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整齐布衣的宇丸背着满满的背篓,带着数个年纪相仿的同伴,前呼后拥行走在林间石阶上。
十三四岁的年纪,在农家是能够顶门立户的。但这些年村中生活悠闲,对孩子就没那么苛刻。
这条去山神祭坛的路,在宇丸心中曾充满了恐慌和饥饿。路边的树木被砍伐殆尽,野草也不见踪影。现在也不过有些二指粗的苗木,都是近些年萌发或移栽过来的。
人们敬畏神灵,渐渐将村子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不敢再肆意破坏这边的山林。
除了修建道路和祭坛,偶尔祭拜,大人们都绕着这边走。
有胆小的孩子想回家:“宇丸,没关系吗?”
关于这座山的山神,人们知道得很少。谈论起来便讳莫如深。
小孩是去年刚刚搬迁过来的,对神明的印象还停留在“需要献祭新娘”的鬼神形象上。
纯粹的善神,一般只有寺庙会这样宣讲。
土生土长的神明待人总是严苛的。村民祭祀也多是为了对方不做乱,而非保佑。
知道更多的孩子安慰他:“没关系的,宇丸家是被神明保佑的一家人。我们跟着他一起来,看在他的面子上,神明也是不会怪罪的。那个有祭坛的山洞,还是宇丸家的呢。神明都向他们借住哦!”
小孩犹豫着应下来,略带崇拜地看向队伍前方的宇丸:大哥哥长得高高的,看上去也很有力气,衣服也很好看!哇,看过来啦!
宇丸将双手枕在脑后,倒退着笑起来:“怎么会,才没有什么神佑之家。”
“可是大家都那么说啊!”
“对啊对啊,我妈妈说,她还见过神使给你家送东西!”
宇丸摆摆手:“什么啦,当年我家是最穷的。妈妈身体不好,我五六岁就要跟着爸爸种田。
前几年大雨淹了农田,我家的田地——呐,行这里就能看到!
离着山太近了,被泥石流全——部淹掉,雨停了都没办法耕种呢。
爸爸是觉得‘反正都要死,不如死在找食物的路上’,冒险进山。见到了很多因大雨病死饿死的动物而已。要说运气肯定是有一点啦。
但也是因为别人家都还能耕种,有余粮,没人一样拼命才能捡到的。”
有孩子质疑他:“那,山神是不存在的吗?明明每年你家的贡品都最多。叶子婶婶没事就来呢!”
宇丸摊摊手:“神明大人当然是真的。但只保佑我一家什么的是无稽之谈啦。
你们回头看看啦~”
孩子们停下身,站在半山腰向下望去,远处是一片碧绿茂盛的田地。
宇丸大声赞美道:“这——么大,这么茂盛的田地!要哥哥,那片最整齐最大的是你家的吧?
那片种满甜菜的是小桃家的。
还有那边,那边~
神明保佑了每一个人啊!
你们有谁吃不饱肚子吗?冬天有谁家没有柴嘛?谁家没有修整房子吗?”
孩子们面面相觑:是哦,他们自从搬过来之后,好像是过得挺好的。
宇丸肯定道:“我们祭拜的神明,是以一位温和博爱的大人呢!”
年纪最大的要没那么容易被说动:“但是,只有昌叔叔生意做得最好。”
宇丸摇摇头:“我爸爸胆小啦。自从差点饿死以后,他就特别舍不得我们。
出去行商从来不走夜路,宁可绕远也要走大路。
而且他也只是没受过重伤而已。经常亏本呢。
我家之前只有他能干重活,开得地太少才不得不那样的。
别的不说,小桃,我爸爸是不是还欠着你家的糖钱?
还有你们其他人,有没有去我家收债的经历?
其他人家去走商的时候,虽然碰到过坏事,也都能平安回来嘛。
只要像我爸爸一样舍得时间,看上去也会和他一样‘好运’的。
还有这个山洞。山林都是属于那位大人的。说借是神明借给我们住,可不是我们借给神明住。”
一行人已经来到祭坛前,宇丸麻利地拜访贡品:“非要说神明偏爱我们,那最多也是我们来得勤快,看我们眼熟?呐,你们也会对天天见的人更有好感嘛。多来嘛!”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争抢着将自己的贡品往前放。
很快嘻嘻哈哈闹作一团。
本来嘛,谁不想做特别的那一个。如果不是自己,那么被公平对待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宇丸见他们听进去,悄悄松了口气。
山林中越来越安全了,产出也的确多。只要人们习惯了进山,神秘感总会下降。
他双手合十冲某个方向拜了拜:抱歉了神明大人。看在我为您广播善因的份上,原谅我吧!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让大家相信生活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但不会有人信。
而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得了好处却不认,万一惹怒神明......那代价他们负担不起。
但这种言论只能从小孩子开始传,大人中间这样说话意图就太明显了。
宇丸苦恼:一定要有用啊!
小小的声音从旁边传出来,宇丸回头,看见抱着果子的妹妹。
“小佑,你怎么在这里啊?”
小女孩一身脏兮兮的,看见哥哥,眼泪立刻就流了下来:“哇!哥哥!我去摘果子,被猴子追了啦!”
少年们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安慰她。
“不要怕,我们帮你打猴子。”
“这个是好远那边的一棵树结的果子吧!我哥给我带过,特别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