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同意了公子的上书。”
保傅万熹的话让公子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那保傅的脸色怎么会如此难看?”
嬴略的话又让公子高刚放下的心瞬间又提了起来。
“陛下他……”保傅万熹吞吞吐吐道,“他……”
“你快说啊——”公子高心中焦急万分,恨不得保傅万熹的嘴巴长在自己身上,“莫不是出了什么变故?”
“陛下派人来要将蒙恬接出蓬莱阁。”
众人这才发现保傅万熹身后还跟着一个寺人。
嬴略莫名觉得这个寺人的身形有些眼熟,只是宫中的寺人实在太多,她也无暇关注他们,一时竟想不起这种眼熟到底是为什么。
“寺人丞小乙拜见长安公主。”
嬴略瞥了一眼二世派来的寺人丞,果然,她越是刻意冷待蒙恬,她的好王弟越是要“逆”着她的心意来,如此倒刚好遂了她的心意,于是淡然吩咐道,“既是陛下所言,那便遣一艘楼船把蒙恬从蓬莱阁接出来吧。天气愈加冷了,让他住在那里实在不是待客之道。”
寺人丞小乙见一向高高在上的长安公主竟然如此好说话,斜睨了一眼之前有意将蒙恬围困在蓬莱阁上的保傅万熹,小人得志般地哼了一声就领命而去。
待寺人丞小乙走后,万熹才惊讶道,“待‘客’之道?”
公子高想着打圆场,便道,“是啊,蒙恬终归是奉诏入园,门客也好舍人也罢,总要给人家一个名分。”
只是这样一打圆场,仿佛越描越黑了。
公子高见势头不对,觉得还是先溜之大吉为好,于是对嬴略拱了拱手道,“既然陛下已经同意我的上书,那我便先回府中告知妻儿,改日再来探望王妹。”
嬴略因为腿疾的缘故无法起身还礼,也颔了颔首致意。
待公子高走后,万熹才请示道,“公主如今打算安排蒙恬住在何处?”
“长安园藏室负暄阁中供人小住的旷谷居空着,你带人收拾收拾,让蒙恬住在那里吧。”
“公主不可——”万熹几乎是下意识拒绝,“那里曾是元后小住的居所,元后薨逝后,那里虽空着,但公主自己都舍不得住,还日日安排宫人清扫,怎可让蒙恬住进去!何况那里还是——”
嬴略的口吻则是不容拒绝,“屋室空着本来就是让人居住的,我想母亲也希望她的旷谷居在她去后还能有些用处。”
——————
蒙恬午间在蓬莱阁的中堂扶额小憩时,突然被一阵噪音吵醒了。
他起身走至窗前,只见一艘三重龙形楼船浮于长安池上。庐(楼船的一层曰庐)上有数十名船士正在奋力摇橹,破冰前行,蒙恬听到的噪音就是楼船破冰发出来的。
长安池上的冰层经过日中曝晒已经化开了一些,随着楼船前行,冰层开裂,船舷两侧就像破开了两道长长的龙鳞,在冬日晴光的映射下还泛着耀眼的光泽。
楼船是大秦的舟师(水师)之一,这种楼船他在先帝训练攻打南越水师和沉迷海上求仙问药的时候见过,现在这么大阵仗是——?
不多时,便听到门外响起一道寺人特有的声音。
“蒙君,长安公主派人来接您出蓬莱阁。还请蒙君稍事整理之后和我们一起登船吧。”
从蒙恬第一次易容进入长安园起,便从保傅万熹口中得知长安园中不喜寺人侍奉。而自二世下诏让他入长安园侍疾后,被随同送来的还有一群寺人。
他很明白二世强行塞人的居心。
塞他是为羞累长安公主的名节,塞寺人则是为了监视长安公主的言行举止。然而皇“恩”浩荡,即便明白二世这种故意恶心人的意图,长安公主还是得“笑纳”他们这些人。
然而长安公主毕竟不是逆来顺受之人,对于那些送来监视她的寺人,她直接交由自己的保傅安排“合适”的职位各司其职;对于他,她也默许了她的保傅把他围困在四面环水的蓬莱阁。即便她想要问计于他,解救手足之危,也没有采取与他公开见面的形式。
他想,她不是为了所谓的女子名节,而是怕多疑的二世疑心她勾结先帝旧臣。
其实,从她公开插手秦廷会审一事,二世对她的高高在上就心生不满了吧。一个年轻且多疑的皇帝,最忌讳被旁人牵制或者分权,这样的忌讳从岁首夜宴二世借他之力打压有从龙之功的丞相李斯也可见一斑。
所以她才如此避嫌,或者说避“险”。
只是如今又怎么派这些寺人来接他了?
楼船之上,夹杂着橹声阵阵,寺人特有的声音再次响起,“小臣乃咸阳宫寺人丞小乙。陛下闻之蒙君在长安园所受的冷遇,特遣小臣来此侍奉,以确保蒙君为公主侍疾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