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大唐辟珠记 > 第213章 第 213 章

第213章 第 2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光阴沉,铅云低垂。一行人裹紧衣衫,依旧低调地匆匆赶路。

天气愈发寒冷,杨行简冻得瑟瑟发抖,把压箱底的夹丝披袍都翻出来了。十三郎劝他下车走走,活动筋骨,气血才能通畅。杨行简却抱怨断腿愈合后酸疼,左右不愿下地沾灰。

十三郎笑道:“这话可别当着四师兄讲,他听见你诋毁他的手艺,非得打折你另一条腿报复。”

宝珠今日不知怎么,莫名有些烦躁不安,对韦训说:“你把那丹方拿出来,再让我瞧瞧。”

“你已瞧过一百遍了。”韦训无奈地叹气。

宝珠反问:“那再瞧第一百零一遍又怎么了?昨日吃过两餐,今日还不是照样要吃。”

韦训只得从褡裢里翻出那张黄纸递给她。

其实为了避免遗失意外,宝珠早已将上面的内容倒背如流,连每一味药的用量都记得一清二楚,唯有“凤凰胎”三个字没有任何备注。

黄纸背面的角落里,孤零零地写着“乐土”二字,不知是何用意。她曾问过韦训,他只是耸耸肩说不知道,毕竟周青阳一贫如洗,在一张使用过的废纸上写药方很正常。

这薄薄的一页纸,就是韦训的命。

无论如何,乐土总归是个好词,宝珠想。《乐土方》——听起来就像是一剂能够济世安民的良药。她轻轻将丹方原样折好,交还到韦训手中。

抬眼望去,对面有一支打着成德军旗的队伍,押送着七八辆骡车缓缓行来。军旗上绣有猛虎纹样,虎头一个王字,正是成德节度使王承武的姓氏。

这一路旅行,他们时常遇见运送辎重粮草的队伍,早已见怪不怪。局势动荡不安,流民土匪横行,哪怕是正规军,护送物资时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宝珠骑在驴上略一打量,见对方足有一个营的兵力,约莫五百多人。兵种配置与野战部队无异,步兵、弓弩兵、骑兵各占三成左右,前锋四五个人持长枪吆喝着驱赶行人。

道路狭窄,宝珠一行人只得靠边,让押送部队先行。只见那一营军健全副武装,队伍末尾有一名身穿明光铠的押衙压阵。车队从身边经过,宝珠见骡车包着布幔,车辙深陷泥地,显然车上装载的物资分量不轻。

她心下暗自猜想:或许是发给士兵的军饷,怪不得这般戒备森严。

押送物资的队伍与她们擦身而过,并未向路边的旅客打量一眼。人马过处,扬起阵阵尘土,杨行简以手扇风,小声抱怨呛人。

然而就在她们身处行伍中央之时,变故陡生。前面已经通过的士兵毫无预兆地突然回头,刹那间,由一字长蛇阵迅速变为口字合围,其势要将他们困在当中。

韦训反应何其敏锐,抛开缰绳,抬手在驴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沉声喝道:“走!”

宝珠会意,纵驴向道旁广阔的田地狂奔而去,十三郎紧随其后,在口字彻底合围之前逃了出去。

以往路上,他们也曾几次遭遇成群结队的流民土匪、落草逃兵,对付乌合之众已有经验。靠着韦训强攻擒杀首领,十三郎护卫,宝珠持弓掠阵,往往杀掉三五个人,对方就会吓得作鸟兽散。又或是杨行简拿出鱼符、银带銙亮明官员身份,施压说服。

然而这一次,他们碰上的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牛车笨重,难以迅速转向,杨行简腿脚不便,更难逃脱。他连忙掏出银鱼袋高高举起,声嘶力竭地大叫:“我是朝廷命官!要财要物好商量……”

话未说完,一名骑兵纵马上前,抽出环首刀猛劈下去。刀刃砍在杨行简头上,入脑寸余,血如泉涌,他登时失声,一声不吭仰面栽倒。步兵上前搜身,将证明身份的鱼袋、告身等物全数拿走,随后一脚将尸体踢进道旁水渠之中,动作狠辣,毫不留情。

一营人没有丝毫谈判的意思,毫无预警悍然开战。

韦训赤手空拳杀了三四人,余光瞥见杨行简当场毙命,心中大惊。这群军健配合默契,见有同伴阵亡,并不慌乱,立刻按照野战布阵,披甲步兵在内持盾牌长枪拒敌,弓弩手在外围列阵,弩箭如雨瞬发而至,将他牢牢包围。

庐山公撒开四蹄,发疯似的载着主人狂奔,宝珠双腿夹紧驴腹,伸手抽出羽箭,回身搭弓便射。

射杀两名布衣白徒后,她惊觉这群人竟有九成披甲,远超寻常军队配置。原以为是为了押运军饷才有如此规格,此刻想来,恐怕另有隐情。羽箭无法穿透厚重甲胄,难以造成有效杀伤,她只能转而射马。

这边厢韦训被数百人围困,杀心顿起,鱼肠无声出鞘。但见寒光闪耀,神器透甲而过,韦训身形如鬼魅,在敌阵中游走穿梭,瞬间割断了十余人的喉咙。

他一面与人搏命,一面焦急地关注宝珠奔逃的方向。只见上百名骑兵饿狼般紧紧跟在她与十三郎身后,狂奔猛追,而自己却一时难以脱身。

韦训转而扫视敌阵,见那名穿明光铠的押衙躲在最后督战,当下踩着敌人的长枪飞身而起,顶着枪林箭雨,不顾一切冲了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