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进入冬令时,每天四点不到就开始天黑,整座城市也自动变成冷色调。
下午,欧微西去市中心的玛莎超市买了些食材和生活用品,提着满满的购物袋回往走。
此时天色暗沉,寒意浓郁,连呼吸间都弥散着白色冷气。
经过Patrick Street时,有街头艺人抱着把吉他,站在萧瑟的冬日街头唱歌。
“I don't know you, but I want you
(我不懂你但我爱你)
All the more for that
(关于所有这些)
Words fall through me
(我总是词不达意)
And always fool me
(笨拙表明心迹)
And I can't react
(我不知该如何回应)”
男人唱的是爱尔兰电影《Once》里的插曲《Falling Slowly》。
《Once》讲述的是一个卖唱的音乐人在爱尔兰都柏林街头,邂逅了来自捷克的卖花女孩。两个失意的人因音乐相知相爱,他们在歌声中互相倾诉,他们一起街头漫步,想触摸彼此却又因现实不敢向前。
片中把两人的克制又美好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欧微西很早以前看过这部电影。随着此时男人低沉沙哑,饱含深情的歌声缓缓流出,电影里的一幕幕也重现在她眼前。
电影里女孩牵着她的吸尘器,像在遛一只乖乖的小狗般,跟着背着吉他的男人走在街头的画面让欧微西难忘至今。
但故事结尾止于蜻蜓点水——女孩因现实原因没来赴约,男人掏光积蓄送给女孩梦寐以求的钢琴后,微笑赴往伦敦逐梦。
而故事的最后,两人也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甚至连电影落幕时,演员表上的男女角色名都是以“guy”和“girl”做指代。
是啊,在这颗浩大的星球上,类似电影里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谁又不是渺小的he和she呢?双方恰好在某段路上偶遇、同行,沿途风景迷人。但到了分叉路口后,彼此又不得不带着遗憾告别,继续向前。
此刻,唱歌的男人脚边趴着一只小狗,长得和Izzy很像。
欧微西不禁有些落寞,她已经好一阵没见过Izzy了。
当然,也没再见过希里安。
自那晚后,希里安很听话地再也没有联系和找过她。
而在校园里,她每天不论是穿梭在教学楼,还是去图书馆的路上,抑或是途径家附近的体育馆和足球场,都也再没有遇见过他。
他似乎从她的世界里彻底消失了。
时间流逝,欧微西的心绪却并没有如她所期望地那般恢复平静。恰恰相反,一种难以言喻的想念在她心里疯狂地萌芽滋长。
明明是她自己亲手把希里安赶走的,但她现在却偷偷盼望着,期盼某个瞬间在某个角落遇见那张阳光灿烂的英俊面庞。
随后她竟开始不由自主幻想,幻想着他依然像小狗那般跟在她后面“喋喋不休”:
“微西,Izzy想你啦。”
“微西,我们什么时候再去野餐呢?”
“微西,我晚上要去打网球,你呢?”
可惜的是,她的想念在盼望中次次落空。
只有一次,当欧微西抱着一摞书往图书馆走的时候,看见前面有一个男生的头发和身型很像希里安。
于是她佯装淡定地加速追上男生步伐,等经过男生时,她目不斜视地瞅了眼他。
可是在她看清男生样貌时,失落从心底迅速蔓延开。
不知道他、Izzy还有猫咪老师还好吗。
他是在忙着订婚吗。
他也有想念吗。
想到这些,一阵酸涩涌上她的心间。
“Falling slowly sing your melody
(万念俱灰间慢慢唱着你的旋律)
I'll sing along
(我也会随声而唱)
I paid the cost too late
(但我已无法回头)
Now you're gone
(因为你现已远去)”
天色很冷。
但欧微西在街边伫立良久,静静聆听,直到男人唱完整首歌。
晚上,欧微西掏出手机,打开音乐软件,搜出《Falling Slowly》。
她点开评论,滑动手指翻阅着。
忽然间,眼前的一句话让欧微西怔住。
屏幕上写着——
没有结局,不代表相遇本身没有意义。
她凝望这句话良久,随即一瞬间不禁红了眼睛。
/
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欧微西拿着伞出了门。
从家沿着利河走。
她戴着耳机,撑着透明雨伞,慢悠悠地往绿道方向漫步。
冬季渐渐来临,道旁树木萧瑟,枝叶凋零变得光秃秃,绿道景观已不如之前那样生机勃勃。
平日Lee Fields草地上到处是野餐的人们,而此刻却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