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大秦女帝是怎样炼成的 > 第44章 蒙君教我

第44章 蒙君教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既然自身安危稍,那么手足安危何解?”

这是嬴略对蒙恬舍人“考核”的第二问。

然而这可难不倒入仕十余载,侍奉得先帝都满意的蒙恬。

“公主可知您那些兄姊的下场?”

蒙恬当然知道这是嬴略心中难解的结,然而他如此问并不是为了戳她的痛处。

嬴略虽然没有亲眼见证兄姊被屠的惨烈,但是只看保傅万熹呈上来的文书,她已觉泣血锥心,肝肠寸断。

不过,她不会放任自己一直沉浸在已经发生的悲剧里。

在成为母亲的长御之前,万熹出自齐国太史一族,除了酷肖曾大父(曾爷爷)太史敫一样严守礼法的性格外,她所书的文字亦继承了其家族秉公书史的风格。

在万熹所书的文字中,除了“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六公子戮死于杜,十公主矺死于杜”这样的惨剧外,嬴略似乎还隐约捕捉到了什么关键的信息。

蒙恬直接一针见血地点出了这个关键信息,“公主的那些兄姊,包括连坐的近官三郎被处死后,他们的私财统统没入了县官(王室/公室)。”

嬴略的明眸洞若观火地亮了一下,“你是说他们之所以被杀,除了是因为陛下想要除掉皇位的竞争对手外,还意在抄没他们的私财。”

蒙恬“嗯”了一声。

“可是,为什么呢?县官难道到了要靠抄家充实御府(帝王的府库,此处代指国库)的地步吗?”

“公主以为御府的财货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可是县官自有供养之资,每年都会收取天下赋税充入御府,何至于……要靠抄家充实御府呢。”

蒙恬感慨一声,“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嬴略转而冷笑,“蒙君是觉得县官挥霍无度,尾大不掉,所以才作茧自缚吗?”

“非也。”蒙恬摇了摇头,“罪不在于县官,而在于未及时上书规劝的我,还有——做出决策的先帝。”

虽然蒙恬首先是自污,但听在嬴略耳朵里,就成了——

“大胆蒙恬,你深受皇恩,竟敢污蔑先帝!”

如果说方才嬴略只是冷笑,那么现在她已经处于暴怒的边缘了。

“我知道公主听到这种话会很生气,但先不要气。”蒙恬不急不徐道。

嬴略瞪了他一眼,他最好接下来言之有物。

“一个国家,耗资最巨大的,首先是战争。”

嗯?他果然是言之有物,再听听。

“秦灭六国之战,公主可知耗资多少?”

“秦灭六国之战确实耗资巨大,可是秦国赢了,秦国有了更多的土地和臣民,御府收取的公赋税自然也多了。”嬴略自诩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战争消耗的不止是财货,更是‘人’。没有了足够的人口,如何缴纳足够的公赋税?何况,秦灭六国之战,死的不止是秦国人,更是天下人,而且死的大都是男丁。一个家庭如果失去了主要的劳动力,如何缴纳更多的公赋税填补御府消耗的亏空呢?”

“如果秦国御府真的因灭六国之战而亏损严重,那么大秦帝国早在先帝在时就撑不住了,后续如何能再支付蒙君攻打匈奴的庞大军资呢?更遑论,还有修筑驰道、直道、始皇陵、阿房宫这些大型工程呢?”

“这正是臣接下来要说的。一个国家,耗资最巨大的,首先是战争,而后是大型工程。我因灭齐一战升任内史,本有机会整顿县官财货,思虑此事,然我任内史时日短,不久就被调任北境攻打戎狄和匈奴,内史的财货职能也分于大内、少内和少府管理,而后又因北境军事之便利修筑直道,连接修补昔日秦、赵、燕的长城,再未有功夫思量此事。”

“而阳周惊变之后,我卸任将军之位,而后又罢官归家,这才停下来细细思量我这些年的得失。秦初并天下,而人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民生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确有阿意兴功之嫌。”

蒙恬本就面容硬朗,睫羽微垂之下更觉光影分明,五官深邃,仿佛一座完美的雕塑悲天悯人,叫人不忍苛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