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逆臣 >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情敌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情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经过几天筹备,史学堂终于尘埃落定。徐逢缘连着几日都没出门,今天实在躺不住,无论如何都要出去看一看。

皇上倒也舍得,赐了京中一处三进三出的大院子,离前宫门不过几步路,真的就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

她到达的时候,远远就看见二姐徐慕春忙忙碌碌招呼他们搬东西,看着这欢快的身影,心中也不由得高兴起来,小跑上前喊到“二姐。”

“小妹来了,快,看看这匾额怎么样?”

史学堂的匾额史徐慕春找人做的,本应是皇上题字,可皇上想着徐老大人的事,就拒绝了,让她们自己寻人去写,想找谁都可以。

徐逢缘看了看匾额上的字,似乎有些熟悉“二姐这是找谁题的?”

“你忘记啦?小时候,那个很严肃的夫子?”

“楼先生。”

“对啦。你怕不记得了吧,小的时候,咱们三姊妹一起上学堂,大姐总是那个学的最好的,倒是你呀,调皮的很,谁也管不住。其他夫子看到你都直摇头,只有这个楼先生从不责骂你,还夸你聪明了。”

她提起这件事,徐逢源终于是有了印象“我记得了,说起来这位楼先生对我还真的是很好。他如今好吗?”

徐慕春摇摇头,“不太好了,怕是挨不过这个冬天。我前两日去,他都认不清人了,只听说我想来求副字,竟难得精神起来,说是好哇,开个史学堂好,还说让你给他留个好的身后名。过些时日我带你去看看他,如今爹爹不在,我这个二姐也需得担起责任,带你去见见以前的长辈。还在的人,已经不多了。”

不知道为何,徐逢缘看着匾额上的字心中难过,近在身边的人不过几年都被人忘记了,那百年后千年后,还有谁会记得大兴,记得发生在大兴的事,记得这些人。

“二姐,史学堂开起来,你这边肯定会很忙,怕是要让你操心了。”

徐慕春抬头看他们装上匾额,仰着头很久没说话,等着装好,她才缓缓开口“小妹,其他的我也不说,二姐多谢你做的这一切。若不是你说的那番话,我到现在还活的浑浑噩噩。我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教书我还是会的。毕竟这也是爹爹的意愿。”

临到下午,学堂刚收拾完,竟陆陆续续有人送礼过来,笔墨纸砚,书桌字画一应俱全。来人也都是不说话,放下就走了。

等着徐逢缘忙完出来,院子里已经摆满了一堆。

她忙拉住其中一个人问道“这些东西是谁送来的?是不是送错地方了,我们没有买啊。”

“姑娘,这事小的还真不知道,我就是来送货。早上有人来我们店里啊买的。您不妨问问其他人,兴许有人知道。”

随后她又问了几个人,才陆陆续续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京中的大人送的,当然,有的人定是看在闻人铖的面子上。

“没事,这些东西反正是我收的,你在朝中该如何就如何,不必在意。”徐慕春知道她的想法,塞了一个包袱过去,“这是你之前让我找的册子,都在这里了。你染了风寒,早些回去歇息吧,等着都收拾好了,我再告诉你。”

徐逢缘点点头,她觉得自己的二姐姐真的变了很多。

回去的路上,她想着时间还早,便一个人去了街上。大雪刚退,路上都是半融化的积雪,被路人踩来踩去,已经成了一片泥泞。

京中历经三代皇帝,格局和规模逐渐发生了变化。最早史册记载的京中平面图,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版块,经过几十年,如今已是商户林立。

她看着路边的商铺,多少有些不认识路了。只隐约记得,以前和爹爹常来这边的一家书斋买笔墨纸砚。又走了一段,终于是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店名。这么多年,竟没怎么变化,只是门外重新修葺过。

店内是一个年轻的掌柜,正在低头算账,听见有人进来,忙笑着招呼她“姑娘随意看,想要哪一样我帮你拿。”

“可还有花筏?”

男子一听放下笔“都有,姑娘是老顾客吧,不然也不会知道京中就我们这里卖的最全。姑娘请看,这边全是,翠筏、云筏、桃花筏,应有尽有。”

“竟有如此多种类了,那会儿我和爹爹来,还只有一两种,果真是变化大。”

“可不是嘛,皇上登基之后啊,大兴商业,我们也能大展拳脚,先前都觉得商人地位低,哪有人在意,如今看来,皇上英明。要我说,辛苦考取功名有何用,寒窗苦读十几载,又有几个能出头的,能识字算账便可以了。”

徐逢缘微微皱眉,正想开口,听见旁边有女子不屑道“你不读书,如何识字?这京中若人人都是白丁,都不去争取功名,如何治理好大兴,单凭着有钱吗?你不读书明理,便不会思辨,自然就容易被人掌控。再者说了,对于许多家境平凡之人来说,书读的好,兴许能挣得一丝出人头地的机会。”

“姑娘说的也在理,今日受教了。”

“掌柜言重了,我只是随口一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