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繁花开落 > 第136章 生死两茫茫

第136章 生死两茫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女子是何人?军中怎会有女子?

来人恐有诈!

所以他却不敢贸然承认此兵符,若承认便是坐实了崇宁王殿下私自屯兵之实,后果就是殿下及全营将士性命不保,祸及九族。

沉思良久,他才开口道:“此军令调的事临闾关之兵,你是何人?竟敢来此调兵。”

陈安拱手为礼:“小人是辽西郡郡尉府管家,曾任崇宁王军中法算,殿下曾秘密交代小人,紧急时可调用此处兵力,如今边境危机,敌众我寡,请将军速速出兵,救殿下于水火。”

听到此处,陈铨心中一急,猛然站了起来,顿了一下后又缓缓坐了回去,此时有军士将军令送回,对他点了一下头。

他又将军令看了一遍,看日期是四日前,便问道:“你们从临闾关来?”

陈安:“正是。”

“若殿下危难,更应由殿下亲书文书,派亲信八百里加急,持兵符来调兵,可为何只有你二人前来?”

暖暖藏在斗篷下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此前她犹豫过要不要将兵符直接拿出,建昌大营多年未动,难保其不会叛变,但她最后还是决定直接拿出兵符,因为时间刻不容缓,这是救冷逸尘的最后一丝希望。

事情紧急,晚一刻冷逸尘便会多一分危险,暖暖摘下风帽,自亮身份:“本宫乃崇宁王王妃,就是殿下亲信,请将军速速出兵。”

陈铨听了,微微一怔,而后一笑,接着呵斥道:“大胆!哪里来的骗子?竟敢诓骗于本将军!天下皆知崇宁王王妃于重峪关殉国,又怎会亲临此处!来人,将此二人带下斩首。”

陈安立即上前半步,将王妃护于身后:“将军容禀!王妃在重峪关身负重伤,并未伤及性命,殿下恐有人追杀王妃,便对外宣称王妃殉国。如今王妃归来,特持兵符来调兵,请将军出兵!”

陈铨自然不会相信:“口说无凭,可有证据?”

陈安回道:“王妃宝印在此,请将军过目。”说着将宝印双手奉上,接着解释道:“正因王妃在世,殿下才未将宝印交还于朝中。”

陈铨立即起身,双手接过宝印,之后转入屏风后,找出崇宁王留下的印鉴图比对。

新帝登基之后,崇宁王便遣人来交给了他这印鉴图,并书信中言说王妃至燕北,命他随时待命,保王妃万无一失。

后来便听闻王妃殉国一事,不想这印鉴图在此时派上了用场。

确认印鉴为真后,他出来拿出另一半兵符,将来半兵符合而为一,之后单膝跪在王妃身前,将兵符与宝印双手奉上:“王妃恕罪,未将即可点兵,一个时辰后出发。”

暖暖收回兵符与宝印:“多谢将军。”

不到一个时辰队伍分两批出发,陈铨带领二千骑兵先行,随后紧跟三千步兵。

行军三日至宁远城,队伍再次稍作休整,陈铨根据前线的消息,制定作战计划,又行军两日至边境前线。

一路上可见房屋烧毁、尸骨暴野,处处都是兵气荡荡,使得人心惶惶。

前线大营中,伤者不计其数,军中人言说:“任将军在外拒敌,两日未归。”

问清地点后,陈铨立即带兵前去支援,暖暖不顾绣衣卫阻止,也随军前去。

二十里开外,泽生与敌军激战正酣,援军一到,契丹人便大败而逃。

一细问方知冷逸尘乘胜追敌,孤军深入,中了敌人圈套,如今已被围困了几日,生死不明。

陈铨的人马还未喘口气,便又出发,这次暖暖再想同去,却被冰绡死命拦住。

泽生本欲与陈铨同去,但他已负伤且需保护王妃的安全,权衡利弊后,他还是留了下来。

他们没有归营,而是在这里等待。

暖暖觉得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数倍,等待的每一刻都如同是漫漫长夜,让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与无助。

她每日都爬到最高的山坡上,眺望着远方,期待能望见冷逸尘的身影。

可是,金乌坠玉兔升,夜将尽人未还。

三日后,却只等到陈铨归来,这三日,她仿佛过了三十年。

陈铨血染战袍,见到王妃,扑通一跪,含泪奉上一根珍珠发簪和一张被血染过的布条。

他声音哽咽:“末将去晚了,殿下被围困山谷,契丹人用火攻,末将只寻回了殿下的尸首。”

暖暖只当是听错了,反复问道:“你说什么?”

陈铨将手中之物举高了一些:“殿下他……以身殉国!”

“怎么可能!”暖暖犹不相信,恍然如在梦中。

她木然地接过布条,那布条已被烧毁了大半,仅仅留下几个字迹:

“……今日此时,难许重逢,定有来世,不负相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