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杀鱼手札(美食) > 第32章 杀鱼的第三十二天

第32章 杀鱼的第三十二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那些人皆出身农家,怕是舍不得花钱,便是辛苦半日,怕也赚不得几文钱。”在村里待久了,木头也发觉身边的人花钱都很吝惜。

“你说的有道理,明日我只多准备一些试试水,便是卖不完,咱家也能自己吃完。”

“那也行。”木头不是舍不得钱,他只是觉得自家娘子已经够辛苦了。

“我在想,一日两日,那些人可忍,三日四日十日呢?更别提今年这徭役日子还比往年都长,一餐花上几个银钱吃口热饭,一月也才一两百文,比之那五贯的代徭税,已是划得来的买卖。”

见她已经想好,木头只得怏怏点头应好。

知他是为了自己好,平安忙低语安慰几句:“莫担忧,菜那些我回来的路上便顺带买了,我明日里本就打算继续给你们送饭,第一天我也不会做太多,夫君不如帮我想想做些什么菜?”

“亦或?”她轻轻靠在他肩侧,轻声呢喃,“你自己想吃什么?”

想起白日的辛苦,木头便觉得浑身酸软,顿时什么小心思也湮灭得一干二净,这会便是山珍海味给他,他也觉得索然无味。

可他的身体在回忆起她之前所做梅干菜扣肉的味道时,却不自觉分泌些许口水。

他,他定是太累了,身体急需油水滋润,对,就是这样。

在他自己尚未反应过来时,一句“扣肉。”便已脱口而出。

“夫君所想与我正不谋而合。”平安起身替他轻轻揉捏肩颈,一番小意温柔之后,直将木头哄得找不着北。

方娘子的御夫之道果真好用,对这些郎君,就得以柔克刚,她要是早领悟,何至于蹉跎至今。

身体与精神的极致愉悦在一瞬间到达巅峰,木头面带微笑睡着,平安又爬起床盘了一遍今日所赚铜板,这才安心陷入梦乡。

平安所做决定并非完全处于冲动,这段时日她档口的生意并不稳定。

而许娘子,自从她与季泽的婚事告吹,却是一次也未曾上门来,连带着几家与她相熟的店铺也来得少了。

这会脆肉鲩正是繁衍季节,平安生意受了影响,也舍不得过多拿它们引客。

她每日便想着从哪里找补些钱来,这次送上门的机会她绝不会放过。

这虽是一块蚊子肉,她也不嫌弃肉少,也正因为它是蚊子肉,才少了一些觊觎。

主食,她今日并不需准备。

她突如其来支摊,并未知会那些人,准备了也是浪费。他们为了省钱,要么家人送饭,要么便如昨日那般自带干粮充饥。

她要做的,就是卖些带油水的配菜给他们。

昨日她细数了一遍,他们村服役的那个堤附近就有一百多人。

若是能做成一半人的生意,一天也能多赚个几十上百文,一月不就两三贯有望。

思及此,平安动力十足。

今日卖鱼剩下几个鱼头没能卖出,她去方娘子那里砍了几刀白豆腐,本欲给钱,方娘子却道让她拿个鱼头来换就是。

多年邻居,她有时剩下一些鱼身部位都是送了人,方娘子这会提出交换,也是投桃报李,她道谢接受好意,便匆匆关上档口的门。

她出了集市,顺道买了一条五花肉。

今日先做一道梅干菜扣肉再加一道鱼头豆腐汤试试水。这扣肉经放,若是卖不出也不至于心疼,豆腐汤更是没什么成本,只费些柴火。

先前家中的梅干菜还有剩,等过一段时日得了闲,她便再做上一些晒干。

炒熟梅干菜用香料与豆豉调味,将炸出虎皮纹理的肉切成片状整齐码好倒放于碗底,面上铺好梅干菜便可上锅开蒸。

切好的扣肉三肥两瘦,红白分明,若火候得宜,吃起来自然是香气扑鼻,肥而不腻,极其润口。

在等待的时间,鱼头鱼尾随姜片入油锅煸制,待两面焦黄,下入水开始炖煮。

不多时,白色的鱼肉便开始与沸水融为一体,奶白的汤水在氤氲的热气中逐渐显现。

平安用笊篱过滤出鱼刺,这才放入豆腐与盐焖煮。雪白的豆腐在奶白的汤汁中上下翻涌,不过片刻,一碗嫩呼呼、颤巍巍,鲜掉眉毛的鱼头豆腐汤便喷香出炉。

平安倒上一碗试味,豆腐滑嫩细腻,咸鲜香浓,一口爆汁,经过文火炖煮,鱼汤中的鲜味早已通过腾腾热气慢慢焖入豆腐之中。刚出炉的豆腐又烫又嫩,吃上一块,便轻易勾起平安腹中馋虫。

小白闻见香味,早鸡贼地趴在灶房外蹲守。

灰灰这会不知干甚去了,平安早给它们留了两块肉与米饭,鱼则打算给那些狸奴。

它们一个个看着瘦瘦巴巴的,实在可怜。

平安喂了家中狗儿与鸡鸭,又去鱼塘巡视一圈,择了些荷叶回来,这才洗手准备用饭。

他们这湖区,别的不多,就荷叶与芋头叶多,那些人若没自带碗筷,也可拿这个抵抵用。

今日晴光潋滟,服役的村民们正步履蹒跚地卸下身上的肩篓扁担,便见河中泛起清波,一竹篷小船迎面缓缓驶来。

随之而来的还有年轻娘子爽利清脆的声音。

“今日做了些扣肉与鱼汤贩卖,扣肉三文一片,五文两片,鱼汤一文钱一碗,都是新鲜出炉的。”

船儿靠滩,水声愈近,她的声线愈显清丽:“若有哪位邻友想要打个口祭,承蒙您来照顾生意哩!新业开张,今日凡是买两片扣肉的,都送鱼汤一碗。”

说罢,她提着扣肉与鱼汤的罐子健步跃下,三两步跨上石子坡路。

只余河滩一串浅浅的脚印,继续被细浪拍打着。

众人再次见到平安,仍有些稀奇。

这里离村里并不近,一来一回太费功夫,他们没见谁家的娘子来得这么勤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