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里没想到,第一个为盲盒买单的,竟然是马坤。
今天夫子讲的内容,李万里有些不明白。放学后,李万里单独请教夫子。等他完全弄懂,天都快黑了。
夫子夸了李万里近来学习进步许多,让他再接再厉,提议李万里明年二月参加童生试。
这个时候,顾千阳应该早回村了。李万里没绕路去门口。等他回到寝室,马坤难得在看书。
只是,他看两眼就把书合上。没两秒,又打开,整个人美滋滋的。
见李万里回来,马坤合上书,美滋滋,“你猜我买到了什么?”
李万里猜不出。李万里不想猜。但他看马坤一脸期待,打趣道,“买到期末试卷了?”
马坤跳脚,“这说的什么话。万里兄,以后万不可说这类话。往前二十年,选举作弊,不少考生买了试卷,被查出来终身禁止科考。相关官员,死了一大批。这话,就算是玩笑,也不能轻易说。”
李万里没想到夏国发生过这种大事。平常,也没听说过。马坤家里是镇上富户,得到的资讯就和他天差地别。怪不得,寒门难出贵子。
李万里郑重道,“往后不提了。只是,我实在猜不到马兄买到什么。想必一定价值连城,或极让马中欢喜之物”
“非也。非也。”马坤说,“小玩意。不过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我只花一两银子,就得到千金难买的一句好诗。”
李万里,“......”大概知道是什么了。
这是怎么回事?李万里给十个精品书签定价是一百文一个。比一文一个的普通书签整整贵百倍。不过,李万里瞄准的客户群体是学院中少部分有钱的。
只是,怎么变一两了?他们的生意刚开张就有竞争对手了?诗仙有竞争对手了?
李万里想不通。
“莫不是竹书签?”李万里说。
“哎,你还真神了。”而后,马坤想起李万里每天绕路到门口,”你看到了?今天书院门口有个小摊卖竹书签。上次我线子坏了,觉得竹子的新奇想买个看看。一文钱一个竹书签,原是想买两个看看。“
“结果,我上去一看。小哥儿的摊位上,有九个书签用纸包着。我就好奇,一问才知道,这书签要买了才能拆开看。看了不想要还能退钱。这九个书签上面都是千载难逢的好诗。”
“还有一个,没封纸,免费让看。”
“你猜,上面写的是什么?”
李万里......
但他很会捧场,“写的什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马坤还在继续感慨,“写的太好了。三岁开蒙,苦读几十载,不就为了金榜题名日嘛。”
马坤上头了,当即要买一个拆封。他从书里抽出书签,把有字的一面转给李万里看。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马坤真的非常喜欢这句,毫不犹豫拿下。
马坤神神秘秘,“你说这么好的诗句,我怎么没听过?我们附近的山头会不会有隐居的大儒?不然,怎么有这么好的诗句?小哥儿说是祖上口口相传。"
李万里:不才在下会背点诗。
十个书签都是抄李白的诗句。李白太经典了,好薅。当初李万里想诗句时,满脑都是李白。
不过,李万里有跟李天德说过。如果有人问起这些诗句的来源,就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孤本。书本已经被毁,就零散几句诗句靠家中长辈口口相传。
李万里想赚点钱改善家里人的生活。不愿做沽名钓誉之辈。何况,德不配位,迟早要出事。
李万里试图解释,“夏国建国几十年,前朝有好诗句两三代人相传流下不足为奇。”
李万里想卖书签时,可是好好了解了一下夏国的历史。新旧交替,战事很是惨烈。
幸好,夏国几任皇帝很重视文人。文化上没有什么忌讳,例如文字狱之类的。李万里搬出这些诗句,没什么负担。
李万里正试图让马坤相信,没有所谓的大儒,打消他假期上山探访大儒的想法。
苏必先回来了。
“你们猜猜,我今天在门口买到什么了?”平常很沉稳的苏必先一脸兴奋。
李万里、马坤,“买什么了?”
苏必先,“一句千金难买的好诗。”
李万里......怎么回事,羊毛都是薅舍友的?
马坤一脸遇知己,“你也买了?”马坤拿出自己的书签,给苏必先看上面的诗句。
苏必先拿出自己的,上面写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两人欣赏一番,眼看苏必先都要被马坤的隐居大儒说说服。李万里准备坦白从宽。
不料,马坤来了一句,“竹,自强不息,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配得上这些好诗。只是,这字一般。”
其实,马坤想说的是字丑,和他的有的一拼。
苏必先沉思,“许是家中小童写的。”
李万里....得了,由他们去吧。原主不善于人交流且学业不出彩,。除了夫子,很少有人见过原主的字。
好在,马坤和苏必先只是讨论诗句,并未多说其他的。不然,他们就会发现,苏必先花五百文,马坤花一两。
这头,李星和一脸紧张,时不时摸摸自己怀里的荷包。这荷包,还是姐姐出嫁前绣给他的。
李天德来接他回家,李星和还没找到时机跟李天德单独说话。
今天是他第一天摆摊,卖了一两五百零九文钱。一文钱一个的书签卖出去五个,两文钱一个的卖出去两个。精品的,卖出去两个,一个一两,一个五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