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谏议大夫袁正听道承道帝如是说,怕承道帝又因顾虑到太子,会对晋国公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愤然出言道。
“朕自有决断。”承道帝打断袁正的话,随即警告几人:“日所说之事,万不可让其他人知道。”
承道帝面无表情道:“都回去吧。”
“是。”这几个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暗中使了眼色,便一起退下了。
待几人走后,承道帝便喊着让吴善辅进来。
“吴善辅,你去把太子叫过来。”承道帝叫着外面的吴内官,但好一会都未有人应答。
承道帝本就生气,如今无人应答更是火上浇油,便愤怒大喊一声:“吴善辅,你死了不成?朕喊你几声你是听不到吗!”
“回陛下,师傅一早便有事出去了,陛下有什么话交代奴才去办吧,不知奴才能否为陛下效劳。”
吴善辅的徒弟,小太监板儿见师傅不在,陛下又是盛怒,便大着胆子,战战兢兢地进来回话。
“你?”
承道帝冷哼一声,而后才想起来他派吴善辅去悄悄看望二皇子了。
“你叫什么名字?从前怎么从没见过你。”
承道帝见眼前这个小太监说话还算伶俐,开口问道。
板儿回道:“奴才板儿见过陛下。因奴才一直在外殿当差,未曾来过内殿当差,所以陛下不认得奴才。”
承道帝见这小太监并不太畏惧他,反而言语清晰,便调侃道:“吴善辅是你师傅?难怪旁人都不敢进来回话,只有你敢进来。你胆子倒是大。”
板儿已经没了刚才的战栗,垂着头落落大方道:“因为师傅对奴才有知遇之恩,奴才一直感怀在心。陛下是奴才的主子,主子呼唤,奴才必是要应的。”
承道帝看着小太监胆量可佳,又懂得报恩,不由得夸奖道:“好个知恩图报的奴才。”
正好他身边缺个去传话的人,那便他了。
“朕见你如此知恩图报,忠肠义胆,赐你一名,唤作忠义,姓,便跟你师傅姓吧。”承道帝怕这个小太监去东宫传唤太子时无人信服,便给了小太监这份殊荣。
“奴才吴忠义,叩谢陛下赐名。”小太监板儿,不该叫吴忠义了,吴忠义听后重重磕在地上,跪下谢恩。
承道帝脸上微微一笑,道:“忠义,你即刻便去东宫,把太子带过来见朕。”
“记住,别的不必多说。”
“是。”吴忠义领命,带着承道帝的口谕前去东宫传唤太子。
“太子殿下,奴才奉陛下的口谕,传太子殿下进宫。”
太子刘牧见来人是个生面孔,警戒道:“不知公公姓甚名谁?往日来传话的不都是吴善辅吴内官吗?怎么今日换了人?”
太子刘牧心中警铃大作,吴善辅呢?难道父皇知道他暗中找吴善辅传递消息吗?
“奴才吴忠义,今日才得陛下赐名,吴善辅吴内官今日有事,陛下这才命奴才过来。”吴忠义微弓着腰,言语不卑不亢地回道。
“吴公公可知父皇召我何事?”太子心中还是有些不解,想拖延些时间,想着待会问过王太傅后再做决定。
吴忠义并不给太子拖延的机会,催促道:“这事儿奴才怎么知道呢?殿下快些去吧,陛下还在福宁殿等着呢。”
太子别无他法,只得跟着吴忠义去见承道帝。
恰巧这会儿,吴善辅从二皇子处回来,就到福宁殿找承道帝复命,刚将二皇子的情况汇报给承道帝,就看到了吴忠义带着太子来见承道帝。
吴善辅心中疑惑,太子怎么让板儿带过来了?他不在承道帝身边不过半天时间,这半天的时间发生了什么事?
承道帝见太子来了,想着待会要训斥太子,为了给太子留点颜面,便屏退所有宫人,殿内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
吴善辅和吴忠义便在福宁殿外候着等,此时,吴善辅悄悄把吴忠义叫到一旁,问吴忠义怎么回事。
吴忠义记起承道帝交代不允许像别人透露半个字,因而牙关紧缩,摇头不语。
吴善辅见状狠狠地打了吴忠义几下,压低声音骂道:“小兔崽子,翅膀硬了?连师傅的话也敢不听?”
吴忠义强忍着痛,说道:“师傅别问了,知道多了,对你对我,均无益处。师傅不是曾告诫过徒弟吗,不该说的别说不该问的别问。”
“好小子,倒教育起我来了。”吴善辅冷笑一声,正准备再继续打,好好教训教训吴忠义,突然听到福宁殿内杯盏落地碎裂的声音。
莫不是太子……
自四皇子封为秦王,被承道帝赶出京城后,吴善辅已经把全部身家压到太子身上了,甚至不惜为太子传递消息。
太子可一定不能有事!
吴善辅心中一惊,于是便命吴忠义先顶着,他要去长秋宫去找皇后娘娘,这是他第一次见承道帝对着太子生这么大的气,感觉很是不妙。
不过刚迈出一步,转念又想,不行,他不能走,他得守在这里,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于是吴善辅找了个小太监去长秋宫给皇后报信。
不料吴善辅话还没交代完,嘎吱一声,福宁殿的宫门打开了。
太子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