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大汉未央 > 第87章 第 87 章

第87章 第 8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馆陶长公主丝毫没有隐瞒地将她在窦太后这里发生的事告诉了景帝。

想到窦太后最后的那声叹息,馆陶长公主道:“不管母后是否信了我的话,这件事在她那里已经过了,你安心就是。彻儿的太子身份她既已承认,便不会再存立阿武的心思。便是有,也绝不会再说出口。毕竟母后一直崇信黄老之学,更希望朝中安定无事,百官各领其职。”

景帝对着馆陶长公主深深一礼,“多谢阿姐。若没有阿姐的转圜,母后定是要怨怪我的。”

馆陶长公主急急托起景帝,“你这不是折煞我吗,你我姐弟,何须说这些。”

景帝摇摇头,“这话也只能阿姐说与母后了,若是我来解释,母后定以为我是狡辩。”

馆陶长公主笑,“你这是要主动送人情给我啊,那我也就不推辞了,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阿姐要仰仗你呢。”

景帝也笑,“但听阿姐吩咐。”

从临江王刘荣离开长安去往封地时,栗姬就病了,景帝并非是不念旧情之人,派了宫医过去,令其悉心医治。

或许尚带着些对母子两人的愧疚之心,甚至亲自去看望。

只是被恨意蒙蔽了双眼的栗姬,见是景帝,又是嘲讽又是咒骂,生生消磨掉了景帝心中的那点愧疚。

留下一句,“你好自为之”便拂袖而去,此后再未踏足栗姬的寝殿。

随着刘荣被贬为临江王,太子妃也降位为临江王后。因着废太子风波,忧思多虑,也病倒在了塌上。加之广元长公主有心多留外孙女在身边一段时间。

于是,上书景帝,请求允许临江王后病好之后再前往临江封地。

景帝没有为难,很快就同意了,只是让王皇后挑了十名看起来好生养又温柔规矩的宫人送到了临江。

景帝的本意是想儿子身边有人照顾,也是看他二十多岁仍未有子嗣希望他能尽快得子。哪怕是庶出也是好的。

完全没有敲打广元长公主和临江王后的意思。

只是临江王后得知,病情意外加重了。

广元长公主恨恨道:“他们到底是不放心我,怕刘荣被我把控,所以急着换新太子。如今竟连我唯一的血脉也要迁怒吗?”

不管广元长公主如何恨意滔天,也只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调理好外孙女的身体,令其早点与临江王团聚。

景帝自是不知广元长公主所想,他正在一众朝臣中寻找合适的太傅人选以及给太子挑选伴读。

虽然太子身边早就有薄未央一直跟着,可一个人太少了,还是多增加一些,将来这些人就是太子的班底。

至于太傅,景帝思虑了几天,终于确定下来人选,卫绾。是先帝都夸赞过,让他礼遇的长者。

虽其先前为河间王太傅,让景帝有些犹豫。不过正是为了不牵扯他进来,追责诛灭栗氏等人时,已经赐了他告老,另派郅都负责。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召回他也使得。

至于伴读,景帝倒是看好了几家朝臣的子孙,不过宗室那边也要照顾到,还有太后和皇后想必也有想法。

不待景帝提及,窦太后主动问起了此事。

“太子身边还是要再增加几名伴读才好。”

景帝道:“儿正有此意,已看好了几家朝臣的小郎君。郎中令周仁的长子周球,二千石直不疑的儿子直相如,典属国之子公孙贺,大农令之子汲黯,廷尉丞之子司马安,弓高侯之孙韩说。宗室那边,先宗正之孙,刘襄是个不错的人选。再加上未央,已有八人。可再从窦氏和王氏中各选出一人,一共十人。母后觉得如何?”

窦太后点点头,“朝臣,公侯,宗室都考虑到了,甚是仔细,无有不妥。至于窦家,你彭祖表兄的孙儿桑林年纪正合适。”

“那就决定是这个桑林了。”景帝道。

窦太后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说到宗室,辟强那个孩子要材貌有材貌,要学识有学识,给太子当伴读就很合适。他的祖母当年和我都是家人子,被赐给诸侯王,我去了代地,她去了楚地。也是幸事,我与他都生下了男嗣,立稳了脚跟。当年我们感情就不错,如今也算是亲戚。若是别人我便不提了,只是那时的老姐妹也就还剩下这一个。她的孙儿我当多照顾些。而且辟强那孩子你也见过,文雅俊秀,是个好学的小郎君。”

眼见窦太后连旧事都搬了出来,景帝自是不好拒绝。虽与自己的设想有出入,但辟强那个孩子,自己的确是见过,确实像窦太后所说,文雅俊秀,对诗文有独到的见解。放到太子身边,定能引导太子积极向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