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太平旧梦 > 第27章 曳鼎

第27章 曳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世族老臣们讶异不已,现任龙武军大将军正是裴氏子弟,如何会做此举?故而都不约而同地望向宰相裴琰。

殿中更静了,久不等将领入殿回话。

见势不妙,太常寺卿郑渊悄然挪到裴琰身边,耳语道:“裴公,这是何意啊?”

宰相裴琰已是耄耋之年,清瘦矍铄,须发皆已全白,是世家河东裴氏第一人,历经三朝,深得器重,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族中子弟尽皆芝兰玉树,尚宫局裴念元,正是他的小孙女。

今日他站在此处,并非实心与新君为难,而是皇帝驾崩前后的两件事,让他感到失落和不快:一则,皇帝驾崩前,不曾宣召他入宫陪伴。二则,是皇帝驾崩后,太子不请他入宫密谈。

这让他似乎落到与其他官员一样的境地。

进入庙堂以前,裴琰已是当世知名大儒,四处讲学,颇有名望。一次他在崇文馆与诸家学子论道,遇太宗微服私访,深受其治世观点触动,当即命其入阁,不久拜为宰相,深受礼遇,直至今日。

何曾受过这般冷落?

正叹着人走茶凉,郑谢二人便上门游说,起初,裴琰想明哲保身,可是经过一番对新政的梳理,他发现里面有好几条削弱世族的条陈,一旦实施,会让裴氏向下滑落,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

如此一来,早有苗头的种种担忧迅速放大,他下定决心要给东宫吃个挂落,但也绝不大打明牌。

此刻,他虽与郑渊有相同的困惑,却不露声色地,淡然一问:“太常卿与东宫素有往来,不知这是何意?”

这一问,既有不满又有反击。太常寺卿品秩虽高,但是个清闲位置,等闲不钻营投机,恐怕一身本事终身难以施展。若非郑渊投靠东宫不成,大抵不会站在这里。

郑渊发问,完全是出于事态发展超乎意料,毫无质问质疑。可是裴琰却实实在在是在下他的面子,这让他感到委屈,碍于情面,只得悻悻拱手告罪。

这时卢绾进殿复命,世族老臣们见状,纷纷省过神来,闹闹哄哄地,但都明白了,是他、只有他,可以凭借先父卢羲的威望,越过裴大将军去调动龙武军。

尚书仆射谢佐立刻凑过去,拱手请教:“恩师,大将军恐有不测,我们眼下该当如何?”

裴琰一张老脸沟沟壑壑,登时涨得通红,但见他有怒而开口的意思,众人迅速聚去,都存了满腹疑问,大多为“公主为何拥立东宫”、“世族是否还要争取公主”云云。

眼下公主就站在这里,当面争取自是不能,故只好等裴琰这位资历极深的老臣先起头,再同声相应。

不料裴琰思忖片刻,神色已恢复如常,并不回答郑渊的问题,只拱手高声道:“陛下驾崩,东宫即位名正言顺,诸位连日所疑,无非公主如何如何。此刻公主就在眼前,我等听从公主号令,不要多言。”

此言老道,前一句公主,后一句公主,瞬间将焦点转移到公主身上,还有谁会关注他做了什么?

楚棠楚棣明知是挑拨,却都不由自主地望向公主,不过片刻又收回目光,只是,看似一致,二人心中所想却大不一样。

公主宋邯那头,自然知道楚棠疑心深重,但听裴琰这么说,便料定他没下定决心要反,反而松一口气。

世族纷纷高声呼应:“裴相所言极是,我等听从公主号令。”既已立起靶子,就都明枪暗箭地朝靶心射去。

“新君登基大典该由公主主持。”

“公主当重回庙堂,辅佐新君,以观新政发展。”

“对!新君当如先帝一般,与公主共理国政。”

卢绾一摆手,龙武军士便以长枪击地,以震慑世族,但却不奏效。堪堪安静片刻,一众又热火朝天地“拥戴”公主,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在挑拨公主与新君,露骨地要将他们逼上绝路,直到无法共存。

公主沉默良久,忽地肃声道:“静。”

话音未落,殿内已无声。

少顷,公主喝令:“文武百官列位站定,恭请新君即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