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是死一般的寂静,风刮过的时候,灯影晃动,带动着人影也四处晃动。
“有的事朕都知道了,你们就那么不希望朕江山永固吗?先帝交给朕的事,朕确实未能完成,可这不是你们谋反的理由,逆臣就是逆臣,不管是出于什么原由,都是大兴的罪人。”
说罢,他提了提自己的衣袍“知道为何朕今日穿白袍吗?因为今日,是先皇当初定都登基的日子,想必你们已经不记得了,可朕记得。你们所有人,若不是父皇,若不是白家,能披着官袍人模人样的站在这里吗?得了恩典,不是想着如何报答,如何让大兴百姓安居乐业,根基稳固,而是百般盘算如何将朕赶下皇位,真是罪无可恕呀,黄大人,你说是不是?”
黄大人一听当即跪在地上“皇上恕罪,臣没有此意。”
“没有此意,哼,真当朕在宫中什么都不知道吗?”
萧迟察觉不妙,立马走到黄大人身边跪下“皇上,黄伯父,黄大人不是那样的人,一直以来黄大人都对皇上忠心耿耿,还请皇上明察,不要听信小人之言。”
一旁的临川听到他说“小人”,冷哼一声。
“忠心耿耿?黄大人,你自己说说,你是如何和叶无言接触的,那日城墙上的字幅,你就当真是不知情吗?”
黄大人一听,身子伏的更低“皇上恕罪,老臣确实和叶无言见过面,不过只是因为老臣和他多年前曾相识,叙叙旧,并没有做其他的事,还望皇上明鉴。”
白帝语气冰冷“你承认便好,面也见过了,有没有什么事不是由你自己说。黄大人,朕念及你曾跟随先帝,给你一次机会,叶无言,可是在密谋造反?”
“皇上,臣和叶无言真的只是叙叙旧,他也未曾提及谋反之事,皇上明鉴啊。”
“黄大人,事到如今你还要维护他,朕已经收到信息,叶无言暗中勾结四大家族余党,意图谋反,你却跟朕说没有此事。你们怕不是忘了,当年是谁在先帝登基后,带兵造反的,若不是父皇英明,大兴如今怕不是早就换了姓,黄大人,为了大兴江山社稷,为了父皇的遗愿,你再执迷不悟的话,朕就不用对你留情了。”
徐逢缘看着萧迟的申请,也赶忙跪下“皇上,黄大人确实忠心耿耿,绝不可能做出谋反之事。”
“徐大人也要替他求情?既然如此,朕就将答应你的大礼提前送给你。史官徐逢缘,浮光城一事,擅做决断,今日起,革去史官之职。”
徐逢缘有些不可置信,此时废掉史官,皇上想做什么,都不会留下痕迹。
“皇上,臣不服。”
白帝意味深长地看着她“君无戏言,朕说的话不会收回。”
徐逢缘还想说什么,却被闻人铖拦住“逢缘,此时不宜再多说,快领旨谢恩。”
“谢恩?”萧迟掩饰不住心中的怒火“皇上革了她的职,还让她谢恩。没有史官,今日之事便无人知晓,皇上想的周到。”
“住嘴!”闻人铖拉住萧迟“萧将军这话可是能随便说的吗?皇上革去史官一职,她便不再是朝中官员,也就与这些事无关,皇上这是为徐大人着想。”
“到底是朕的丞相,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徐大人,既然你已经不是朝中之人,就自行离开,今日发生任何事,都与你无关。”
闻人铖紧紧拉着徐逢缘的手,生怕她此时说一句话,就让皇上收回刚才的承诺,他只要她活着出去。
“走吧徐大人。”宋由推了推她“你出去,我们大家才放心。”
“是呀师姐,不当史官就不当,这天气太冷了,你先回去,喝点热汤再睡上一觉,明早醒来我就去找你。”
徐逢缘知道他们的意思,他们是想让自己离开,不要被牵扯进来,他们希望自己活着。可他们了?徐逢缘想着,鼻子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
看着她还在犹豫,其他人也纷纷劝阻她“走吧徐大人,快些走。”就连跪在地上的黄大人,也抬起手挥了挥“快走啊徐大人,走吧。”
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她努力咬住嘴唇,强忍着更汹涌的悲痛。她恨自己没用,此时什么都做不了。
闻人铖将她拉出人群,往前推了推“我从未强迫你做过什么,今日,我依你夫君的名义,命令你,求你,走。”
徐逢缘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又回头看看众人,这才迈开脚步往门口走去。积雪很厚,她觉得没一步都走的十分艰难,像是拖着千斤重的石头。
路过临川身边时,他微微侧身让开路,轻飘飘说了句“保重。”又很快让人将门口围住。
看着徐逢缘走远的背影,白帝侧头看向跪在地上的黄大人“你还是坚持认为叶无言没有密谋谋反?”
黄大人的语气比先前坚定了些,带着视死如归的意味“臣和叶兄,确实只是叙旧。”
“好,好哇。朕的臣子和一个反贼称兄道弟,黄大人,既然如此,朕就留不得你了。”
话音一落,临川当即手一挥,带着两个人将黄大人拖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