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开始流行“人生照片”的说法,但我其实很早就找到了“人生成语”——锥处囊中。
——来自时光机
短暂的对视之后,罗牧垚低下头,迅速从舞台另一侧回到了幕后。
她不知道今天邬子兵也会来。
比赛就快要开始了,杨雨薇的排序比较靠前。
罗牧垚抓紧时间找了一块空地方,把曲子从头到尾完整练习了一遍。
然后她才重新回到化妆间,杨雨薇已经换好了演出服正在补妆。
杨雨薇原本在玩手机,罗牧垚刚一走进来,她就放下了手机,直勾勾看向罗牧垚。
罗牧垚被看得有些莫名其妙,直接走向了琴盒,把琴放了进去。
这时杨雨薇在她身后对江美心大吵大闹起来:“妈你把她画那么美干什么?我才是比赛的人!”
江美心只好安抚道:“你也美呀。再说了一会儿你妹妹只是站在舞台边上拉琴,在舞台中央跳舞的是你。”
杨雨薇不依不饶道:“可是她那张脸太招人了,一会儿评委都不看我了!”
江美心道:“不会的,评委都很专业的!”
就在这对母女说话的时候,罗牧垚从书包里掏出手机。她今天穿的红裙子没有口袋,从换完衣服后手机就一直都放在书包里。
屏幕亮起后,她竟然看到一个邬子兵的未接来电。
但数量只有一通,而且没有任何短消息说明这个电话的来意。
罗牧垚只好发短信询问。
罗牧垚:[你来剧院了?]
对面秒回。
邬子兵:[对]
罗牧垚:[你给我打电话干什么]
邬子兵:[你先比赛吧,比完赛再说]
罗牧垚收起了手机。
等到杨雨薇前两个节目的时候,工作人员来带她们去候场。
来叫她们的工作人员是一个姐姐,那姐姐在往候场区走的时候,几次忍不住去看罗牧垚的脸,边走边感慨道:“拉小提琴的姑娘都这么好看吗?”
杨雨薇闻言扭过头来,朝罗牧垚翻了个白眼。
罗牧垚望着工作人员姐姐,有些腼腆地说了声:“谢谢。”
两个女孩在后台等候,直到舞台上主持人念出“长昌区实验高中杨雨薇”,杨雨薇紧张地抓住了罗牧垚的手,问:“怎么办?我怕一会儿忘记动作。”
罗牧垚答:“别当这是比赛。”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上台,朝评委和观众整齐鞠了一躬。
然后罗牧垚按照彩排安排,退到了舞台边没有灯光的区域。
但整个舞台灯光一起,她还是感觉脸颊有些发热,台下的人山人海仿佛成为另一个世界的投影。
但她闭了一下眼睛,让自己迅速进入状态,第一个音符从弓弦发出后,凄美绝伦的小提琴曲便开始悠扬回荡在整个剧场之中。
舞台上的灯光也配合着乐曲,从祝英台出场和梁山伯相遇相知的轻快明亮,中间转到离别直至化蝶的哀婉梦幻。
评委们在看杨雨薇舞蹈时,目光总忍不住朝角落里的那个小提琴手打去。
从舞台营造的效果看,小提琴手是站在黑暗里的,只负责为舞者配乐,也不参与打分,可即便如此,所有人的注意力还是会被那束从黑暗里折射出来的耀眼光芒攫取。
与此同时,观众席里也有一双眼睛,从头至尾没从那个拉小提琴的女孩身上移开过。
也许是琴音有如天籁,又也许是拉琴的人像一株从石头缝里开出的花,盛放的瞬间太过热烈惊艳,邬子兵人生先前还从未有过这种体验——进入一种沉浸在柔软情感之中的不可自拔。他自己也解释不清这是种什么感觉,像飘在云端,没有任何牵引束缚,可即便随时会掉下来无处葬身,也仍旧享受着那份流连与陶醉。
一曲终了,杨雨薇也摆出了最后的定格舞姿。这一次演出是她跟罗牧垚排练的所有场次里,她唯一一次没有忘记动作的,而且过程中几个比较难的动作她也基本完成,整体的呈现是她从小跳舞以来最完美的一次发挥。
台下也爆发出了掌声,几个评委都盯着黑暗里的小提琴手,直到舞台追光变成统一的面光,那个小提琴手从黑暗走进光明,陪着杨雨薇一起谢幕,大家脸上的欣赏再也抑制不住。
与此同时,观众席里的一个男生掏出手机,拍下了灯光照耀下,女孩恬淡又自信光彩的脸庞。
这个时候主评审特意提醒大家:“注意公正,这是舞蹈比赛,除了舞台效果,最重要的是看舞者本身的素质跟潜力。”
另一个评审笑道:“话是这样说,但有的人就是能沾光,分数本来就是主观的东西,所以家长们绞尽脑汁,但那些请伴舞的,伴舞跳得不好还会拉低分数。都比不过这个家长聪明,找个伴奏,完全不干预舞蹈的同时,却把效果烘托到满分了。所以这些小孩啊,技术好不如命好啊。”
主评审再次提醒道:“我是想提醒那些有偏见的评委,不要一看到舞台上有别的加持就故意打低分,人家选手本身如果跳的值那个成绩,就不要因为你的价值观影响别人的前途,那这就不客观不公正了。”
杨雨薇和罗牧垚下台后,杨雨薇抓着罗牧垚的手兴奋地蹦蹦跳跳:“我没忘动作!我全跳下来了!”
那个带她们来的姐姐这时候笑着走上前来:“跳得很棒。”说完又看向罗牧垚,目光里止不住的喜欢,道,“你拉得真好,我一个不懂音乐的人都听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