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秋归彩鸾 > 第20章 第二十回

第20章 第二十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知客到底还是领着人带着斋饭送过来,蒸出的黄馒头,几碗酱菜,轻轻搁在桌上,又把一盆拌汤拿过来,双手合十,道了句:“请慢用。”

这里头的人,没人碰过这样的吃食。郁离却瞧着那黄馒头,有股子亲切。她被赵诚璋所部救下后,就没吃过这样的了。

“这是把面粉撒进烧热的水里,一直搅做出来的。”郁离按人数盛出拌汤,道:“穷人家里,拿来果腹就算是很好的了。只是……灌个水饱,容易饿。”

王遐抿了一口,只尝出来些许面粉的气味,倒没什么言语。穆阳却想起了山上那个孩子,初初相逢,恐怕连这一碗,她都拿不出吧。

几人各怀心事,倒是将知客拿来的都吃了个干净。穆阳瞧了眼外头,日头向西而去,便道:“走吧,否则城门关闭,难不成真用东宫的金牌惹事?”

王遐瞪了她一眼,张口唤了轿子,踮着脚爬进去。

“郁离,今晚就和我走,还是过些时日?”穆阳走在前头,话说给跟在身后的人听。

“可以明天么?”郁离迟疑片刻,又怕穆阳多想,便道:“我得拿些衣裳。”

“行。”已然走出香积寺,穆阳上了马,和她道:“明日,我让清沐去郡主府上接你。”

“好。”郁离也上了马车。

三行人都是回京的,只是穆阳发了性,打马先走了。郁离想了想,让马车跟着轿子慢慢走,直到入城。

回了家,黄昏将近,穆阳先去沐浴更衣,才进了书房。房中放着冰盆,顿时驱了暑热。

十五六的年岁,正是觉得天下之大无处不可去、又显得懵懂的时候。穆阳送别了赵诚璋,却十分郁郁寡欢。

她的长姐比她大了太多,记事起就已经是孩子的母亲,对她虽有照拂,也很柔善,却总是不得见的。生母早亡,梅妃清冷本身就寡言少语的,王皇后在她幼年便故去,反倒是武贵妃随和亲善,时常邀了她去,带着她瞧画册、玩些无伤大雅的游戏。

梅妃教会她诗书,武贵妃便由着她骑马玩乐。她无忧无虑长了十几年,很偶尔才会念起那个只知道封号和闺名的生母。

庆妃裴氏,名钦,出身清寒,薨于弘康元年六月十三,是在生产后的次日。

不晓得她有没有抱过初生的女儿,还有什么未曾言说的话语,亦或未完成的愿望。

烛火晃动着,穆阳悠悠想起了她。从前这个时候,她会找些事做,或者闹腾脾气好的赵诚璋,或者骑在王遐的脖子上,哪怕被颠得惊叫。

而今晚,穆阳只是默默想念着她。她觉着自己一定好珍惜难得的生命,调皮胡闹些不打紧,读书慢些也无妨,只要秉持做人的原则,她一定要好生活着。

所以借着西瑕国不知轻重的请婚,凭着皇帝无边的纵容,穆阳才离开了长安,辗转去了宣城,做了那么久的普通人。少了锦衣玉食,隔几日还要爬一次彩鸾峰,穆阳却满足得不得了。若非四哥哥的婚事,她定要多留些日子,能留多久是多久。

思绪浮沉,穆阳的脸上带出一抹愁,趴在书案上,好似被抽去了筋骨。

允准送赵诚璋出城,和禁足并不冲突。浑浑噩噩睡了一晚的穆阳,起身后才想起来,她又不能出门了。

清涟都做好了这位主子发脾气的准备,哪料用罢早膳,穆阳换了身轻便的窄袖,将长发仍用网巾束起,去了凿金阁。

她在宣城得来的那些碑刻和拓印,一直没得时间去整理成册。几只樟木箱子就放在那,日日擦拂,不使染尘埃。既是禁足,便做些事吧。

等过了午后,杨繁领着郁离过来,穆阳见到她,只是点点头,道:“吃了么?”

“回公主,已经吃过午饭了。”郁离被思贞盯着恶补了一早上的宫中礼节,告诉她穆阳公主在皇族中,人缘算是顶天的好,将来解了禁足,时不时就有各府的人上门拜见,她总会撞到,不能不知礼,平白让穆阳护着。

穆阳笑了笑,没戳破她的动作生疏,只让她先坐。

“杨繁,带人都出去吧。”穆阳埋头于纸堆中,淡淡道了一句。

杨繁便领着伺候的都离开了。

“你说,我听。”穆阳的手中翻着纸张,摩擦后的沙沙声,叫人从暑天里安静下来。她道:“你告诉我,你如今认得多少字,会什么手艺。这里只有你我,不必藏着掖着。”

原来屏退了人,是怕郁离失了面子。她心中感动,正要起身,穆阳摆摆手,便老实坐着,想了想,道:“我,我只晓得,自己生在平州兴杨村,生来没几年,鲜奴进犯,抢了东西就跑,爹娘陆陆续续饿死。我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年,鲜奴杀来杀去,抢光了粮食就开始抢人,我没学会什么有用的,只会刨坑、打地洞、生火、劈柴,还会下陷阱,捉些小兽烤了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