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朝堂之上。
要说谁最接受不了宋景熙回来这件事,那必然是沈提学无疑了。其在朝堂上的反应就足以说明一切。
“罪人之子怎能重归朝廷呢主上?!这简直有违国法,有违王室的尊严!”他公然大叫道。
王上并不说话,只是头痛般地半捂着额头。
沈提学毫无眼里见,继续反对李珘提出的让宋景熙入朝为官的提议,他扭向一旁的李珘和韩时元,极不服气地质问道:“大君大人,你本是受害者,岂能因为私底下的关系而原谅那有着不可饶恕的罪人的血液的家伙呢?要是这也可以不计前嫌,那那个至今尚在潜逃的韩义亨的儿子,韩明吉!我们也不必再费尽心思捉拿了!”
李珘早就看沈提学不惯多时了,当即怼回去:“这是一回事吗?沈提学,你不要再在这混淆视听!你忘了,去年拨乱反正的浪潮里,左相早就证实了那绢布不实!”
沈提学嘴上霎时歇了火,心底下却又气得要死。自从三年前,这个“崇绫大君之子”的藏原君出现并入朝之后,就在朝廷上的势头一发不可收拾起来,不仅以三十多岁的年纪就做到了左相一职,还把当年的勋旧派全部打碎,并着一些不入流的清流重组成了“王党”,打着只拥护君王的旗号,把他们士林派给整得够呛。
在他的眼里,所谓的“王党”这群人,完全就是一群流氓!
可偏偏王上就喜欢这群王党,偏偏这该死的王党还真干了不少实事。
譬如去年那件名为“拨乱反正”的大事,正是由王党的领袖——左相掀起的一场浪潮,说是什么从前勋旧——士林分庭抗礼之时,因两党恩怨而产生了许多冤案,必须将陈年旧案全部拉出来重审一番,以此严肃风气,维持纲纪。还拿废世子案出来说事,那废世子案的主角崇绫大君更是支持得不得了,搞得他们士林派根本没话说!
审吧!
一审不要紧,的确扯出了许多冤案,他沈同庆是记得有一个什么一样姓韩的小门小户的案子被拿了出来,是第一个成功翻了案的,这一翻案翻得好,后面不少冤案都以这个案子做参考,让当年不少被冤枉死的好官终于可以让他们的家人为其办一个光明正大的、风风光光的葬礼。
接着,这股拨乱反正的风气又传到了民间,民间的案子也开始重审,又是一审不要紧,审出许多个冤假错案。譬如某些地方守令,辖下的郡县出了案子迟迟找不到凶手,又怕上官怪罪下来,于是随便抓个普通平头百姓顶罪了事。这“拨乱反正”地重审一遭,算是把这些心术不正的家伙们都给揪出来了。
左相和他的王党干实事干了这么多,他沈同庆也就憋着一股气憋了有多久。憋着憋着,终于等到狐狸尾巴露出来的一天了!
这不,左相和他的王党这群流氓,终于拿废世子案动手了!
说什么那绢布是假的?是他沈同庆伪造的?
开玩笑,那是他沉着韩氏被抄家的时候,手下亲手从韩氏宅子里掏出来的好吗!
可结果他这么说了之后,主上却阴恻恻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怪罪于他私自拿取赃物,接着,左相那群人又开始拱火了,说什么赃物来路无法查证,是他沈提学一家之言,所以极为可能伪造!
之后,这群人还查出那绢布不是本国产物,而是从中原进口所得,而这绢布只在近二十年间有过官商进购,也只在近二十年间有过市场出售。而废世子案距今早就不止二十年了,三十年都不止!
他娘的,这意思是要是想证明这绢布上的名字和手印都是真的,那就得先证明这绢布的来源,比如,也许是韩氏暗自在中原购买的,或者走私来的。
可这怎么好证明?韩氏都死光了,证明个屁!
这哑巴亏,只能他沈同庆自己吃下去了。
李珘特别乐意气死沈同庆,于是继续发力:“沈提学,说白了,你不过是害怕宋景熙来揭发你什么了,我说的应该不错吧,你们沈氏,至今还没有洗清和崔氏乱党有所勾结的嫌疑!你敢说你三年前朝廷水军南下的时候消息暴露,你们沈氏没有一丁点参与?”
沈提学气愤道:“大君大人,这事早已有了定论了,我们沈家清白无比,你何必再拿此事来羞辱于我?”
李珘道:“定论?定论个屁!你这个厚颜无耻的老贼,若非是证据不足,你沈氏早同那韩氏一般,全族含笑九泉了!”
“大君大人!你这是非要和臣过不去了!”沈提学早已气得老脸通红:“既然大君你如此不仁,也休怪臣不义了!”他猛地转向御座,高声道:“主上!臣有一问,如今实在是不得不问了,请问左相,究竟身份为何?!”
王上方从一阵嗡鸣声回过神来,揉了揉额上穴位,听到沈提学这话,缓缓抬眼:“这话,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