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神态激昂的儒生正聚集在成均馆集贤门前。而在他们面前,是一群手握长刀的士兵。
领着这群士兵的韩圣吉高坐于马上,刚刚打马而来,马蹄还未落定,他斜眼冷看了这群罢课的儒生们,然后将目光定在站在最前方的宋景元身上。
宋景元不卑不亢地抬着头,这一下就和韩圣吉对视了。韩圣吉不知是以什么样的情绪,竟然就坐在马上低笑了一声,态度轻傲道:“司宪大人何出此举呢?”
他听说了,这起罢课纯粹是宋景元挑起的。宋景元作为成均馆的模范卒业生,几年前便受成均馆的邀请,在成均馆身兼了一个讲官之职,偶尔得闲时便受邀来到成均馆给众儒生讲学,授业解惑。事发这日的晨时,宋景元不请自来到了成均馆,讲了一场学,竟然就煽动了两百名儒生声讨韩氏,认为韩氏不捉不行。
必须捉!必须审!
现在,这两百名儒生竟然全部罢课了,堵在集贤门内外,韩氏不捉,他们就一日不停止罢课,闹得沸沸扬扬!
宋景元的眼睛始终和韩圣吉保持着对视,语气平淡道:“为维护国法,不得已如此。”
他身旁一名儒生义愤填膺地举起拳头道:“对!没错!韩氏不捉,国法不在。我们绝不容许韩氏亵渎国法!”
另一名儒生也举起拳头大喊道:“韩氏的罪证,单凭我们都能列出十条,徇私枉法,结党营私,大逆不道,辱骂君上,有哪一件是你们韩氏不敢干的?韩执义,你敢不敢接受义禁府的审问,你若是当真心怀坦荡,岂会在此阻拦我们?!”
“我们要上书国君,却没人听我们说话!所以我们要罢课,就算血溅明伦堂,我们也要喊得撕心裂肺!”
“对!没错!”
“绝不允许韩氏亵渎国法!”
“义禁府应该捉了他们!”
韩圣吉的瞳孔里并没有这些声嘶力竭呼喊的儒生,从始至终他都只挂着嘲讽的唇角看着宋景元,然后一浪盖过一浪的呼喊声不可阻挡地通通钻进了他的双耳,让他暂时没法忽略掉这些人,他终于看向面前这些面色涨红的学生,眼底闪过一丝不耐烦,呵斥道:“闭嘴!”
没法闭嘴的。
韩圣吉有些恼怒了,他不是很想听到这些声音,尤其是这声音里还出现了辱骂韩氏的语句,他绷紧下巴,对身边军士叱道:“刀!”军士递给他一把刀,他将刀鞘握在手中,另一只手毫不犹豫地迅速抽出长刀。身后士兵也瞬间抽刀出鞘,举刀在头前。
“不想被割掉舌头的话,就给我闭嘴。”韩圣吉冷声道。
宋景元摇了摇头:“你不能阻止我们,执义大人。”
韩圣吉道:“司宪大人,这不由你。”
宋景元道:“这的确不由我,这由我们。”他凝了凝目,放开嗓子大呼道:“韩氏伏法!”
“韩氏伏法!”
“韩氏伏法!”
如同海浪一般一重重的声音叠来,儒生们的声音越来越激昂,行为也越来越激动。站在人群最前方的几个儒生见韩圣吉依旧是那副坐在马上高傲得不行的样子,相视一眼便心有灵犀地冲上前去捉韩圣吉。韩圣吉被扯了衣服,脸色迅速变得不愉悦起来,马匹也受了惊,让他再没法坐稳。
韩圣吉的脸黑了黑。一个儒生算准了他不敢真动刀杀人,于是胆大地去夺他手上的刀。但没抢动。
韩圣吉常年习武,手掌的握力岂是他们几个文弱书生比得过的。况且,他们刚碰到韩圣吉,就被韩圣吉座下几个军士捉住推开了,接着都挡在韩圣吉马前,做出防御的姿态,拿刀锋对准了这几个冒犯的儒生。
宋景元走上前让这几名儒生到后面去,他隔着这几个拿刀对准他的军士朝韩圣吉道:“执义大人,坐在马上应当不是很稳。”
“妈的。”韩圣吉低骂了一声,可他竟将长刀滑入鞘中,接着道:“宋景元,看来你一直没有长过记性。”
他慢悠悠下了马,越过挡在前方的军士,径直走到宋景元面前,两人对视。韩圣吉道:“让你的人退回集贤门内。”
宋景元道:“我不能。”
“你能。”韩圣吉道:“曾经同窗多年,如今拔刀相见,也是难为。留些余地,叙一叙旧,难道不可以?”
一名儒生探出头道:“我们和你无话可说,你要有什么话,就到义禁府说去吧!”
韩圣吉剜了那出言的儒生一眼。
宋景元盯着韩圣吉,缓缓道:“可以。”
儒生道:“司宪大人!”
宋景元道:“你们退回集贤门外吧。”他扭头用唇语解释:“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