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别谦虚了,不是你写的难道是神仙写的。”
“这……”
下半场练习射箭,射箭重要的是练习拉弓的力量,所以宋兰瑛要她不急着上手,先将两只手臂和背部肌肉力量练好再拉弓箭,同楚嫣讲了许多练习肌肉力量的要领,她都一一记下,准备回府每日练习。
黄昏时分,王府的马车来接楚嫣,她便与宋兰瑛告别,二人约好隔几日再来。
自那之后,每隔两日,楚嫣便到宋家学习骑射,在府里的时候,就练习肌肉力量,渐渐的,楚嫣的肩背线条更明显了,整个人愈发挺拔,精气神也好多了。
这一日,她如往常一般去到宋府,心里很是期待,因为上回练习,宋姐姐考验她的力量,说是已经可以拉弓了,所以今日终于可以接触真正的弓箭,楚嫣兴奋得很。
跟随宋兰瑛来到靶场,她如姐姐教的那样,一手执弓,一手抽箭,置于弓上,楚嫣左右调整着姿势,可风总将碎发吹到眼睛里,扰乱她的视线,于是,楚嫣只得先将弓箭放下,她抽掉腕上的蝴蝶锦带,将碎发全部在脑后系了起来,露出完美的脖颈曲线,人也利索多了。
楚嫣利落地拿起弓和箭,按照宋兰瑛教的要领,摆弄好,嗖地射出一记,竟意外上靶,成绩还不错,“哈哈!”楚嫣得意地向空中挥了挥拳,身后的回廊里,一位青衣男子正满面笑意地看着雀跃的楚嫣。
待一组箭射完,楚嫣放下弓箭到一旁休息,男子缓步走到她身旁,“王妃有礼了。”
楚嫣抬头,竟是慕容修文,杲杲秋阳,徐徐凉风之下,男人青衫阔袖,衣带飞扬,多日未见,楚嫣几乎要忘记这位皎如明月的贵公子了。
宋兰瑛见状上前,“嫣儿,这位是礼部尚书慕容玖慕大人之子---慕容修文,慕大人乃我朝文官之首,慕容公子才情也是天冈一绝,今日是我哥哥邀慕容公子来府里叙事的。”
楚嫣上前行礼,“多日不见,慕容公子安好。”
宋兰瑛惊诧道:“你们认识?”
楚嫣不便多提二人关系,只道在宴会上见过几面,并无深交。
慕容修文了然一笑,“虽未熟识,但王妃一首木兰辞响彻文坛,修文早就想与王妃一叙。如果夫人不嫌弃,慕容家每月十五以诗会友,到时候天冈文学界的青年翘楚都会聚在一起,大家都很喜欢您的那首木兰辞,届时如若您肯赏光加入,可能亲耳听听大家对这首辞的盛评。”
傍晚,楚嫣像往常一样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府,却迟迟不见马车来。这时,秋杏来通报,说车夫来回过话了,家里的马车在来的路上出了点事故,必须到马车行修缮,方能继续使用,最早也得是明日。
楚嫣这便犯了难,家里总共就两架马车,除去她用的,还有一架今日正巧载孟君瑶回娘家省亲,这会子应该也接人往回走呢,总不好抢孟氏的车子用。王爷在大营处理军务,一时半会也联系不上,这可如何是好。
楚嫣正在门口发愁,恰遇慕容修文正欲乘车离开,见状,便提议送楚嫣一程。
楚嫣想了想,眼下天也快黑了,王爷回府若是见她未归,又没有提前送信儿回家,怕是要担心的,事急从权,只好上了慕容修文的马车。
车窗外,一轮圆月皎皎挂于天际,车厢内,安静得只听得到马车驶过街市的辘辘声。
“月余未见,夫人性子安静了许多。”慕容修文开口,打破了这令人尴尬的沉默。
“公子倒还是老样子,俊朗依然。”
闻言,慕容修文清朗一笑,“不错,还会取笑在下,看来还是那个我认识的楚嫣。”
见对面人沉思不语,慕容修文敛笑温言道:“不知你这些日子经历了什么,若是需要帮忙,记得还有修文这个朋友。”
想起上次与慕容修文见面,自己攀树摘花,嬉笑怒骂,那时候牵挂萧澹的身体,总想尽心照护妥帖,原以为二人既然已经说好同盟,那便诚心以待,到头来并未讨到半分信任,终究是个外人,当真是幼稚。
不过月余,恍若隔世。
此刻相见,如见旧友,深宅内院,幽暗之处,有人懂她,似尚有一丝微光闪烁,令她不至过分寂寞,感慨之余,亦是欣慰。
“慕容公子可知,在咱们天冈,普通人家的子弟若要为相,需得如何做?”楚嫣认真地问。
对于楚嫣天马行空的问题,慕容修文已经习惯了,她问这问题的原因,他从不追根究底,“寒门子弟若要为相,首先要进学堂,找师傅,学习文武功夫,而后在每三年一次文武选拔中过了乡试、省试,最后到殿试,皇上会亲自出题遴选文武人才,经层层筛选后,便有了这一届的天子门生,文武各三人,这三人会依着各自所长,在朝中安排职位,再往上,便是各凭本事了。”
“那世家大族呢?”楚嫣追问道。
“世家大族子弟多有浑沌无能之辈,为了避免朝廷被这样的人荼毒,皇上此前已经颁布法令,废除世袭的爵位,但朝中若有空缺职位,亦会从世家大族有才能的儿郎中选拨人才,不拘泥于文武选拔这一种形式。”
“我朝可有女子做官的先例?”楚嫣犹豫二三,终是问出了口。
慕容修文深望了她一眼,答道:“我朝不禁女官,但女官不可嫁为人妇,鲜少有女子能够接受,所以渐渐地,女官也就绝迹了。”
“不能嫁人……”楚嫣沉吟着。
马车到了王府门口,慕容下车,又扶楚嫣下来,在门口将未尽之话讲完,正欲行礼离开,只听远处马蹄声得得,抬眸望去,深巷之中,一披甲之人直身于马上,黑暗中,一双凛冽深眸依稀可见,双目生寒,直射向二人。
披甲之人提缰缓行于巷中,身下黑鬃坐骑与暗夜混为一处,人马徐徐而近,一步一步,更显肃杀之气。
正是临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