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且只有一种可能。
他就是“御无尘”。
(顺带一提,归厌试图抹去这个名字却因实力小弱未果,反而受了些内伤。)
闻人得愿眸光粼粼:“……啊,也是,现在无人再提御无尘了……”
“无人敢提,也无人再提。”
闻人得愿追忆往昔,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
“当年的他,可是赫赫有名!上至大乘神仙,下至凡人庶民,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他是我的道侣,我来说他免不了主观性,或是夸大其词,或是轻描淡写,或是知之不详,不过,比起听他人讲,我想你还是更想听我讲吧?”
归厌点了点头,他当然更愿意听闻人得愿讲!
御无尘跟他有没半点关系,他要知道御无尘的方方面面干什么?他要知道的,当然是闻人得愿心中的御无尘!然后将他的存在给毫不留情的刨除干净!
“我是在六岁那年第一次见到的御无尘,那一年,他还未出世,才三个月。”
许是想要彻底打消归厌的心思,闻人得愿一开口就是王炸。
“我的母妃是他父母得以顺利成婚的恩人,因此一诊出喜脉,他们夫妻两便来拜见母妃,见我对他好奇,他母亲让我隔着肚子摸了摸他。”
“本来他们许诺过等他出生后再来拜见母妃,让我见见他。”
“但很可惜。”
闻人得愿的思绪飘远了,“那一年,佛国和魔界不知为何发生了争端,打得厉害,他们也上了战场,然后便再没了音信。”
“直到那一年,南湘出了个乞儿出身的异姓王爷。他不知自己的姓氏,却也不愿改姓诸葛,南湘重智谋不重血脉品性,却也重姓氏延续,便未封他为皇太子,而仅封了王爷。”
“当年南湘皇室子嗣被他无形压了一头,他又拒绝了‘皇太子’之封,引得皇室内部颇有不满,尤其是几位后妃和她们的世家,其时南湘和希兰关系甚笃,南湘皇帝诸葛我见便让他来希兰做了我的伴读。”
“那年我十六,他十岁。”
“说回到改姓上来,乞儿无姓无名,诸葛我见本想给他赋姓取名,名字也想得很好,‘诸葛明’,‘明’者,‘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不想他不愿改姓,因而连带着也搁置了取名一事,就这样无名无姓地送来了希兰,他来时,我不知这些,便当众问了他名姓……”
闻人得愿看着归厌,在他越发绝望和嫉妒的眼神里陈述到,“我为他取名。”
“‘无尘’。”
归厌闭上了眼。
“我本意是说他并不低贱,却不想,”闻人得愿失笑、无奈而宠溺,“他目无下尘!”
“我们在一起二十年,一同进入太学就读,而后先后受宗门征召,进入宗门修行。”
“那时和现在不一样,那时皇权式微,宗族宗门势力处于鼎盛期,皇子这一名头带来的不是尊崇,而是没有止境的打压和压榨。”
“我们去的是……茕、琼华仙宗。”
归厌没听说、翻阅典籍时也没看到过这个名字。
“不用记,它早就没了。”闻人得愿抽空插了一句,“御无尘对它观感很差,连它的名字也容不下,就连我都差点没想起来。”
“言归正传,御无尘天赋好,出身又本卑微,还拂了南湘的面子,让南湘成了宗门间公开的的笑话,本来还算颇受拉拢,可他与我走得近,因而多受排斥,不仅宗门寒门多有苛责,皇室也因他拒绝南湘赐姓一事而排斥他。”
“我当时天赋好,希兰国当时在宗门也有修为境界高的修士,待我颇为照顾,处境还算过得去,本来御无尘也能受希兰那位前辈的照拂,但,”
闻人得愿抿了抿唇,情绪莫测:“小师妹向我告白了。”
归厌炸了,他已经猜到了后续的发展,不想再听当年御无尘是怎样追闻人得愿了。
“那时希兰国上下对我的期望都是顺利从宗门回家,娶妻生子,登基为皇,御无尘那一闹,让他在宗门内外彻底孤立无援。”
“我不知道他那段时间都经历了些什么,他从来不说,每次我问起来他也都轻飘飘的一笔带过,问就是他当年做乞儿的时候已经吃够了苦楚,如今再怎样也比当年强……”
“我无能为力,只能将我的份例多分些给他……”
归厌:……
归厌:师尊您觉得一个做乞儿都能把自己推销成异姓王爷的到底能过得有多苦啊?!尤其那王爷的位置还是因智计出色拿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