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望思辞[汉武] > 第151章 番外

第151章 番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带她来这儿,但她知道这里安葬着他的亲人,一个从未被他提及过的亲人。

他立在坟茔前问她:“听说过卫皇后的故事吗?”

“我听阿母讲过”,许平君看了一眼周围,小声问:“现在可以说吗?”

刘询点点头。

在此之前,卫皇后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旁人偶尔议论两句无所谓,可是他不行,那是他的曾祖母,他的身份太过特殊,哪怕是私下他们也从不提。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许平君轻轻吟唱着母亲教给她的这首民谣,说道:“我阿母很钦佩她,经常让我学她,为女子争口气。”

“不要学她,她的下场并不好!”刘询当即否定,看着眼前的孤冢,想起他前些日子谒拜过的茂陵,心中只觉得惋惜。

许平君握住他的手:“卫皇后结局虽然不好,但她起于微末,母仪天下三十余载,这辈子也算没有白活,况且你现在当了皇帝,她若泉下有知的话,想来会很高兴。”

“也许吧”,刘询蹲下身将祭品一一摆开:“前几日我去拜祭过父亲母亲和祖母,告诉他们我做了皇帝,就是想慰藉他们的在天之灵。”

“怎么没带我去?”许平君蹙额,从他们成婚到现在她都没祭拜过他的父母。

“我也是偷偷去的”,刘询说:“我现在名义上嗣位于昭帝,初登帝位,还不能公开认祖归宗。”

许平君知他身不由己,轻轻抚摸他的后背安抚。

刘询拉着她,一起对着卫皇后的陵墓磕头。

随后起身又道:“只可惜祖父的陵墓不在长安,没能亲自给他老人家报个喜。”

“我以前听别人讲了很多关于祖父的故事,如果没有那些事,他应该会是位很好的皇帝。”

“可以给我讲讲吗?”许平君对于那位已故的太子也充满了好奇。

或许是以前憋的太久,现在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见她如此,刘询扶她在旁边的石头上坐下,毫不吝啬地同她说了起来。

从曾祖父曾祖母,到祖父祖母,再到卫家那两位军功卓著的大司马,以及他的父亲母亲,他将他知道的一一说给她听,言语或钦佩,或遗憾。

而听在许平君的耳朵里,更多的却是心疼,她靠在他肩上说:“如果可以,我真希望你能生在一个普通人家,做一个普通人。”

“为什么?”他揉捏着她的柔荑,笑问:“当皇帝不好吗?”

许平君说:“现在当然是好了,可想想你以前过的都是什么日子,一出生就进了监狱,几次死里逃生,好不容易长大了,还是不得安生,不是有人假冒卫太子,就是什么公孙病已立,但凡运气差一点你都活不到现在。”

那是昭帝始元五年和元凤三年发生的事,一个是江湖骗子冒充卫太子,吓得一众高官不敢表态,引发出的一场闹剧。再一个是上林苑一颗枯死的柳树复生,树叶被虫子咬出了“公孙病已立”几个大字。如果他不是卫太子之孙,如果他的名字不叫刘病已,那他就是局外人,可事实正好相反。

那时候她和他不熟,也不懂这背后的意义,只是常听父亲说“好在县官仁慈”,她问父亲如果县官不仁慈会怎么样?父亲便又跟他讲了武帝后院二年长安监狱的天子气事件,如果县官不仁慈,势必会杀了他,斩草除根!

那时候的县官是昭帝,主持朝政的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这就是祖父厉害的地方”,刘询望着曾祖母的坟茔说:“他们人虽去了,却依然活在大家心里,留下这么多人保护我,为我造势,才有我的今天。”

许平君望着他道:“你难道就不怕吗?”

“当然怕”,刘询垂眸:“可是与害怕相比,我更想当这个皇帝!”

“这个皇位本来就是你们家的,现在也算物归原主了。”

许平君释然,他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事实上,刘询也不知道那些事情都是谁干的,到底是想为他造势还是想害他?但时至今日,他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天意,亦如当年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祸,兜兜转转这么多年,终于又回到了正轨。

“知道我为什么带你来这儿吗?”他又说回最开始的话题。

许平君不解:“不是来给曾祖母报喜吗?”

“报喜是一方面,在我心里他们是我的亲人,而这些话我只能对你说,另一方面是想告诉你,我没有忘记他们,当然也不会舍弃你。”

许平君愣了一下,脸不自觉地红利,心里也痒痒的,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询拉着她站在坟茔前,面对着她道:“我知道朝臣想让我立霍家女为皇后,让你不高兴了,今日在曾祖母面前,我就明确的告诉你,我想让你做我的皇后。”

她以为在他面前掩饰得很好,可他还是察觉出来了,她凝望着她,心中甚是感动:“可是…我…我……霍光他能帮你!”

他知道她想说什么,他能有今天靠的是霍光,接下来他还得仰仗霍光,而她帮不了他,这也是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她的真正原因。

他握着她的手说:“以前你都没嫌弃我,以后我也不会嫌弃你,给我点时间,霍光那里我去想办法,你就安心在家照顾孩子。”

有他这句话,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许平君彻底放下心来,依偎进他的怀里。

刘询不知道霍光在立后这件事上是什么态度,他甚至都猜不透群臣请立霍成君为皇后是霍光授意,还是他们自作主张。经历了这么多事,他相信霍光是向着他的,可是在与自己的利益相冲突时,恐怕又是另一回事了。

三日后,刘询颁布了一道诏书,请求众人帮他寻找自己贫贱时的一柄旧剑,意在表明自己不忘旧人的心意,同时也是试探霍光,他若有心让自己的女儿为后,必不会在意他这道诏书背后的意义,他若无心,就会全了他的心思。

事实正如他所料,霍光并无立女儿为后的心思,群臣开始上书,请求立许婕妤为后,刘询欣然应允。

元平元年,十一月壬子,正式册立许平君为皇后,迁居椒房殿,赐吏民金钱。

故剑情深,天下莫不称颂。

‘’

次年改元本始,正月,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叩请还政于天子,天子谦让再三,仍委霍光以重任,并对群臣论功行赏,大赦天下。

同年六月,天子下诏追赠曾祖母谥号为思皇后,于桐柏亭改葬曾祖母,置园邑三百家,设长丞周卫奉守,又派遣倡优千人以娱曾祖神灵,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

享四时供奉,长乐未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