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年年有余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翌日清晨,天气晴朗,阳光正好。

温礼礼坐出租车上班途经母校,穿过葳蕤蓊郁的梧桐大道,熟悉又陌生的场景纷至沓来。

“帝都市第二中学”的烫金匾额高悬于灰砖立柱的牌坊式校门上;小道旁结伴同行的学生或扎着马尾辫,或留着利落短发;穿灰白色校服背双肩包,一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步入校门。

曾几何时,温礼礼也同他们一样,每天奔走在自己或明或暗的前途里,即便疲惫不堪仍憧憬未来。

车背道而驰,与那些正值青春年华最美时光的莘莘学子擦肩而过。

温礼礼手捧杯美式咖啡,面带微笑的走进水环境管理研究室。

高跟鞋接触地面发出“嗒嗒”声响轻盈不刺耳,金黄的卷发束起马尾,杏白淡柔的荷叶边真丝衬衫配上奶茶色包臀裙干练不失温柔。

坐上办公位,温礼礼侧眸望向窗外,阳光洒在玲珑小脸上,微风和煦拂过鬓角的发丝,她眼里充满光芒,嘴角的弧度自然真挚。

同批入职环科院的韩逸泽凑过脸来,正巧捕捉到温礼礼如此纯美动人的一面,他不忍心打破此刻美好的氛围感。

待温礼礼回过神来,他说:“温礼,明天帝大关于城市水系联排联调有场学术研讨会。感兴趣吗?”

“明天吗?”温礼礼泯口咖啡,点开已经完成一半的sci论文,继续后半段的编辑。

韩逸泽补充道:“明天下午,两点开始。”

帝都大学在西城,开车需一个半小时路程,研讨会下午才开始不知多久结束,她答应阿姨明天会去吃晚饭,担心到时赶不上。

“没时间?”韩逸泽眨巴眼:“陈峰院士主讲哦。”

“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去实在可惜。”太过诱惑,温礼礼不忍拒绝。

“那就说定了。”

“逸泽,你哪来的名额?”

“帝大诚邀我院参加,咱部分到两个名额,主任派我俩去学习。”

帝都机器人研究院的大厦宏伟气派,明亮的玻璃幕墙与天空融为一色。大楼棱角凌厉,像把锋利无比的宝石长剑。

特种机器人实验室里,余行身穿白大褂,双手交叠。站在操控台前,专注地看着显示屏里的实时画面。

无影灯打在中央手术台区,生物软材料做的人体模型左侧第四肋间有个约莫三公分的小切口,机械人固定手术器械经孔内进行手术。

微创下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到至关重要的一步,余行白皙好看的手轻推了下金丝边眼镜,单手操作控制杆,在秦海铭的协助下机械臂稳稳地拿取备好的一根仿真大隐静脉,把它送入模型体内。

机器人将大隐静脉的一端从主动脉根部连接起来,另端移植到冠状动脉狭窄处。

这台由四个器械臂一个摄像臂组成的自动化外科手术机器人是余行团队新研发出来的polaris二代,不仅做了大幅改良,还加入远程监控平台,实现了实操与科研教学相结合,比一代更灵敏,应用更广泛。

机械臂三个关节轴可根据手术部位自动调节位置,攻克传统手术的视野盲区,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可顺利完成所有部位的微创手术。

随着心脏搭桥手术的结束,机器人开始简单的缝皮工作。

很显然二代给他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polaris二代即将在各大城市三甲医院进行临床试验,今天是余行最后一次的临床前测试。

他退出手术系统,薄如A4纸的电子屏内掌声如雷,画面里数十位医学界赫赫有名的专家和院士围坐一团。

“后生可畏!中国的医学科技如今终于能够走在世界前列了。”

“余行,你很了不起!是国家医学科技领域的重要人才,国际上能将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如此全面的,你是第一人。”

“至今为止,我们共做过一万两千三百六十五次测试,均按要求达到预期目标,无一例外。对此,依数据显示二代投入临床试验阶段不会有问题。”余行通过二代的远程交流系统,与国家一流医学专家进行简单的会谈。

视频里几个面容苍老头发稀疏,身着白衣胸别党徽的院士,相互探讨,时而点头,时而微笑。

其中一位来自帝都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吴婉宁院长发言:“余行,看到你如今的成就,老师很欣慰!医学机器人的技术研究,目前国内正处于萌芽阶段,未来,它肯定会成为主流趋势。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医学机器人干预临床?

因为它能突破视野受限的问题,能够精准定位,将偏差减低在毫米间,连台手术令医生身心俱疲,而机器人能无休止工作。

很多人疑问机器人最终会替代医生吗?我想答案是不会,冰冷的机器始终无法拥有人心的温度。

机器人只是辅助临床工作,对于临床来说是件好事。增加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降低并发症和感染风险。很大程度减少医疗工作量,预防职业病发生几率。

它给我们带来的益处颇多,人的能力有限,在专业技术领域机器人远远超越我们,所以,我们非常需要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