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几天,张毅东还顾忌着父母,只在白天上网吧玩,晚上在父母回来前回到家里,然后正常睡觉,第二天父母出门之后,才跟着出门去网吧。
然后没几天,他就开始觉得这么玩不过瘾,浪费时间,动起脑筋来,怎么在晚上父母睡着后上网吧玩,偷跑他是万万不敢,因为经过上次的事,父母半夜醒来都会到他房间看看。后面,还真让他想到办法。他托人从外地买回一个大型玩偶,晚上父母睡着后,他把玩偶搬出来放到床上,房间里开着空调,盖上被子,大半夜不开灯还真看不清。
于是,就这么被他蒙混过关。晚上等父母睡熟后,他便订闹钟偷偷出门上网吧玩通宵,在父母早上起床前再溜回家睡觉。
就这样一直持续一个暑假,这时,他已经彻彻底底染上“网瘾”,让他再像之前那样正常上学做作业,一周在父母监督下玩几个小时电脑,根本不可能!补课开始的第一天,他便模仿父母签名给自己整了张假条,拿给林老师请假,然后直接来到网吧,按着上课下课的点回家。
直到林老师两天后往他家打电话,询问他身体恢复情况,这才露相。家长、老师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父母24小时盯人,后面他才答应回学校上课。实际上是他一直被盯着,没办法上网吧上网,才想着回来上课找机会上网。父母把家里的门锁换了,他甚至不惜爬阳台!
最后他父母没办法向学校求救,学校多方查询,“网瘾”这个词才第一次在一中被大家熟知。隔壁G省改开得更早,据说已经出现一批“网瘾少年”,那边还专门出现专治“网瘾”的学校。张毅东就是被转到这种特殊学校接受脱敏治疗。
“天哪,真真,还好那会儿我和语涵为了保护视力,没敢太玩电脑连机游戏。”程紫菱说起来还心有余悸。
“真像政治书上说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啊。”周语涵也是很感慨。
这件事在学校引起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就在张毅东的事件爆发不久后,高三年级也有位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男生因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被迫退学。因此,正式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全校掀起轰轰烈烈的防网络沉迷宣传,每个班级发告家长书,初三高三年级甚至每班都抽出宝贵的学习时间,连家长一起请到学校来听讲座。
不过时间能淡化一切,一开始还有人谈起张毅东,为他惋惜,慢慢这个名字就消失在大家的学习生活中。
地生历在初二结业考试考完后,初三便不再设课程,音乐美术更是只存在课表中,只需要期末考试时走个过场便好。初三硕果仅存的技能课只剩体育,学校怕学生的身体素质跟不上最后总复习的强度,因此一周两节的体育课便被保留下来,林老师甚至亲自到教室赶人,让大家一定要到操场上活动下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