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夫郎是个小跟班 > 第22章 考上秀才

第22章 考上秀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五六月是野生竹荪采摘的季节。李天德和何玉从五月开始,忙活大半月,采到的竹荪不过二十来朵。六月,竹荪长得快,且天气不稳定,更不好找。

李家全家出动。太阳没出来,就去竹林找竹荪。竹林地上有一层落叶湿哒哒的,每次回来鞋袜都湿透了。

李天德除开要采摘竹荪,还要四处查看庄稼。哪块地的稻谷先熟便先收割。收稻谷是农家大事,李星和不出去摆摊。清早跟着去竹林,上午跟李秋水去野外摘草药。

农家人认识的草药不多,只零散认识几样。收割季节可以采来煮凉茶消暑。村里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

这天,李家人刚从竹林回来,还没来得及煮饭。就听见外面一阵阵锣鼓声响。外面是两位报喜官,腰上别着刀,一人拿锣,一人拿泥金帖子。

见李家人走出来,很是客气问道,“这里可是翠竹村李万里考生的家?”

李万里,“正是在下。”

拿泥金帖子的报喜官把其中一本递给李万里,“现在可要叫声李秀才了。”

另一位拿锣的报喜官敲了一下铜锣,大声喊道,“恭喜翠竹村李秀才喜中第二十七名。”

这是考中了。

考上秀才了。

夏国科举,会有报喜官专门送捷报。秀才是泥金帖子。举人的是淡墨榜。

翠竹村还没出过秀才。村民不懂,有人问考中什么,是不是可以当官之类的。

听见报喜官说是中秀才。恭喜声不断。也有不少人嘀咕,只是中秀才,又不是当官了虽然是这么想,但不敢把话说出来。

李万里接过帖子,谢过两位报喜官,又邀人进屋吃茶。报喜官推迟,还有另外两家要送。他们镇上今年出了五位秀才,可了不得。

院试后,李家已经备下打赏报喜官的银钱。不管中不中,都得先备上。

李天德听到铜锣声已然明白,带上荷包才出来。他从怀里掏出荷包,塞给两位报喜官,嘴里说着客套话,“辛苦两位官爷走一趟。给两位报喜官喝点茶水解解渴。”

荷包里是铜板,分量不轻,鼓囊囊的。报喜官脸上挂起笑,比之前真诚三分。送捷报都需要官差抢。家境好点的人家,能收到银钱。不好的,也能进去吃茶喝酒。今年是他俩抢中。

“李秀才,拿到泥金帖子尽快把文书过了哟。这个月夏收开始便可以免田税。您中第二十七名,九月可前往县学求学。您名次好,可免学费。”报喜官的声音很大,似要给李万里做面子。

听到免税,村民有羡慕有妒忌。夏国田地分三等。以上等良田为例,按十抽一。田税不少。不少村民隐隐明白,李家以后不能欺负了。秀才可免二十亩地税收。李万里家这是多得多少粮食。

报喜官走后,里长姗姗来迟。村里出了秀才,他脸上有光。里长恭贺一番,回家后又送礼过来。李万里只收下几个鸡蛋。

李春花也送礼过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谁知道,李万里这么出息。以后要真中举了,我家千阳岂不是要当官夫郎了。老娘真是慧眼识珠。相看三个都不行。就李万里,一来就看上。当时就觉得小伙子长得好看,又有一把子力气。谁想到,还这么会读书。

李星和一脸高兴,“第一次花钱这么开心。”

泥金帖子在李家人手里传了一遍又一遍。尽管看不懂字,但大家都爱看。

翌日,李万里过完文书。到镇上跟何大舅报喜。李家准备两天后办酒席。赶在夏收前办完。人不多,就自家亲戚、里长一家和大柱。何大舅喜得把面团直接扔下锅。可算苦尽甘来了。

李万里到香满楼找顾千阳。刚到门口,张守恭喜的话儿滔滔不绝。张守说是在镇上张贴的喜榜上看到的。

李万里惊讶,“你识字?”张守知道了,顾千阳大概也知道了。原想给人一个惊喜的。

“我整天到处跑,识得几个大字。”张守笑着说,见李万里一脸郁郁,“顾小哥儿在里头,我可什么都没说。”

顾千阳趁着两刻钟的午饭时间出来,“怎找到镇上了?”怪不好意思的。这酸秀才。上回到今天,两人已有半月未见。不过,月底他准备休沐两三日回村夏收。

“是好事。”李万里笑着说。

顾千阳疑惑,“什么好事?”想不到,他整天上工,想到最好的事是涨工钱。

李万里从怀里掏出泥金帖子给他。顾千阳也是刚识字。他上工忙,平时看算术多些。接过来,“嗯,什么金什么的。这是金的?”

说完,打开翻看,前后看,“不是金子。这跟金子有什么关系?”

李万里笑着解释。

“真考上秀才了?”这下真是穷酸秀才了。

李万里考完试,没什么表示。不像镇上一些书生夸夸其谈。李万里一直在忙李秋水的事。顾千阳不好问他成绩,怕戳人肺管子。没想到,真考上了。

“你可太厉害了。”顾千阳欢呼。

为了听他这一句,李万里在酒楼门口等了好久。现在听到,心满意足了。

走时,张守又恭贺几声。

李万里,“得空可以来吃酒。不兴带什么礼,人来就好。热闹热闹。不得空不来也没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