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里假笑,这是要算自己刚穿来时,出现在女主家里的帐?他假惺惺回礼、自谦、夸对方。什么谦谦公子、自带王霸之气脱口而出。
赵璋:这人怎么比自己的书童还狗腿?不简单,想以此迷惑我。不知李万里想扮猪吃老虎还是徒有其名。
两人客套寒暄一番,赵璋以有事为由告辞,又言与李万里相见如故,以后要多多交流。
李万里不明白男主什么意思。只当他是打探敌情。恋爱脑没救了。自己只想赚钱、上岸(科考),其他的都是浮云。
两日后,成绩出来,李万里全班第五。李万里的班级一共十三人,中上水平。按原主的记忆,这个排名考童生可以,考上秀才有一定把握。但是前三十名,危。春节还是要多多努力。
苏必先一如既往的优秀,这次是班级第一。
马坤第十。原想追问李万里和两天前的小哥儿的事,都被成绩打得没心情了。
在听夫子讲解试卷的几天,李万里总结了自己的薄弱点,准备春节苦战。
终于,放年假了。
李万里的书篓是李天德亲自编的,一个双肩竹筐。竹筐里垫上一层布,中间可以放书和其他杂物。上面有盖子,下雨时可以用油纸包住防水。
背上竹筐,李万里肩膀被勒得很不舒服。他琢磨着,回家让李星和帮忙用布料包住肩膀两边的竹条。若是能垫些棉花,那更好。
书院面积不大,李万里没有跑步,只在寝室内做俯卧撑。刚好,马坤和苏必先都不在,方便。
手臂本就酸痛,背上竹筐更加酸爽。他打算去镇上买些年货,速战速决。
家里已经买了棉花,冬被估计早就做好了。李万里估摸着,买了盐、油等调料。又买了两串猪肉、在一家糕点店打包三份糕点。
李万里留一串猪肉和一份糕点提着,其他的都放竹筐里。原主的两个舅舅对原主很好。李万里要回家过年,理应去镇上跟开面条摊的大舅说一声。
到了大舅的摊位上,大舅和舅母正忙活。年关将近,吃食摊位上都很多人。看到李万里提了肉和点心,舅母很是高兴。自家男人私下补贴出嫁的妹妹,她是知道的。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总是有些不舒服。李万里不忘本就好。
李万里的大舅是个身形瘦削的男人。嘴上埋怨着李万里浪费钱,脸上却乐开花。
有食客看了,打趣,“老板,外甥提肉来看你,你不要可以送我啊。”
大舅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容,“坐着。吃碗面再走。”
李万里不肯,说是要赶牛车回家。下雪天,路不好走。走回去鞋袜要湿。
大舅说:“前阵子看到你姐,急匆匆的。叫她,她没听到。平常你姐来镇上卖绣品都会到舅舅这里。最近有一段时间没来了。上回远远看了,你姐好像瘦了些。得空让你母亲去看看她。”
李万里是个炮灰,原主的姐姐李秋水在书中没出现。李万里只知道原主一加结局不太好,但具体的他不清楚。
何大舅叨了一会家常,舅妈用荷叶包了一些面条给李万里。李万里不要,舅妈说让带回家给李星和尝尝。李万里只好收下。何大舅让他路上小心,他再忙几天也准备回家过年了。
翠竹村到镇上南门最近,李万里赶去南门,回村的牛车还没走。只是今天是村里另外一户人家赶牛车,不是大柱。
牛车上已经坐了五个妇人,李万里交了两文钱坐在车尾。车上没地方放竹筐,李万里只好把竹筐挂着车尾把上。
赶车的汉子哟呵一声,青牛慢悠悠起身,甩着尾巴走起来。
清酒村
清酒村以酒命名,皆因一户乡绅在村里开了一间酒坊。酒坊在清酒村招工。村民的生活过得不错,是附近远近闻名的有钱村。清酒村的未婚男女、哥儿都很抢手。
不过也有例外。
村中的陈江一家便是。
陈父早逝,寡母独自养大陈江。陈江长大后,没能在酒坊谋得差事。陈江便做了货郎。一来清酒村富裕,来往人多,村民舍得花钱;二来陈江能言善语,常逗得姑娘、哥儿笑不停。陈江生意不错,家里比不上清酒村其他人家,但比翠竹村绰绰有余。
陈江在清酒村的婚嫁市场不受欢迎,但在其他村庄还是不错的。
虽说货郎跑东跑西,常年不在家。但陈家只有寡母一个,李秋水是个软柿子,嫁去这种简单的家庭也好。更何况,陈江救李秋水在先,李秋水对陈江又暗生情愫。
何玉对这桩婚事很满意。对陈江这个女婿也很满意。她不求什么,只求三个小孩顺遂。
李秋水提着沉甸甸的衣服回来,冷的直哆嗦。天气太冷,河水虽然还没结冰但冰冷刺骨。洗一盆衣服,冻到手指失去知觉。开始双手通红到后面发白发痒。许是生冻疮了。
陈母见状很是满意,“就三两件衣服,还想烧柴煮水。你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我儿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你是什么货色就敢享这种福?”
陈江常年在外,家中只有两个女人,柴火都是花钱买的。李秋水前几天想烧火洗衣服,生生挨了陈母一巴掌。
陈母还在一边着,李秋水没有什么力气反驳,她也不敢反驳。晾完衣服,在陈母的催促下,生火煮饭。
火烤得李秋水的手指发痒,个别关节已经变形。任谁看了,都认不出这是一双经常拿绣花针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