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与爷爷要做的,便是称重、检查莲子肉大小是否合适、表皮是否完整。
剥好的莲子肉需要不少簸箕与空地晾晒,玉兰便让平安将部分莲子晒到她娘家,她剥莲子时顺道照看一二。
两人一块长大,将莲子交给她平安也放心。
接下来两日,村中听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陆续有人上门问平安收不收莲子。
这莲子只要晒得干,保存数月没有任何问题。
检查完莲子成熟度,平安咬咬牙,只要带着莲子上门的,检查合格后,一律收下。
前段时间下了大半月的雨,这段时日反而天天晴好。
虽心中庆幸老天垂怜,看着地面干燥的泥巴,爷爷却忧心起来。
“老天爷不欠账,现在日头多雨水少,怕是会有干旱,到了冬日指不定要下多少冻雨。”
正在装莲子的木头好奇愣住:“真有这样神奇?”
平安轻声一笑:“冬日你就知道咱们这的苦了。”
“哼。”木头傲娇地抬起头,这会都热成什么样了,他才不信这冻雨能有多冷,“我不怕冷。”
平安与爷爷相视一笑,未再言语。
很快便到约定交货的日子,因着与那游商约好的时间是下午,木头也囔囔着要与她一起去。
平安倒也随他,只是他划船速度慢,两人得早些从玉溪镇出发才是。
该说不说,木头这人平日里言语虽有些吊儿郎当,可说过的话倒也还算守诺,只要他身体吃得消,两人行船都是他掌桨居多。
这日忙完,小船载着两人并四麻袋莲子悠悠往大河驶去。
木头纵使之前参加过龙舟赛,可这也是他数月来第一回来到大河。
待见得眼前一望无际的宽阔长河,他一时被它磅礴奔腾的气势所慑,手中木桨迟迟未能破水。
炎炎的烈日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金色的日光与银色的水光相互映衬,美得夺人心魄。
水面被飞来的野鸭、白鹭、往来的船舶划过,粼粼的光点霎时随着波浪漂浮不定,河面的风光愈发璀璨夺目。
“看傻了?”平安好笑地挥挥手。
“原来娘子每日看的都是这样的美景。”木头怔怔喟叹。
平安好笑地夺过他手中木桨,继续往前行船。
乍然从小镇来到县城的大市集,木头比平安还像个乡下人,见着什么都稀奇,看什么都热闹。
“娘子,咱们哪日能去府城,去汴京就好了。”
木头这人一贯是荷包不大,口气贼大,平安这会也是习以为常,当下附和笑道:“那得带上爷爷,要不然我去哪儿都不安心。”
“那是,咱爷爷当然得带上,爷爷对我可是真好。”木头拍拍胸脯,仿佛明日就可收拾行囊,出发汴京。
平安一边附和他,一边在人群中寻找游商的踪影。
之前两人见面的地方是在一个街角,可平安转了一圈,还是没有发现他的身影。
难不成,今儿这两百斤莲子要砸手上,另觅买家了?
平安抬头望了望日头,木头也傻愣愣地随她抬头:“娘子,天上是有什么吗?”
见着两人齐齐抬头望天,四周行人亦随流好奇抬首。
平安无奈地拉了拉他衣袖:“我在看时间。”
木头有时呆傻,有时却又十分精明:“娘子你别担忧,便是找不到那游商,咱们总能卖出去的。”
说罢,他在平安身边附耳嘀咕:“方才我看码头那边有许多商船,还有不少外地的官船,那些可都是有钱人,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定然能将他们买个高价。”
两人嘻嘻哈哈,谈天说地,时间很快便来到申时。
平安正欲重新寻找买家,耳边便传来熟悉的声音:“胡娘子,久等了!”
“莫老板。”
“哟,这是您家当家的?”莫老三笑道。
“是我夫君。”平安接话,并未正面答复。
木头倒是不在乎脸面:“我就听我家娘子的。”
“哈哈。”莫老三抚须大笑,“郎君也是个风趣人。”
几人一边插科打诨,一边将莲子倒出检查,称重,今日这桩生意便将做成。
“这麻袋?”看着多出来的重量,莫老三试探问道。
平安就怕他不问,当下也是朗声解释:“您那边若是没有东西装莲子,这麻袋便送您。多出的重量便是这麻袋的重量,我之前与您说好的两百斤,自然是净重。”
莫老三并未多言,只是轻轻颔首,低声笑道:“胡娘子是个讲究人,若是这莲子卖得好,三日后我会再来收货。”
这话未说透,但也给了平安一缕希望,做与不做,都是平安的决策,风险当然也是她来担,这精明程度确实很符合生意人的惯性。
既然他未明说要收多少,平安当然不能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他身上。
今日这桩生意,虽耗时五日,但两人可以说是头回赚来轻松钱。
新鲜莲子与人工的价格控制在六文至七文之间,以她筛选的莲子饱满程度,晒干后的出肉率则可达四成五到五成。
大概算来,平安到手的毛利大概在七八百文。
这还只是两百斤的利润,若是五百斤,一千斤呢?
望着码头熙熙攘攘的人群,平安与木头对视一眼,相携往河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