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卿下蓬山 > 第59章 复又

第59章 复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重新定好行程后,程行礼又在村里养了几天,期间郑岸倒是克己复礼,进退有度,没有做奇怪的事。等他伤好得差不多时,见晴空万里就放心地跟郑岸一起往小苍山上去。

小苍山本是鲜卑山余脉,山脉连绵的横戈在草原上。呈西高东低之势,不下雪时整个林间犹如琉璃般晶透。

清晨的光照着挂雪的杉树,林间偶有吃松子的鼳跳跃。

郑岸一袭黑熊大氅包住睡熟的友思一骑在前,程行礼裹着狐裘大氅在后面,两人身后是郑岸带来的数百亲兵。

“饿。”友思扒开郑岸的大氅,仰头大喊。

程行礼想孩子至少会对着郑岸说单字了,比如饿、抱、冷、还有爹,当然这个爹是对着郑岸叫的,郑岸起先一声惊讶无比,后来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经验丰富的兵士很快架起锅子做饭,郑岸抱着友思,在雪地上铺开里正画的地图,说:“速度快的话,太阳下山前,我们就能翻过这座山。”骨节分明的手指拿着树杈在羊皮上指挥,说:“下山后就是土护真河,再沿着土护真河往上游走,明日午时前就能到你说的那个村子。”

程行礼面容有些苍白,点头说:“多谢世子一路相送。”

“不用谢。”郑岸戴着顶狐毡帽防寒,帽上插着翎羽,英俊健朗。

友思坐在郑岸怀里扭来扭去,想玩毡帽上的翎羽。

程行礼按下友思的手,说:“别谢我,我可是友思他爹。”

短暂的和平相处让程行礼选择性忘记两人之前的不愉快,除此之外,面对友思一直缠着的人他没有别的办法,郑岸笑了下没有说话。

郑岸也知道程行礼只是因为友思才跟自己绑在一起,也就不讨嫌惹人烦,想着给友思治好了病,也快过年,他应能回永州陪老爷子住两天。

也能顺便打探拓跋瑛和程行礼的感情进展到何处了,毕竟拓跋瑛那小子看上去就不像是个好人。

热锅饭下肚,程行礼冷僵的身体好了许多。郑岸瞧着程行礼面容苍白,嘴唇有点发青,探了下他的额头,不烫甚至有点冰,心中升起一个不好的预感,说:“你看上去不太好的样子,冷不冷?”

程行礼感觉身体都遭雪浸麻木了,摇摇头说:“不冷。”

郑岸把毡帽戴在程行礼头上,程行礼伸手偏头拒绝,头却被他掰回去,还听郑岸说:“忘了上次在营州浑身发冷病的样子了?这大雪天的,要是你真发起冷,可就挺不过去了。”

营州那刺入骨髓的寒凉程行礼自不敢忘,凝视友思清澈的眼神,为了孩子他得活着,颔首戴好毡帽。

山林腹地,崎岖颠簸,骑马不便。

百余人又下马而行,正翻山时,前头探路的士兵发出几声惨叫,校尉来报:“世子,有捕兽夹!”

郑岸道:“伤得严重吗?”

“有点。”大雪天的,校尉不敢隐瞒,又说,“那段路是空的,有兄弟踩到了机关,受伤了十几人。而且前面很长一段路恐怕是猎户用来猎野物的,捕兽夹与地牢很多。”

郑岸翻出地图,敛眉看了片刻,说:“带受伤的兄弟们下山回安清和那里,把衣物干粮都给我吧。”

校尉不解:“世子?”

郑岸道:“这儿离克上兰村不远,翻下山头就是村子,陷阱多不好走,轻装易行还快些。你们绕大道去克上兰村接应我们,我和使君先带小公子去巫师那里。”

校尉犹豫着,郑岸喝道:“军令明白吗?”

校尉忙不迭说明白明白,带着一众兵士走了。

程行礼收拾着两匹马上的干粮,说:“是要换路吗?”

“这都猜到了?”郑岸上马,用裘衣罩好友思。

程行礼蹬鞍上马,说:“前方全是陷阱不能走,你看了地图许久,是要绕路。”

郑岸调转马头,肃声道:“千算万算没算到翻山的最后一条路有钉子,咱们轻装简行,比拖着大部队慢悠悠走快多了。”

果不其然郑岸带着程行礼朝东面去了,沿途疾驰着过了雪山水。

山顶之上,郑岸右手持鞭望了眼两座山峦下已结冰的土护真河,左手欣然地摸了把友思的毛脑袋,向身后说:“马跑快点的话,天黑前就能下去了。”

这句话说完许久,郑岸都没听到程行礼的回答。回头看去,只见程行礼抱着双臂缩在马背上瑟瑟发抖。

郑岸唤道:“你怎么了?”

这声一唤,浑身发抖的程行礼抬眼看去,紫红的手抖缰。马蹄还未扬,他整个人就直愣愣的从斜坡上滚了下去。

郑岸喊道:“程知文——!”

半个时辰后,郑岸一手托着挂在身上的程行礼,一手提柴,背着友思撞开一处破烂木屋。扫去角落里的灰,脱了外袍铺在泥地上。把嘴唇发紫,浑身不停颤抖的程行礼放在袍子上,把热乎乎还在睡的友思塞在程行礼怀里暖着。

迅速生了火,把马牵进来,翻出包袱里的干粮肉食和锅一道煮了。

外面好在雪停了,只剩呜咽的风回荡于林间。郑岸把自己和程行礼脱得光溜溜地抱在怀里,低头一瞧,果然程行礼身上又隐隐有了金莲花印。

友思醒后要找郑岸抱,还爹爹爹爹地喊着。郑岸受不了把他也脱光,放在程行礼怀里当暖炉子。

友思抬头,皱着一张脸说:“抱……抱……”

怀里人还在抖,郑岸焦急如焚,一巴掌轻拍在友思头顶,不管他能不能听懂,低声道:“你爹要死了,别叫,等会儿给你抱。”

这些日子程行礼的接触或许让友思有了点意识,啊啊地叫了两声抱着郑岸手臂,窝在程行礼怀里睡了。

索性郑岸身材魁梧,而程行礼又因受伤清瘦不少,把父子俩抱在怀里没什么难度。

郑岸依着在营州那次一样,给程行礼搓身取暖。一锅黑黢黢的粥煮好之后,他赶紧喂给程行礼。

程行礼冷得迷糊,一碰暖的地方就贴上去,一锅粥没几下就吃完了。

郑岸又煮了一锅,提起呼呼大睡友思,给他喂了点。

怎料才喂第一口,这娃子就哇的一声吐了出来,哼哼道:“难吃……难吃……”

“你爹都吃完了,你居然说不好吃?”郑岸郁闷至极地打他两下,掰开他的嘴灌了半碗。又把粥喂了点给程行礼,自己吃了碗,剩下半罐温在火堆里。

趁着天未黑完全,郑岸迅速跑出去捡了过夜的柴,将方才煮粥的碳灰踩灭,用被子一盖铺上外袍把程行礼放在上面。散着余温的木碳灰带来温度,程行礼和郑岸赤|裸地贴身抱着,他冰冷的手脚都融进了郑岸火热的躯体里。

友思扣着郑岸的手,睡在程行礼身后。

两件大氅和被子下的躯体一冰一火的交缠着,郑岸血气方刚的,不多时就浑身冒汗,热得友思想把头伸出去,却被郑岸按回冰凉的程行礼身后。

这雪夜很漫长,程行礼身上的体温并未像上次那样很快热回来,郑岸反复几次换木炭取暖。抱着寒人时,不敢眯深,只怕自己一觉醒来,怀里人真凉了,无数次醒来,探程行礼鼻息还在才安心不少。

翌日清晨,头重昏沉的程行礼感觉自己被挤在墙体里,前后都热得很,唯一的区别不过是,前面是大块热,身后是一小团热。指尖慢慢有了知觉,摸到几块凸起,触感滑腻,还有个像是刀把的东西戳着肌肤。

见到眼前熟悉的面孔后,程行礼内心毫无波澜,他早已放下,一是郑岸不再没有分寸,鲁莽冲动,对他做奇怪的事;二是友思确实需要他,不能离开他;三是他自己想通了,不能拘泥于过去,大丈夫总不能因为被强行一次就一辈子走不出来。

他需要走出来,才能去做自己想做要做的事,才能好好地带着友思活下去。

“醒了?”郑岸一感觉程行礼摸他背就连忙搂紧他搓热,垂眸道,“还冷不冷?”

说完就用腿蹭程行礼有些冷下去的腿,程行礼往后退了些,收回被郑岸夹着的双腿,这一动鼻间就盈进浓烈的男性味道,哑声道:“不冷。”

郑岸见他身上的金莲花淡了不少,一颗心终于落下,也松开了环在程行礼身上的手脚。

程行礼看了眼睡在身后的友思,想到昨日身上刺骨的冷,说:“又是营州那种毒?”

郑岸从大氅窝里退出来,抄了件单衣穿上,边生火边说:“嗯。恐怕是余毒未清,再加上这小苍山冷得很,所以又毒发了。”

“昨夜谢谢你。”程行礼感觉鼻间似乎还停留着郑岸的味道,有点暖和,但大氅窝里因他的离开,冷了不少,一时间竟不想起来。

郑岸把昨夜剩下已成冰碴子的粥放在火上热,无奈一笑:“这有什么好谢的?应该的。”

漏风的木栏现出外面的阴雪天,郑岸看程行礼准备起身,忙道:“你起来做什么?今天外面没太阳,冷。”

“那你不冷吗?”程行礼看郑岸就穿了一薄单衣,有些担心他得风寒。

郑岸往锅里加东西,又把包里的冻羊肉拿来烤上,说:“不冷。”

两人所有的衣物被褥都在程行礼身上,他想了想,深吸一口气,掀开暖窝,说:“左右昨夜睡过了,现下我好了。你别病了,睡过来吧。”

听闻此言,郑岸不可置信地看向程行礼,眼神里多是欣喜,喉结滚动几下,替他掖好漏风处,笑道:“那我再去找点柴回来,不然不够。”

朔风混着雪吹进木屋,将挤在角落睡的两匹马染了个白头。程行礼被郑岸从背后抱着,他怀里的友思还是抱着郑岸的手臂玩。

三人就这般背贴胸膛地抱着,不让冷风灌进来。

程行礼头有些晕想睡觉,可断断续续扑在耳边的滚烫呼吸和击打在背脊上的心跳让他睡不着。

暖窝被里,郑岸用腿试了下程行礼的温度,说:“外面的雪太大了,要是明天雪停了,咱们在下山。”

程行礼下意识把脚蜷起来,说道:“好。”

“在长安时,我去拜访了趟袁相。”屋内沉默许久后,郑岸说,“他问了我很多你的事,他很关心你。”

提到照顾自己多年的师傅袁纮,程行礼语气柔和了许多,说:“师傅身子还好吗?”

自离京后,袁纮来过几封书信,信中除关心他还有几句政事外,也只几句带过了他自己的身子如何。

郑岸答道:“很好。那时朝廷里为了宜阳公主归朝的事闹着,袁相听宰相们议事三四个时辰都精神抖擞,还有力气跟刘相骂架。身子不错的,我看能活到九十九。”

那时程行礼的信皆由郑岸带去长安转送,他本想等郑岸回来,能问上两句亲友如何,谁知一回来,就发生那样的事。

“那就好。则直怎么样?”程行礼问的是袁纮小儿子,长安出名的公子哥袁亭宜。

郑岸笑了声,指尖绕着缕程行礼的长发,说:“我走的时候,他还灞桥相送呢。做了个很丑的柳环送我,我说不要,他非要塞给我,说你走的时候他也送了你一个,还让我问你,你记不记得?”

后面那句话是郑岸胡诌的,难得程行礼愿意跟他多说话,当然要说他感兴趣的事。

果不其然程行礼道:“当然记得。”

郑岸见程行礼没有发觉头发被绕,心中窃喜,轻声道:“他跟我说了好多你住袁家时的事,我都不知道你还喜欢看戏。”

“少时书读累了,会跟则直在浴佛节和中元节时去寺中看戏。”程行礼的记忆又回到了长安,回到了他恣意无忧的少年岁月。

郑岸道:“我也在长安看过戏,怎么没碰见过你?”

程行礼愣了下,不解:“长安上百寺,我们怎会遇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