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此时真的算一笔大钱,没看老道士舍得给徒弟们一人置办一身新道袍了。
“可惜我的酱油没有识货的人。”
杨翼试图让大师兄把酱油拿到山下去卖,但大师兄最后原封不动给拿了回来,说是别人出的价格还不如成本价高,卖出去就是亏本还不如留着自己吃。
天更冷的某天,老道士突然把杨翼叫到了自己的房间。
“若风,你准备一下,过几天带着福缘去京都一趟。”师父的话语平静,但这决定却带着不容置疑。
杨翼一愣,他没想到师父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师父,去京都做什么?”
潜意识里,他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应该下山,这从平日里师父师兄的态度中就能看出来了。
杨翼不是真的十八九岁,所以并没有什么青春叛逆期,对下山的事他更信任师父师兄这两个“土著”的判断力。
老道士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看到杨翼心里去:“修行不仅仅是在道观中,更是要在世间历练。京都繁华,人心复杂,你们去那里,可以学到更多。”
“难道是我脑补过头了?”
见师父这般态度,杨翼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过去想复杂了,他的身世或许并没有什么,或许就是落魄子弟出家,师父怕徒弟道心不稳才比较约束他。
平心而论,杨翼当然很想去山下看看,如果没有身份问题,那他没有继续窝在山上的道理啊。
既然可以下山了,那当然是要好好准备起来。
"师兄,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行李吗?"福缘看着杨翼打包如小山般的行李,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问。
"当然需要,京都居大不易,穷家富路的,咱们多带些才能少花钱。"杨翼觉得自己还是带少了,可就他和福缘两个人,能背的重量实在不多。
想到此时的交通工具,杨翼灵机一动,决定买头毛驴,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道观刚刚有新的创收,应该还是可以负担起一头毛驴的钱。
果然,杨翼跟老道士提出这个请求时,老道士没拒绝,当然也可能是被杨翼列出的“京都生活必需品购物清单”给吓怕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白云山这边置办齐全相对来讲负担还是比较轻。
“其实我和福缘也可以去京都道观挂袇的。”此时道士与和尚出远门修行,只要手续齐全便可以去正经道观寺庙挂袇。
扶风:……
二师弟连这个竟然都记不得了?
他和小师弟并未真正受戒,自然也并没有出家的文牒,换句话说这俩并没有“编制”,哪个道观能让他们挂袇?
“师父让你们去人间修行,若是住继续道观那和在这里有什么区别?”
杨翼:这倒也是,可为什么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去山下买毛驴的事是扶风一手包办的,毕竟让杨翼他也弄不明白啊。
小福缘小道士毛驴还没见到,便惦记着给毛驴一个名字,毕竟他们道观除了道士有名字,连养的鸡也都有名字,做人不能厚此薄彼。
"师兄,我们给咱们的毛驴起个名字吧?"
看着小道士真正经的模样,杨翼笑道:“就叫它‘福子’好不好,希望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运。”
福缘听后知道师兄又逗自己,但他也不生气,只是哈哈笑道:“福子,这个名字好,一听就跟贫道有缘。”
杨翼看着这小道士,心道这可真是个小憨货。
冬月初一,天不亮道观师徒四人便往山下运送了好几趟杨翼打包的各种东西。
等到太阳出来时,扶风便带着买好的毛驴与订做的驴车到了这堆行李面前。
行李装车,告别师父师兄,一大一小两个道士便踏上了他们的入世修行之路。
一下山沿着官道前行,路过附近的村子时没少引起围观。
主要是这两个小道士带着一头毛驴加一大车小山般的行李,看上去实在惹眼。
“师兄,你看他们看我们的眼神,感觉好生奇怪。”福缘小声对杨翼说。
杨翼忽悠小道士:“我们可是来自白云山的道士,他们没见过世面,自然觉得我们稀奇。”
"道长,你们这是要搬家吗?带这么多东西。"偶有农人看到了他们便打趣,毕竟这年头道士不少见,白云山上就有,可出门带着锅碗瓢盆的道士却是第一回见。
被人打趣,杨翼一点也不羞窘,反而一本正经地回答:"贫道二人来人间修行,这些可都是我们的修行法宝。"
周围的农人听后都哈哈大笑,显然是没见过这么有趣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