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妈妈跟自己母亲说话时,晚上换了一件灰色开襟毛衣的康雅琳,低低问起了李静。
“我给我妈买了一件红色外套,给平平和安安买了两件粉色和黄色的小衣服。至于你和妈,我给你们买了奶茶,也顺便给这里的大家也买了一杯。”
康家所有人的衣服,几乎都是定制的。
所有人的首饰配饰,大家用惯了好的,她不管买什么都不可能入他们的眼。
而且这样的日子里,她不管买什么好像都不合适。
所以到了最后,李静就随随便便的买了几袋子奶茶。
在说话时,李静就拿出了自己回来时买的奶茶。
至于奶茶牌子和口味,李静自然是什么最贵买什么了。
“挺好的,我刚好想喝这个了。”
大过年的,习俗只是让他们不要在今天穿红的和太闹腾的。其他像吃年夜饭和喝奶茶这些,其实并没有太限制。
接过李静递过来奶茶,在知道给李叔他们的,李静已经让琳达他们送过去后。康雅琳就微笑着,直接插上了吸管,然后先把手上的东西递给了自己母亲。
然后她又拿起桌上奶茶,又给李静和李妈妈插起了吸管。
一直在保养和养生的康妈妈其实完全不喝这种东西的,但见是李静买的,自己女儿亲手递过来的,她也给就给面子接过去喝了一口。
一口下去后,感觉这东西意外好喝,她又忍不住再次喝了一口:“对了静静,给几个孤寡老人的钱,你让人送过去了吧?少了谁的也不能少了他们的,那几个老人,你爸爸承诺每年都送的。”
“送了,我下午跟村长一起送的。”
俯身给对面的岳母盛了一碗虫草汤,然后康雅琳又拿起自己母亲面前的小碗:“我送的时候,除了每人两万块外,所有的米面粮油也是跟往年一样的。”
“那就好!”
伸手接过自己女儿递过来汤,然后康妈妈又对李静和李妈妈解释道:“往年的时候,我们还给六十以上的村民一个人发一万,那些年龄在十岁以下的小孩子,我们也包了三千多。一般有家庭的,其实也不差那一点点,我们今年不发也就不发了。但那几个没儿没女的,条件确实有些差,一年就指着我们和村子放的那点钱呢。”
“那确实不能断,如果断了,没准还有人埋怨你们呢。”
夹了一口面前自己完全没有见过的菜肴,李妈妈也难得感慨起来。
“唉,这话我以前跟我家那位说过。但我老公跟我公公婆婆一样,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康家村。早年享受过村子的很多福利,等到他们自己赚钱了,很自然的就决定回报了。”
康家很多能回去的佣人,已经回去了。
没有回去的,全部都去下面楼层大家一起庆祝了。
而在上面并不大的小客厅里,大家简简单单坐在一起。就是慢慢说起了,康爸爸以前创业,以及创业成功后在康雅琳爷爷奶奶的支持下回馈村子的事情。
李妈妈和康妈妈,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
家里佣人都不在,作为晚辈的康雅琳,就识趣的主动给大家递纸巾,盛汤和夹菜了。
中间李妈妈跟康妈妈聊天时,康雅琳随意的附和了两句,然后就开始低声的跟李静商量起后面的安排。
明天是她爸爸的一周年,李静肯定是待在这里的。
甚至她斜对面岳母,就是因为要参加她爸爸明天的葬礼,才没有早早回家。
大年初一是她爸爸的一周年,到了大年初二按照离国的习俗就到了外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去年因为她爸爸的事情,康雅琳就没有去李家。所以今年,康雅琳就不想错过。但她妈妈那里,人家后天没准也想去她姥姥家。如果是往年,有她爸爸在,康雅琳自然不用管她妈妈回门的事情。但偏偏现在她爸爸不在了,所以康雅琳就有一点点左右为难了。
“要不我们上午一起去我外婆家坐一下,到中午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去你家?”
康雅琳商量着,吃着年夜饭的李静静静听了一会,然后毫不犹豫道:“搞那么麻烦做什么,初二你回你外婆家,我带着我妈回我外婆家啊。我家我外公外婆虽然都没了,但舅舅舅妈都还在呢,我妈也早就想回自己娘家看看了。而且你是不是忘记了,我们说好趁着过年,大家很自然就分开的事情?”
“我——”
完全忘记离婚事情的康雅琳稍微的愣了愣,然后很快她就低声笑道:“这个我自然没有忘记,但大过年的这样会不会太明显了?要不我们先正常的把这个年过完,然后等年后再说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