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秋归彩鸾 > 第26章 第二十六回

第26章 第二十六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京都在皇帝的手段之下,各有期盼各有作为。

遥远的平州东北,新垦出的良田,在烧过荒后,又等来了及时雨。春雨贵如油,细细润润了几天,让这一片土地焕发出了生机。

有经验的兵拿着农具恳着好地,彼此通着消息,打算种下麦子,等收获了弄成面条,犒劳犒劳肚腹。

耕牛也从平州南部、湖州及时送来,带着犁、带着优质的种子,在崭新的田间落地生根,发着新芽。

赵诚璋卷着袖子抓了一把新土,判断着湿软程度,默默颔首。

思退同她一起蹲着身,道:“郡主,绿油油一片,长得果然好呢。”

“可惜了。”赵诚璋笑了笑,道:“这次回行辕,起码要到秋日。我留了华墨,你呢?”

“我自然跟着郡主。”思退不曾多思,半晌后才道:“郡主……你这开荒,有旁的目的?”

“是啊。”赵诚璋站起身,双手都是泥土,接过思退递过来的帕子随意抹了抹,方道:“这些鲜奴逃进了山林里,便以为我没了奈何。过得几年他们再作乱,难道我这辈子都留在这边陲打野战追着他们的屁股?此次非得灭了他们。”

这话里的意思,思退约莫有了猜测。她笑道:“留给华墨吧。平州不比中原,什么都晚一些,我先随郡主回行辕,到时间了再来,岂不两全其美?”

“偏你聪明。”赵诚璋跨上骏马,就沿着田垄缓行。过不多时,华墨徒步赶了过来,帮她牵着,问道:“将军,此次回去,几时再来?”

赵诚璋瞧着耕种的士兵们,笑道:“我就在行辕,等着你们的第一石粮食送去。鲜奴都逃进山里了,酷寒难耐,过了一个冬,剩不下几个人。若是这点你们都应对不来,便是白跟了我这几年了。”

这言下之意是从此长驻行辕,并不打算再来了。华墨淡笑道:“将军所言甚是,将这里的土地积肥,再迁回百姓,京都定要大大封赏了。”

彼此相视无言,赵诚璋在此多留了一宿,翌日清晨,便带着亲卫回到了位于后方的行辕,将精力大部分集中在了庶务上。

她甚至亲去了一趟州府柴城,查看州学修缮进展如何。别的州如何赵诚璋不知,但其中内情,她既然知晓,自然是要出力的。是以查看之后,又叫了人来再三叮嘱。

没在柴城待几日,又打马赶回行辕。华墨那头的消息五日一报从无间断,赵诚璋细细看罢,心知计划顺利,只等最后的收网。

在这些军报最下面,放着带有穆阳公主府火漆的信封。赵诚璋拿起,发觉份量有异,心有所动,拆开之后,果然是两封信,穆阳和郁离的。

她已经前往东宫,在春柳营待了些日子。信里说起还得在三日内背下长长的春柳营军规,有一些抱怨的意思。

赵诚璋不由莞尔,这条规矩还是她定下的。想起郁离那张脸,她又有些后悔——或许应该将日子拉长一些。

春柳营规矩极严,军服却最好看。春日薄衫、夏日柳绿,这两身郁离用了她所能用的词汇表达着自己的喜欢。驻扎之地遍植高柳,正是抽芽发叶的时节,一阵风过去,又凉快又好看。

信末,郁离说自己快要去头一班戍守了。大约一高兴,字尾都有些飘,那“守”的一点甚至戳的纸都要破。信中夹了一片柳叶,随着时间消逝,业已干透。

赵诚璋小心取下了那片叶子,思绪恍惚。

春柳营春夏之际,总有些人喜欢摘了柳叶,插在网巾之间,总叫模样别出心裁。曾经她也是这般做的,柳叶的清香总叫人忘却校场演练的疲倦,嚼入口中清苦中,又有旁的滋味。

想来郁离是不会这般招摇吧?她那如受惊小兔一般的眼,连对视都没有过几次。

思退进来的时候,就瞧着郡主将军似笑非笑,右手长开,掌心搁了个什么东西。她只当没看见,道:“郡主,华墨的急信。”

行动走在了思虑之前,赵诚璋藏起了柳叶,将还未读的穆阳的信放在最上面,抬头道:“未到五日。”

“是。”思退只当没看到,道:“郡主,我们也该准备了。”

“厉兵秣马了多时,总得做完事。”赵诚璋拆开了军报,如愿看到约定好的暗语,这下笑意愈盛,道:“你且先去,五日后,咱们汇合。”

“是。”思退松了口气——但愿这个冬日之后,再无鲜奴作乱。

去岁,细作们传来了好些条消息。其中两条相左——一条说鲜奴逃入山林不过千余,且并无几个女子,带去了些御寒衣物、刀枪箭弩,打猎尚可,再有所图却是没什么余力。另一条则道,鲜奴王拔烈小奴藏进山林起码三千精锐,皆为披甲者,靠着熟悉山野吃喝暂且不愁,只是拔烈小奴立了誓,即便不能重霸平州,也要让赵诚璋吃些好果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