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热水好多了。暖和不少。”李秋水说。
“这陈江是怎么一回事?这大过年的,怎么独留你一人在家病着?”何玉忍不住掉下眼泪。
李秋水闭上眼睛把委屈忍下,“除夕,婆母和陈江都没回来。”
“爹,我们先去找个郎中过来。”李万里第一次来清酒村,不熟路。清酒村富裕,应该有郎中。
两父子匆忙出屋,迎头撞上陈母。陈母正从外头回来,手上还提着一串猪肉。陈母远远看见自家院门开着,不由加快脚步。刚回来,迎头撞上李天德父子。
李天德有些怒了,“亲家母,这是哪去了?”
陈母提着肉的手一顿,这亲家怎么来了?仔细一想,今儿个是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探望。估计李秋水没回,李家人找上门来了。
陈母挤出一个笑容,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今年除夕和初一,自己可是在镇上过的。镇上挂满红灯笼,可不是清酒村能比的热闹。出门前,李秋水已经有些不舒服了。可是,穷苦人家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怎得,还让亲家找上门来。这个儿媳真是不懂事。还是镇上的云娘好,温声细语的。
李万里不欲与其废话,“我姐姐病了。陈婆婆回来正好领路去找郎中。”
陈母,“这好好的,怎么就要去找郎中。是药三分毒。”她可不想出钱。
“人都烧糊涂了,还好好的?”李天德大声吼出来。他的心里从见到女儿起就一直憋着一团火。老实人发火,看起来更可怕。
李万里直接把猪肉抢过来,“陈婆婆,姐姐刚好病了,这肉是买给她补身子的吧?”
陈母一脸不舍,但想到儿子说的话。云娘是个娇弱的,做不了重活。家里还是要哄住李秋水。李秋水会刺绣,每个月家里能有不少的进项。
陈母顺着李万里给的台阶下来,“对对,刚去买肉回来。”
“爹,去煮个猪肉粥给姐。姐姐一口热水都没得喝,想来也饿了。”李万里说完,扯着陈母出门,让陈母指路。
一路上,李万里扯着陈母走,好几次差点把她扯倒。陈母正是理亏的时候,李天德刚发了火,她不敢发作。李万里不管不顾,一路往郎中家赶。
李万里可算明白了。李秋水结局不好,多半是陈家没有好好待她。李秋水本就性格懦弱,娘家人又没有人能依靠,满腹委屈只能自个咽下去。在陈家,受了什么苛责他不敢想。哪家能做出,新年冷锅冷灶把生病的儿媳独自扔在家里。
至于李秋水后续怎么安排。李万里还是要问下她本人的意愿。当务之急,要先找郎中把命保住。这可是个感冒发烧就能把人送走的时代。
老郎中听完李万里描述的症状,收拾几样草药,提上药箱跟着李万里走。李万里接过老郎中的药箱,有点沉。现在天气冷,很多人风寒发热,老郎中的药箱里本就备了常用的草药。
路面不好走,老郎中走得不快。李万里心急,跟老郎中沟通后,把人背上往陈家赶。
陈母在后边走着,心里埋怨。来时没见背老婆子走,嫌老婆子走得慢,几次差点把老婆子扯到。
老郎中把完脉,从药箱里拿出一瓶烈酒,“用这酒给她擦身。是过度疲劳,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怎么这么迟才来看。”说完,给开了药。
李天德在厨房没找到米粮,最后在鸡窝里找到两只鸡蛋。只好蒸个肉蛋羹,现在还没好。
李星和拿草药去煎药。何玉单独给李秋水擦身。李万里把郎中引到堂屋,给老郎中端热水暖身。陈母还没走回来,李万里在等她回来给钱。
李万里仔细问了李秋水的身体情况。除了发热,李秋水长期劳累过度,身体气血不足。总而言之,就是营养不良。
看来,李秋水在陈家的日子并没有李家人想象得那么好。
陈母对老郎中的三百文药钱迟迟不拿出钱来,“怎的这般贵?好好的看什么郎中?”
李万里,“陈婆婆,是陈家人生病不能看郎中,还是陈家的儿媳生病不能看郎中?”
陈母,“那也不用吃这么多药。陈伯,你少开两副药。一副药能熬几次。”
老郎中呵斥道,“胡闹。再烧下去人就要没了。这药还开少了,喝完没好要继续抓药。”
陈母不情不愿地付钱。她以后还要在村里生活,陈伯是清酒村的老人,大儿子还是酒坊的管事,她得罪不起。
送走老郎中,李天德的肉蛋羹蒸好了。他端着送去给李秋水。陈母看了又是一阵大呼小叫,“这又是蛋又是肉,哪户人家禁得住这么吃。”
李天德闷声回,“没找到米煮粥。”
陈母,“米在我房间里锁着呢。”
李万里皮笑肉不笑,“这大过年的,留生病的儿媳在家,米粮还要锁起来。你是要杀了我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