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村里有专门的地方挖黄泥。黄泥挖回来加水调成泥浆,再用木质的模具慢慢夯实成泥墙。村里大多都是这样的黄泥房。农家汉子有一身力气,黄泥房省钱。
青砖大瓦房就不一样。青砖是粘土连续几天高温烧制而成。一般人没这个手艺也没条件。要到专门的砖窑厂购买。
屋顶用青瓦覆盖,冬暖夏凉,冬不扫雪,夏不漏雨。除了价格贵,没其他毛病。青砖和青瓦都是论个卖,数量多价格不菲。
等李家拉回来一车车的青砖青瓦,翠竹村沸腾起来。翠竹村没有地主,还没见哪家盖青砖瓦房。
这得花多少钱?
李天德不显山不露水,谁能想到家底这么厚。生生错过李万里,又是秀才又有大房子。将来说不定还能当官。便宜了顾千阳。
但想想顾千阳也不差。小哥儿相貌好,性格好,顾家在村里算得上富户。顾千阳每个月还能赚一两,一年就是十二两。一个人都能养活一家人。别看李春花凶悍,那都是对外人的。对自己家人,没听说有弄出过什么矛盾。
一时之间两人不知便宜了哪个。早知道当年跟李春花说亲了。被李春花骂过又怎么了?村里人过日子哪没有矛盾,不记隔夜仇就行。
或者跟何玉说亲也好。以前何玉性格多好,一看就是个好婆婆。现在是凶点,但你不惹她她也不会打你啊。
顾千阳现在一个月就回村一两次。在镇上一年多,他白了很多。人也落落大方的。以前他就爱笑,现在也爱笑,笑起来跟以前总感觉不一样,看着更好看了。
李秀云很少回村。顾千阳多是独来独往,不再像个没存在感的小尾巴。村里的小伙突然发现,小尾巴还挺好看的。以前怎么没发现。只是,还没等他们献殷勤,顾家就和李家就定亲了。
李家越来越好。李星和摆摊,李万里中秀才,李家免田税。过完年,李家开始盖青砖大瓦房。
顾家也一样。顾千阳的工作好,顾千帆去镇上读书。就连李春花的笑脸都多了。平日里,常见她和何玉两人跟姐妹一样处着。
翠竹村最早一辈人还有几位老人在。对李万里的爷爷印象都模糊了。只依稀记得,当年老爷子带着独子跟他们逃过来的。战事停,大伙一起在这里住下来。
一开始,大家生活都一样,吃不饱穿不暖。老爷子去得早,独子娶妻后只生李天德一个。李天德从小就高高壮壮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要不是有点家底,能把小子养得这么壮?
李天德双亲去的早,李家沉寂下来。当年还有人笑话何家把何玉嫁给一穷二白的李天德。毕竟,何家家境不错,何玉长得好看,当年上门说亲的人可不少。
李天德和何玉性格都软和,李家在翠竹村彻底没存在感。直到李天德送李万里读书,还有人笑话李天德异想天开。泥腿子还读书,自己都吃不饱,能读的过城里的少爷吗?
现在回头想想,李万里三姐弟从小就养的不错。指不定,李家还真是有家底的。现在知道还不晚。李秋水和离还能再嫁,只是她人不在村里。
不过,还有一个李星和。
李星和好看又会赚钱。李星和的哥哥还是秀才。他一下子被不少婶子相中。何玉一边忙着盖房子的事,一边还得应付媒婆。有时候夸张点,媒婆上午来一趟,下午又来一趟。
同一个媒婆一天跑两趟,不过是替两个小伙说亲。媒婆直接挑明,任李星和挑,挑中哪个他就跟哪个说。
何玉很看重李星和的想法。她当年成亲就是自己看重李天德,家里也应了她,推掉多家家境更好的小伙。事实证明,她没看错人,日子越来越好。相伴二十几载,李天德对她一如既往。
日子还是得跟自己喜欢的人过。
何玉问李星和想法。李星和直接让她都拒绝,“现在来提亲的,都是看中青砖房,冲着钱来的。”
李星和没说的是,他根本就不想嫁人。万一对方是个陈江呢?
现在日子多好,想吃什么都有的吃。他家可是有八百两的家底,他可是还有八百两的福没享。又不是疯了,青砖大瓦房还没住上,赶着去住黄泥房?
农家订青砖青瓦的人少,要提前跟砖窑厂说好时间。砖窑厂专门开炉煅烧。李天德先定半数,剩一半等地基打好再定。一来可以看下青砖青瓦的质量,二来院子放不下这么多青砖青瓦。放外面怕人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