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秋归彩鸾 > 第32章 第三十二回

第32章 第三十二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半晌,王遐喘着粗气,轻声道:“我是武宁侯的世子,皇上全我志向,我当报以国士。虽说是为赵王造势,但我不会说什么、更不会支持什么。东宫的位置,最终是皇上选了谁就是谁!我只忠于皇上。”

“小舅舅,我听懂了。”穆阳擦去眼角的泪水,起身行礼,道:“我晓得你的意思,待父皇下旨,你我往来,还是……少些罢。”

王遐抬手扶额,微微颔首,待吃完一碗绿豆汤,才稍平了心绪,最后叮嘱道:“穆阳,一旦涉及那个位子,莫要仗着受宠就自己拿主意,任何事都要让皇上心中有数。”

同一日,皇帝微服出宫,骑马出城,来到了杜陵军的驻地。

不算热的天气,岗哨的军士只穿着单薄的军服,瞧得出一身精壮,眸色发冷,站在军营入口,一手按着腰间的刀鞘,沉声道:“此乃杜陵军驻地,若非公事,还请绕行,否则军法处置。”

皇帝都换了寻常衣衫,跟随的叶清欢自然也脱去军服,他正要上前交涉,便听皇帝饶有兴致,问:“用什么军法处置?”

“查明只是误入,拘押三日以为提醒,再行放出。若是别有目的,上禀朝廷,按罪责大小论处。”军士答得不卑不亢,又道:“这位老翁,若只是走错了路,便请离开吧。”

皇帝甚是满意,竟是下了马,道:“你们统领可在军营?烦请为我通传,此为信物。”皇帝的手伸了回去,叶清欢一个愣神,只好抽出腰间佩刀,充作信物。

皇帝递给军士,道:“劳烦跑一趟,若统领仍不肯见,我即刻离开。”

军士迟疑片刻,招呼了人守住大营,交待两句,捧着刀在营内上马便走。过不多时,找到了正在校场的赵王,上前将佩刀递上,传了话。

叶清欢的佩刀,旁人不认得,赵王怎会不认识?他立时明白是皇帝在营外,拿过刀来,从高台跳下,拉过一匹马便朝营外赶去。

待远远瞧见营外站着的皇帝和叶清欢,赵王想喊又有顾忌,见皇帝的眼色,匆忙下了马,将佩刀还给叶清欢,含糊道:“劳烦叶兄了。”

皇帝笑道:“军纪严明,很好。”

赵王得了夸赞,脸颊一热,将皇帝请了进来,跟在一旁低声道:“爹爹,怎么这会子过来了?”

“老子看看儿子,有什么不行的。”皇帝不以为然,就在杜陵军驻地踱着步,道:“方才在哪里?找你还得乘马去。”

“儿子在校场和大伙练着呢。”赵王笑着,他的身后还有摔打上身的泥土,笑道:“军务儿子上心的,只是既然有文书那些人,倒不必事必躬亲。”

“嗯,有几分模样。”皇帝眼光老辣,沿途所见,便知晓这三万人对赵王是真心信服的,由此当知赵王在此地的用心。

在驻地绕了一大圈,连牲口的棚子都看了,皇帝兴致不减,直到回了大帐,才问道:“成文,现在让你带出去,可有把握沙场杀敌?”

赵王道:“有!”但答完了,这个人才挠着头,道:“父皇,要和南楚开战了?”

“不是南楚。”皇帝将蜀州几个不老实的土司一事说了,道:“武安侯谏了你,几路督军也都赞允。成文,待衡衍婚事办完,武安侯为你压阵,去将那几个土司,给朕拾掇了。”

赵王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他在杜陵军中用心,日日操练,却从没想过出兵的机会就这么摆在了眼前。

半晌过去,他单膝下跪,道:“臣领命。”

皇帝道:“此事,朕不下旨,不可透露分毫。”

赵王抱拳,眸色坚决,道:“臣遵皇上口谕。”

“起来吧。”皇帝渐渐开怀,道:“朕来此,是提前招呼你。杜陵军出兵两万,打完便回来。你是亲王,比衡衍的身份更尊贵。昔年朕秉持蜀人治蜀,留了十大土司,以安民心。既是他们不安分,朝廷也不必再维护他们的脸面。蜀人也是我大齐百姓,土司是为了安民而不是害民。”

“儿臣明白了。”赵王深知皇帝对那些民分而治的话十分憎恶,哪怕是平州的鲜奴,昔年不曾作乱的,皇帝也没有追究过什么。此去他的身份是关键,又有武安侯压阵,赵王心里一松,打些土司,只要不轻敌,没有不顺利的道理。

他这般思量,也就照实说了。皇帝颇感欣慰,道:“你初初领兵,朕让定北给你压阵,也就莫客气,该讨教便讨教。他擅带骑兵,但对军阵也甚有心得,此行能学到多少,端看你了。”

赵王看着皇帝唇角狡诈的笑意,也跟着笑了:“爹,儿子懂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