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秋归彩鸾 > 第11章 第十一回

第11章 第十一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昭阳郡主的归来,并没有在朝中引起大的波澜。平州的战事虽然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仍有大片的土地没有打回来,但对蒸蒸日上的大齐来说,战争之后,平、湖两州的庶务、怎么安抚平州一触即碎的民心,才是今后的要点。

有皇帝和太子撑腰,两州刺史落在赵诚璋的身上,已经成为京都朝堂上不得不默认的事实。随着遴选出的一批年轻人从东宫出发,远赴湖州,吏部对此事的态度,也从未置可否,变成带有期待。而湖州督军一职,落到了农定英身上。

农定英是个憨厚的汉子,擅马战,身高九尺,是平鲜军中的一员猛将,最服气的就是赵诚璋了。今次回来,赵诚璋身边带的最得力的仍是思退,华墨、农定英都留在了平州。

旨意送去,农定英自是卸职前往湖州赴任。而有他这个赵诚璋麾下的人,对平州战局只有好处。

皇帝登基以来,非是只在武功上用力。他励精图治,吏治也是大齐立国以来最清明的。按科举,凡中举人者,可受官,补入中馈,自中州外的九品小吏起,按察考擢升。有些举子们肯熬着中进士,有些却觉着,自底层擢升,也是场好历练。

赵诚璋得了几日清净,也只在那晚去找过郁离,其余日子,陶灵顺路过来请了脉,连补品都没开,径直告辞了。

她翻了几日话本,在第四日等来了穆阳公主。

初夏时节,正在抽芽的女儿家,穿着新裁出来的嫩绿襦裙,脚下轻快,梳起的发髻也跟着一晃一晃。穆阳远远瞧见赵诚璋,口中的话就不曾断过。

“父皇和二哥哥都不准我来,可憋死我了。”穆阳走得近了,又抱怨了一句,才挽着赵诚璋的胳膊,颇为熟稔地往里走着。只是赵诚璋个头极高,她也只能抱着小臂。

“今后想来,偷偷来就是了。”赵诚璋抽了一次,没能抽出手臂,竟也由穆阳拽着,一路去了内书房。

思贞拿来了冰过的瓜果,穆阳并不贪这些,拐着弯说了许多话。

赵诚璋半点不急,盘膝坐在竹子做成的宽椅上,抿着凉茶。她出征的时候,穆阳才十三岁,还没有大姑娘的模样,如今眉眼长开些来,只是性情没怎么变。她有心问穆阳出京后有什么趣事,又不舍得打断了她的谈兴,一直含笑听着。

“诚璋姐姐,下次你见父皇,能不能帮我说说情?三哥哥大婚后,我还是想回宣城。”穆阳终于说到此行最大的要紧事,低着眉,略带不甘心,道:“之前我求他,他说这次绝不能允准。”

“义父定然是不允的。”赵诚璋略一思量,也就懂了,道:“上次你去,太子殿下就在江北大营,彼此都好照应。即便殿下早归,有着三郎的婚事,除非将来你不打算认四哥了,你也是务必要回京的。”

“中州也有许多好景致,足够你出去走走散心。”赵诚璋弯着腰劝她,道:“我晓得你去宣城,是因着碑帖的缘故。如今我既手握两州,自是为你徇私,遍集两州金石好帖,给你送回来,你就……”

“诚璋姐姐,我不光是为这个。”穆阳打断了她,尚未长成的面容上,又是严肃又是担忧,道:“我的一个朋友在那边,若非三哥哥订下的婚期这么急,我的本意,是打算等她的事情办完了,带她一起回来的。可如今事与愿违,她孤身一人,我总是难以放心。”

赵诚璋心中一动,面上分毫不显,如常一般,问道:“什么好朋友?因着什么事耽搁了?我让思贞选几个人替你接回来也就是了。”

“她的阿婆故去了,在山上结庐守孝,怎好阻拦?”穆阳摇摇头,望着赵诚璋,轻声问道:“诚璋姐姐,我若与父皇托出实情,他也不会答允我再去的,对么?”

“是。”赵诚璋不忍心哄骗她,只好照实回答。寥寥数语,赵诚璋听得懂这个朋友是在宣城才认得,对方应不知晓穆阳是什么人,穆阳也不愿用身份吓着,便叮嘱道:“若是义父晓得,对你朋友而言,是好是坏,就难料了。”

穆阳的城府尚不深沉,这次回京都前殚精竭虑,自觉安排尚妥,此刻闻言低眉,半晌后才叹息,道:“我晓得了。”人来不了,她走不出京都,也只好作罢。如今的安排尚妥,若是叫皇帝晓得,还不知会生什么波澜。按那小人的脾性,守孝三载后,大抵回乡务农。道别时说好了书信往来,这么些时日里,也不过收到一封信罢了。

赵诚璋有心多问几句,又怕勾着她越想越难受。她从来不是多事的性子,也信穆阳天真烂漫不假,却也不是个不知识人的,穆阳心地善良,路见不平做些事,也实属寻常。心念转了这许多,赵诚璋方道:“若有一日你觉着需要我帮衬只管说就是了,即便我不在,思贞也能办妥。如今,是我有件事,想求六公主相助。”

“什么?你我的情分,怎论起‘求’了?”穆阳果然抬起头,好奇看过来,带着不满,道:“再说这‘求’字,能答应的我也不答应了!”

“好。”赵诚璋松口气,道:“虽是两件事,但关乎一人,我就当一件事了。按理寻太子殿下快一些,但你晓得,总该避嫌的。”

赵诚璋将郁离的来历说清楚,末了又道:“初见之际,我当她不过八九岁,问过才知晓她和你是一年的。”

穆阳在外走了一遭,是晓得民生艰难的,不由跟着唏嘘,轻声道:“诚璋姐姐想办的,一是郁离姑娘的户籍?还有呢?”

“你晓得我不日又要走,这一走何时归来,真真难料。我这府上的人,照料她本出不了差错。但若带了人回来,只是将人照料着,我何必出此下策?我想让她去六妹妹府上,有你时不时提点着,教她些讨生活的手段,即便将来离开,在这京都,也能光明正大地活下去。”赵诚璋将打算分说清楚,字字句句都是在为郁离考虑,她道:“六妹妹府上的人,比我这儿冷冷清清大都出自军中的人,总是对她来说容易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