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太后移居雍宫,长信侯嫪毐随侍左右。
而秦王在太后启程后,也便出了宫。
既然有那么多人想要他这个位置,他总该未雨绸缪,否则岂非坐以待毙?
秦王有的从来都不是空谈的自信,因为空谈的自信只能是笑话。
“寡人说了先去王翦府上,你说听你的,然后你现在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在街市上乱撞。”此番他们是微服出宫,赵政走得有些不耐,“所以陛下,您能告诉寡人您是要做什么么?”
少年人的耐心还是太浅,嬴政冷声问:“甘罗找到了吗?”
赵政立时冷静了下来不再言语。
甘罗此人,楚国下蔡人,是秦丞相甘茂之孙,甘茂因政治斗争被迫逃离秦国,后死于魏国。甘罗在十二岁的时候来到秦国投靠吕不韦门下。
后大秦试图联燕伐赵,意图派张唐出使燕国,张唐借故推辞,甘罗便自告奋勇说服了张唐赴燕,又亲赴赵国向赵王说以利害,不费一兵一卒之力大秦便得到了河间之地。
秦王赵政大喜,拜甘罗为上卿。
甘罗与赵政年龄相仿,比赵政还要年少几岁。
两个少年人一见如故,遂引对方为知己,私交甚笃。
可二人都可以说是天纵奇才也不为过,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并且无论如何也不肯退让一分一毫,彼此的政见不同,时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争执不下。
都道秦法严苛,赵政更是坚守此道。
甘罗不认同秦法中的诸多条文,却说服不了赵政,大大小小的事加在一起便笃定了赵政的凉薄,总有一日他这个上卿会落得个白起一般的下场,遂果断辞官归隐。
作为赵政的挚友他兑现了他的承诺:不会前往他国谋求仕途。
也因此,那个十二岁展现出他惊才绝艳的天赋令天下人都为之侧目的少年如流星划过转瞬即逝。
从此世人再也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号。
赵政喃喃:“你知道他在哪里?他会回来吗?”
赵政学不会低头,想来嬴政亦是如此,可甘罗也是个宁死不会低头的人,他们是挚友没错,相处起来却比仇敌好不了多少。
而秦王政和始皇政没走到这一步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是同一人,拥有着相同的思想,不会产生那样大的分歧。
“知道。”嬴政言语间似有怀念,“甘罗很聪明,他知道隐于闹市或许比隐于山野更让人难以寻找。
至于回来……”
嬴政言语微顿,而后告诉他:“朕不是要他回来的,而是要他帮个忙。”
赵政又问:“他会帮吗?”
嬴政的答案则是:“如果你认为你们还是朋友的话,那么他会。”
在嬴政平定四海后,有一次他在咸阳的街市上瞧见了甘罗,甘罗自然也瞧见了他。
他们分别时,都还是十余岁的少年,转眼已过了二十几个春秋,再见时只有老友重逢的释然。
甘罗开口邀请嬴政前往他的草舍喝碗茶,说作喝茶、实则叙旧。
二人对坐在案前,嬴政打量过草屋的陈设后问他:“你一直都住在这里吗?”
甘罗并未否认:“是。”
彼时的嬴政不解,又问:“为何?”
甘罗的眼中似有怀念,似有感慨,但唯独没有怨恨,他说:“我总要留下来看看那个有着寻常人难以想象的野心的少年到底能不能实现他的理想。”
那时他们都不再年轻,各自怀念着那热烈肆意却永远也回不去的少年时。
二人又是长久的相顾无言,嬴政将茶碗中的水一饮而尽后问他:“那他实现了吗?”
甘罗轻笑:“一半一半吧,少年手段过激,留下的弊病也不少,不知百年后,又是怎样的一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