“县主,你没事吧,奴婢在外面听到你被冤枉成凶手,人还不见了都快要被吓死了。”
“没事儿,你看,我这不就好好地站在这里。”季然心里一软,轻声哄道:“你家县主刚刚可是大出了风头,连大理寺卿都对我甘拜下风。”
紫鸢嘟囔着:“以后我一定要跟紧你,不再让你一个人了。”
季然安抚地拍了拍紫鸢的手,随即表示自己累了,想要歇息,紫鸢听到便让前头的车夫走慢点。
马车的速度放缓,季然闭眼,开始与系统交谈起来。
‘这50点善恶点,我应该能拿到了吧。’还是没好气道。
【检测中,请稍候……】
【经过审查,你不仅通过试炼,还成功破案,总共可获得70点善恶值,宿主不会在三日后暴毙。】
说到暴毙的时候,系统似乎恢复了原本机械又带着关心的声音。
【但是——】拖着长音,【下次的审查点定在三个月后,你最少要获得300点善恶值。】
季然被这个数量吓了一跳,300点实在是太多了,手指忍不住轻轻敲着大腿,开始盘算起来。
月亮已挂在半空,马车在她的思索中经过了大理寺的门口,布帘被风吹起,她望着巍峨的大理寺,眼睛一转,轻轻勾起唇角。
有办法了。
-
匆匆几日,永昌伯夫人杀害继女一案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
大理寺内此时却鸦默雀静,崔易坐在上座,翻动手上永昌伯府案件的卷宗细细查阅,偶尔提笔记录,光印在他的侧脸,缥缈出尘。
季然看着眼前这场景,不禁有些出神,但很快就被身旁的人打断思绪。
“大人。”大理寺少卿王藻走到崔易的面前,拱手行礼。
听到动静,崔易放下手中的笔,微微抬头。
“大人,这是新来的捕快,叫季星。”王藻指着季然道:“以后就由她来协助您办案,您觉得如何?”
近日一直跟随崔易的仵作接到急讯返乡,而捕快则因为在永昌伯府案中玩忽职守,已下放到县衙。
其他的捕快也已有所安排,因此季然一来,就被王藻安排在崔易的手下。
崔易颔首,并没有什么意见,汪藻见此退下忙自己的事。
“这是最近这一个月发生的五起案子,你先熟悉。”笔指着桌上的一摞卷宗,示意拿去看。
“是,大人。”季然拱手回答。
心里轻轻拍了拍自己,让自己醒醒,别花痴了。
随后拿起卷宗,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还未看几眼,外面就闹了起来。
一个喘着粗气的官员冲了进来,喊道:“大人……崔大人,出事了……”
“王……王大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