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之桥”的施工工作逐步推进,项目迎来了第一阶段的初步验收日。主办方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验收团队将来到施工现场,对目前完成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验收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项目后续的顺利开展,更是对整个团队努力的初次检验。
清晨,施工现场早已热火朝天。陆西宁穿着工地专用的反光背心,带着团队成员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确保所有布置都符合方案设计的标准。
“灯光投影测试了吗?”她看向负责灯光调试的李航。
“已经测试过了,角度和亮度都没有问题。”李航一边回答,一边指向投影设备的位置,“刚刚我们又优化了几处,效果更好了。”
“音效呢?”她转头问程依依。
“设备已经预热,音效同步正常。”程依依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朝她比了个“OK”的手势。
看着团队成员们忙碌又高效的模样,陆西宁感到一阵欣慰。尽管心里依然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对团队的信任。
上午十点,验收团队准时到达现场。他们由主办方的负责人带领,同时还有几位政府部门的专家陪同。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严肃而专业,让原本已经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
“陆小姐,接下来由您来为我们介绍项目的进展情况吧。”主办方的负责人微笑着说道,语气中透着期待。
“好的。”陆西宁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后,带着验收团队走向展示区域。
“这就是我们第一阶段完成的‘时光之桥’部分区域。”她指着眼前的桥梁模型,开始详细讲解,“我们在桥体设计中采用了复合材质,以传统砖石为基础,结合现代玻璃幕墙的元素,既保留了区域文化的特色,又体现了城市更新的现代感。”
验收团队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有人拿出笔记本记录下她的话。
接着,她带领团队开启了动态投影和音效系统。随着灯光投影亮起,桥梁表面开始呈现出一幕幕动态画面:旧城区的街巷景象、繁忙的市场人流、现代化的建筑剪影——这些画面交替出现,与桥体设计完美融合。
同时,音效系统播放着城市记忆的声音:孩童的欢笑声、古老钟楼的钟声、车马行驶的声音。这些音效与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城市画卷。
“这个设计很有创意。”一位验收专家说道,目光中带着欣赏,“不仅体现了城市的文化传承,还融入了现代科技,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音效的同步性也很不错。”另一位专家点头道,“这种沉浸式的展示方式,很有感染力。”
听到这些评价,陆西宁心中的紧张稍稍缓解,但她知道,这只是验收的开始。
接下来的时间里,验收团队对桥体结构、材质选用、设备安装以及施工质量进行了详细检查。期间提出了一些问题,例如桥体某些节点的细节处理、投影设备的长期维护成本等。
“这些问题提得很专业。”陆西宁认真记录下来,并一一给出了解释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