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有关谢九渊的各种传闻层出不穷。
有人道他品行不端,行偷窃之事,非君子所为。也有人道他曾热心相助,不留名姓,并非是个十恶不赦之人。前者的说法总是论及他偷盗仙门宝物,与魔族为伍。而后者的说法则是因为医暮生起的。
【十阶丹药百年不曾问世,能将十阶丹药拱手让人,如此重情重义之人,至死却背负满身骂名,这不是他该有的结局。我与谢九渊此人有过一面之缘,他心中有善,亦是聪慧之人。外界说他作恶多端,可道听途说未必是真,更何况我并未听说过他滥杀无辜。】
医暮生在仙门中极有声望,因此他这话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仙门中对谢九渊的唾骂也少了一些。
除了谢九渊的品行问题,仙门中议论最多的,还有他与魔君的事。
魔君曾闯入四夷门,这是不少人亲眼目睹的事,而谢九渊转头投靠魔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仙门中大都以为这二人之间没什么情义,不过是各取所取的利益关系。但谢九渊死后,魔君不但强占着谢九渊的尸身不还,还放走了前来要回尸身的齐闻风。这其间的缘由就很值得人深究了。
不单是仙门中人爱谈论这事,就连戏文话本里都有这二人的故事。
什么缠绵悱恻的风月之事,至死不渝的痴情等待,相爱相杀的虐恋情深……因为话本里并不提及二人的真名,便任意编排,各种版本都有,且在大街小巷流传甚广。
据说,写这话本的人对这二人十分了解,连谢九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耳坠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话本一出便供不应求,受尽追捧,就连远在魔宫的那位也看过了。
将话本送到玄晏手上的是连耀,玄晏本是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的,却在听到谢九渊的名字时接了话本,静坐在窗前翻完了所有话本。
他在话本中看到了“不染”这个名字。
他突然想起谢九渊同他说过的那个传闻——
传闻说,魔君曾不远万里找寻过一枚叫“不染”的花种,据说这枚花种养出来的花能百年不谢。魔君找到花种那日,正遇上魔兽吃人,血红的河水蜿蜒而下,魔君却只是抬眼扫了下吞吃活人的魔兽,便跨过那道河流,去取花种了。
他那时并不记得自己做过这件事,认定这是虚构的传闻。他问讲这个故事的人:“所以你是因为这个传闻觉得魔君过于冷血,认为他不可能在意无劫之谷这些魔奴的死活,哪怕这些魔奴是他的同族?”
谢九渊笑着答他:“不。喜欢养花的人怎么会冷血?只不过我们这位魔君大人哪,他并不懂生命的重量,自然也不会在意别人的生死。”
玄晏视线投向窗外,才忽然意识到那墙下的花已经很久不开了。
他默然良久,唤来了连耀。
连耀动作很快,短短三日便查到了与“不染”下落有关的线索。但当他说再过几日定能寻到具体的下落时,玄晏却摆了手,起身径直往外去了。
他如那个传闻里的故事一样,不远万里去寻一枚花种。
而他也真的找到了。
找到“不染”那日,他经过一条河,一只魔兽佝偻着身体,正从农夫肩上咬下一块皮肉。
他抬眼扫了下那吞吃活人的魔兽,转身离去。
却在他转身的刹那,那魔兽的身体猝然爆开,血肉横飞。
如那个传闻中所说的一样,血红的河水蜿蜒而下。
但这又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