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此事是长安公主在二世面前说了什么,赵高立刻伏地喊冤,“陛下,长安公主之言,臣实在冤枉啊……”
胡亥哈哈一笑,“朕也觉得王姊这么说,是因为她对赵君成见的缘故。”
赵高起身再拜,“陛下圣明。长安公主一向对臣颇有微词,觉得臣小贱之人不配事君,蒙陛下厚恩擢升为郎中令更是德不配位。”
听到赵高说德不配位这个四个字,胡亥的眼中有那么一瞬闪过难以压制的暴虐之色,被议论德不配位的又岂止赵高一人,在这个问题上他和赵高有一样的处境。
不过,他很快转换了神色,对赵高笑眯眯道,“朕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赵君睚眦必报的本性。秦廷会审那日赵君被王姊当众下了脸面,事后想着如何报复王姊呀?”
这种毫无证据的罪名赵高当然不可能承认,犹自强辩道,“长安公主乃先帝之女,今上女兄,就算恣睢骄横凌辱臣下,臣微末之职如何能挟私报复?”
胡亥脸上再现那种天真又残忍的笑容,他重复着沙丘行宫那晚赵高请求处死长安公主的计谋。
“‘后宫女眷身娇体弱,不幸‘病故’也是有先例的’。王姊一介弱质女流,要是在宫中被毒蛇咬伤,就算不死也会受一番大罪,而此事查证起来完全可以操作为宫人失职的事故,赵君既能报仇雪耻又撇清了干系,一举两得不是吗?”
胡亥的一番分析听得赵高汗流浃背,他这个蠢钝如猪的学生何时变得像先帝一样洞察人心,甚至玩弄人心了。
胡亥走到他身边,按着他的肩膀,却是故意打趣道,“章华宫虽然暖和,可是远没有热到让赵君大汗淋漓的地步吧。”
赵高觉得肩上的负累如有千钧之重,他十分清楚,按在他肩上的那只手足以决定他项上人头的去留。
即便二世几乎猜出了他背后的所有谋划,他绝不肯在明面上承认是自己所为,只是匍匐在地诚惶诚恐道,“陛下,臣惶恐。”
“惶恐?你是应该惶恐。”
胡亥重重地拍了一下赵高的肩膀,恩威并施道,“朕早知赵君不是什么高风亮节的君子,但是朕就喜欢赵君这样处心积虑地为朕考虑,不择手段地为朕做事的臣下。朕可以容忍赵君种种胆大妄为的行径,甚至可以在百官面前毫无原则地维护赵君,只是,赵君千万不要触及朕的逆鳞。若有人触及朕的逆鳞,朕可是要杀人的。”
他没有明言何为逆鳞,但他相信赵高完全能揣度出何为逆鳞。
换作旁人,被皇帝捏住生死荣辱的命门恐吓都会吓得瘫软在地了,但是赵高在一番汗流浃背之后,再听到“逆鳞”这样的词却是忍不住想要狞笑。
二世都主动送上来门来把台子搭好了,他准备许久的拿手好戏怎么能不开始唱呢。
他可以不触及二世的逆鳞,但是他有的是手段让二世亲自割下这片喉下逆鳞。
“陛下难道不想见见那位失职的寺人吗?”赵高阴险一笑,突然再次提及来时的第一句话。
“赵君何意?”
“陛下难道不想知道到底是何人胆敢触及陛下的逆鳞吗?”
——————
被宣召的寺人小乙满身是伤地匍匐在地,颤颤巍巍地将自己今夜在御园听到公子毋伤和公子将闾二人的谈话和盘托出。
胡亥阴晴不定的脸上霎时乌云密布,盛怒之下,他一下子掀翻了面前的蟠虺纹铜案。
案上的东西顺着丹陛砸到寺人小乙的身上,崩裂的伤口瞬间又渗出了不少鲜血,虽然身上的剧痛难以忍受,但是寺人小乙一动也不敢动。
赵高假意跟着伏地请罪,嘴里说出的话却是让二世心中的怒火烧得更旺了。
“臣昧死言,自陛下听从长安公主之言奉先帝遗诏紧急还都以来,群臣宗室表面俯首称臣,实则怏怏不服,皆对先帝所留遗诏之真假议论纷纷。今先帝已入葬骊山,质疑陛下得位不正的谣言却甚嚣尘上。丞相为了粉饰太平,不敢将这些大逆不道的流言禀明陛下。可臣与陛下有十数年的师生之谊,又蒙陛下厚恩擢升为九卿之一,怎能忍心陛下受此蒙蔽。”
胡亥那双狭长上扬的丹凤眼凌厉异常,显然也是听到了不少风声。
趋着胡亥的神情,赵高继续从旁煽风点火,“陛下新君初立,大臣未信,宗室未附,他们一个个都在质疑您的遗诏,觊觎您的皇位。方今之秦廷,先帝诸子无功而位尊,无劳而奉厚,先帝所立之大臣皆累世显贵,若是这些人私相勾连行谋逆之举,那么陛下危矣,大秦危矣。”
胡亥眼中寒光乍现,“那么,赵君以为该当如何?”
赵高像个真正的忠臣一样苦心孤诣地建言献策道,“陛下不妨趁此时机派遣御史详查群臣宗室之过,有罪者皆施以重刑,若有不服者皆按不臣之罪尽诛之,如此上可威振天下,下可翦灭异党,秦廷上下集于一心,陛下之天下可大定矣。”
胡亥的眼中闪过一丝丝的不忍,“赵君啊,这……这要死多少人?他们都是先帝的子嗣、先帝的重臣,这样做是否太过了些?”
眼见胡亥仍然有些犹疑不定,赵高再度力劝,“陛下啊,这些人宁愿做先帝的忠臣孝子,也不愿做陛下的忠臣手足,那就让他们去地下追随先帝吧。陛下若是不忍心对他们动手,他们可就要对陛下动手了。愿陛下毋要迟疑,早做决断。”
赵高的话总是能精准拿捏胡亥的命门,得位不正的流言像一把无形的手扼住了紧紧扼住了胡亥的咽喉。
在生死抉择面前,胡亥眼中那一丝丝不忍也逐渐消失,不过他还有些犹疑不定。
“如此大开杀戮,我这个二世皇帝岂非真的成了孤家寡人,秦廷之内还有人对我俯首称臣吗?”
“惠文王车裂商鞅,武王驱逐张仪,先帝罢黜吕不韦,明主皆逐旧臣,举新人,这是秦廷的惯例。所谓一代秦君有一代人秦君的亲信,旧党若不翦除,新人如何来投奔呢。”
胡亥眼中再现狠绝之色,“赵君言之有理,此事便交由你去办。”
“诺。”赵高心中大喜过望,眼中的阴鸷癫狂几乎失控到要溢出来。
那些王子皇孙、高位重臣往日高高在上,如今他们的生死命运,统统交由自己这个卑贱之人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