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看书要专心,天打雷劈都不带动的。你怎么不一样?”
那倒不至于。
李万里重新拿起书,抽掉书签,接着翻看起来。
顾千阳看他半天不动,好似真静下心来。他重新坐回板凳上,跟着一起看。他跟着顾千帆识字初见成效。虽然不大懂意思,但多半的字还是认得的。
李万里放慢翻书的步伐,时不时注释一番。顾千阳频频点头,点着点着睡了过去。
李万里抱着人放到床上,脱掉鞋袜,掀起一方薄被盖在顾千阳肚脐上。这才重新回到书桌前翻书。
顾千阳睡得快,醒得也快。见李万里还在看书,他没打扰李万里,自己出去洗把脸。凉水赶走最后的一点困乏,精神百倍。
真好。睡醒是在自己家中,身边是心上人。
走回房间,顾千阳伸了个懒腰。现在精神到能犁两亩地。
李万里放下书,“要吃些零嘴吗?厨房里有酸枣糕、还有一些腌的梅子、花生瓜子之类的。想吃的话我拿些过来。”
“不要。”顾千阳歪头,伸手去戳李万里的脸颊,“晚上想吃什么?晚点我去做晚饭。”
“不做饭的不点菜。有什么吃什么。”
“你倒是不挑嘴。”顾千阳直起身来说起正事,“成亲那日,你可见到我祖父一家了?”
李春花父母早逝,顾千阳随顾老五姓。祖父说的是顾老五的父亲。
李万里想起那日人高马大的五个人。顾老五排行第五,上面还有四个哥哥。加上顾祖父,一家六个汉子个个长得高大。
顾老五的四个哥哥长得比较粗犷。顾老五随母亲多一些,线条没那么锋利 。
“见过。岳父一家个个高大威猛。”
顾千阳笑出声来,捏着人的耳朵小声说:“我跟你说,你可别告诉别人。我娘年轻时说要嫁给我爹。我叔叔伯伯几家都不同意。”
顾千阳掐着嗓子,暼着眉学李大伯说话:“这一家子拳头梆大。咱家都不够这六个父子抡。”
李大伯猜测,顾家之所以这么穷,就是顾家父子吃穷的。要不这一家子能长得这么高大?
无奈李春花非君不嫁,李家只好随了她的意。
刚成亲那几年,每年农忙,顾家父子都会来翠竹村帮顾老五一家收割。不到三两日便能把地里的活料理完。
亲家过来帮忙本是好事,无奈村里说闲话的人多。顾家父子过来帮忙,又是体力活,总不能不让人吃饱。但父子几个的饭量确实很大。
顾家又是山民,家里没地,米粮都是要买的。每年农忙,他们父子会下到山下别人收割完的农田里捡麦穗。
夏国的山民是有户籍的,只不过他们没地。靠山吃山,山民多半聚集在半山腰上。
富人看不起农人,农人看不起山民。
山民每年下山捡麦穗,农人觉得对方占了自己的便宜。但是,捡一天都不一定能捡到一碗麦穗。多数人家是不会去捡的。只是我不去捡,别人捡了我急眼,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山民是排在鄙视链底端的。再加上李春花得罪的人不少,村里人可不得编排顾家。
说什么,专门跑来蹭饭、打秋风。不敢当着李春花的面说,专门挑顾家父子在时说来阴阳人。
顾老五和李春花都是能干之人,再加上还有李春花叔伯几家帮忙,顾家的活计晚几天也能做完。
这之后,顾家父子农忙时没再来过。
顾家离翠竹村比较远,又在半山腰上,来回要两三天。顾家父子不过来翠竹村,两家的联系就少了。
顾千阳印象中,很少看到祖父和几个伯父。但是每年都能吃到顾家托人带来的肉干。每年新年会收到祖父给的两文压岁钱。偶尔有些年头没收到,第二年祖父会给补上。
“靠山吃山,祖父会抓些野鸡野鸭做肉干,摘野菜坐菜干。拿来熬粥可好喝了。”
“中午的时候,你说竹荪不够种子。或许可以问下我祖父。祖父一家常年在山里走,兴许能摘到更多的竹荪。还有种子,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弄。”
李万里有些惊讶现在还有人住在山里。这时候山里的可是有老虎的。顾千阳一说,李万里才明白。
山民住的山是外围偏矮的山头,距离真正的深山老林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山民多是以寨子的形式存在。寨子周围会围上篱笆、树刺以及陷阱。山民还有武器,是以官府不喜。山民要进城很难。
“若是能得祖父一家帮忙,那更好。”按这个形式,两年后他下场,竹荪养活他一家不难。但要形成产业链就难。能找到更多的种子,就能加快脚步。他打算把翠竹村发展成竹荪村落。
“那你可要跟我去祖父家一趟?”顾千阳眼睛亮闪闪地看着他。
顾老五隔一两年会回家一趟。只是路途遥远都没带过他和顾千帆。印象中,他还是个小屁虫的时候去过祖父家一趟。祖父家里的光景如何,顾千阳印象全无。
只是记得,很好玩。祖父和几个伯父对他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