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带着两百件新裁制的衣服到了岳师傅的城东,还未下马车便能听到那儿传来的喧闹声。
莫莲掀开马车的窗帘向外看去,只见数百名女子围在那个狭窄的铺子门前,像是在观摩什么。
“师傅师傅,快点儿。”
莫莲不由得让师傅加快车速,扶着义正下车。
“你们知道吗,这个是皇后娘娘赐的。”
“听闻皇后娘娘自小精通文墨,写在这宣纸上的字都能这么好看呢。”
女人堆在一块,同时开始说话,莫莲听了半晌才弄清楚其中的关窍,估计是岳师傅把那日皇后赏的几个字挂出来了。
“走吧,进去。”
莫莲拉着义正,把赶制好的两百件衣服带到了岳师傅的店里,他们前前后后分门别类,挂了起来。
辛者库奴婢们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有的喜欢大浪淘沙的风景画,有的喜欢小家碧玉的江南小镇,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这些布料上各自呈现,让这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儿的衣服大家快来挑选吧,精细的我们价格会高点,针脚粗糙的价格会低一点,总之都很划算。”
莫莲把衣服挂好,便让姑娘们一个个排队进来了。不得不说寺芸的影响力就是很大,岳师傅急得跺脚,这家小小的铺子可从来没出现过这么多人。
莫莲拉着岳师傅和义正在门外观望,只为给里头的客人腾地方。
“莫莲,我去招呼一下客人吧。”
“人太多了,让她们自己看吧,没事。”
莫莲在隔壁的摊子给三人倒了一杯淡茶,“没有客人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服务到位,客人太多的时候,保持我们的精力吧。”
义正和岳师傅虽然不懂莫莲这话是什么意思,但就是无条件的信任她。
人来人往,看热闹的还是大多数。
莫莲喝完了茶,进屋观察了一圈,方才最开始的那一批客人,已经流失了一半。
莫莲本想着整理一下被客人弄乱的衣服,但余光所及之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从矿上下来了?”
那姑娘身材瘦小,这次倒是把脸上的煤灰擦拭干净了,露出了原本白皙嫩滑的肌肤。
“姐姐,你还记得我呢?”
“那是自然,老客人嘛!”
莫莲给这姑娘倒了一杯茶。
义正在门外看着莫莲和这姑娘说话,旋转着手里的茶杯,杯里的水出现了一个个小漩涡。
岳师傅是了解义正的,扶着她的手问,“你又在想啥呢?”
义正不吭声,她还在观察着莫莲。
“是不是好奇莫莲为什么跟那个矿上来的姑娘搭话。”
义正停止了转动茶杯,点了下头。
“这就是为商之道。”
义正还是没明白,“诶哟,师傅,您就没打哑谜了,您早知道我不适合从商的。”
岳师傅给义正的茶杯里添了茶,“做生意讲究迎接八方来客,但是也是要赏识你商品的客人。”
岳师傅指着来来往往的几个贵妇,“你看她们来了又走,只是消磨一下午后的时光来着晃荡着,再有钱,也落不到我们口袋里。”
义正懂了师傅所指,于是用胳膊肘推搡着师傅,“你怎么不进去,和莫莲一样取经呢?”
岳师傅松了口气,“我心里知道性格上做不到,一个人是什么性格吧,也是从娘胎里注定了的。”
天空中下起了微雨,柔软如丝,秋来天寒,也未曾磨灭这群客人的热情。
莫莲还在店里头给那女孩耐心地介绍着,二人说着起劲儿的时候,旁边还围着不少客人。
那姑娘喜欢幺妹设计的衣服。
古道凉亭下,一妇人坐着绣花。旁边两个稚童用树枝在雨后的泥巴上涂画,画的是玉米和鸡蛋。
整个衣服的色调是灰白色的,所绣的丝线是银色,阳光照射时,这图案便能好好的展现出来。
“你为什么喜欢这衣服呢?”
“宁静祥和,正是我和我娘所盼望的。”
去矿上帮工的女子,一般是父亲不在世,家里无兄长。只可把自己当作男儿,于矿场上出卖体力。
她和幺妹,虽然素不相识,但是心之所向,皆是如此简单的生活。
不奢求大富大贵,只愿温饱。
“你先去试试吧,看看合身不?”
那女孩欣喜得点头,把衣服拿到试衣间去了。
大伙儿听完了故事一般,又散开了。
莫莲的身旁有个手持金镯的贵妇人,正在一件一件的抚摸,打量。
她不像方才的那一批女孩子,只是凑过来看个热闹,她似乎对莫莲的故事并不感兴趣,只是为了专注于衣服而来。
莫莲早就注意到她了,作为一个老板,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是必要的。
“这一件是简单的珍珠纱和凤尾段拼接而成的,意在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