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疯批反派和大女主HE了 > 第170章 天地不仁

第170章 天地不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挤出一个微笑:“阿洵,你刚才说什么?”

苻洵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将她扶到榻边坐下,才低声重复:“王后殿下薨逝了。”

舜英眨了眨眼睛,没有泪,唇角颤抖、脸上挂着勉强的笑,难以置信地蹙眉:“不可能,上个月端午小宴,她不是还好好的么?”

苻洵垂眸:“听哥哥说,她自从有了稷儿,就一天天油尽灯枯,年纪轻轻、脉象已如古稀老者。”

顿了顿,继续沉声道:“饶是如此,她薨逝得也很蹊跷突然,陛下正派人暗查。”

舜英一动不动僵在那儿,脑中一忽儿是片刻前的纷乱梦境,一忽儿却是在昇阳初见时那灵动鲜活的少女,呆愣怀想半晌,紧紧抓住苻洵的手:“她还有没有什么留给我的话?”

“她让我转告,你已无后顾之忧”,苻洵自动忽略“还”字,默了片刻,深深看着她,“幸亏你在灵昌和奉宁从不去贵女圈交际,也未曾参加宫宴,不必多造杀孽。”

舜英陡然一寒,睁大双眼:“多少人?”

苻洵咽了口唾沫:“长秋宫见过你的人、洛川别苑近身伺候过你的……包括柳儿絮儿,全被她先后寻到由头——处死。”

顿了顿,他又说:“她还修改了宗谱玉牒,将我的正室改为今年七月病逝,宗正寺相关书吏也已被她处理掉。”

“好个凰羽寺少祭司,以万物为刍狗,不留半分周旋余地”,舜英垂眸苦笑,双肩轻轻抖动,流下两行泪,“就连对自己也这么狠。”

外面仆从来来往往、跑来跑去挂白幡,苻洵也不知如何劝慰她,只能一下一下轻抚她后背:“若是伤心,就哭出来吧。”

舜英轻声说:“阿洵,我想静一静,你先带阐儿和阿阗进宫服丧吧。”

苻洵担忧地看着她:“平南侯也在奉宁,吊唁无须太久,若你实在憋闷我可邀他来……”

“我没事,不要牵扯更多人进来”,舜英想着曾经那明媚娇俏的少女,抬眸看向苻洵,笑了笑,“阿洵,我就在这等你回来,守丧期满,咱们还要一起去北卢呢。”

不知怎的,见到她这般笑容,苻洵骤然心一沉,但国丧大礼不容耽搁,只得匆匆换上粗麻衣,拔去发钗取下发冠。

舜英站起来,示意他坐下,拿过玉梳替他慢慢梳着乌发,绾好发髻、戴上丧冠。

然后,她欲盖弥彰地又说了一遍:“我没事,我就在这等你回来。”

目送他走出院门,舜英走到屏风后的软榻边。昨晚他们在榻上搭了张小几,铺开舆图,一起商讨对北宛的战略,然后她睡了过去。

她找回记忆后,因着“相思”之毒,每晚都与他同居一室,但都是一床一榻分席而眠。

大半年来,每到一地,他都会跟她打听元璟和褚秋水的喜好,投其所好地或买或订,一点点攒着各色奇珍异宝。他在洛川别苑腾出五间屋子,计划每年攒一屋,等到第五个年头,就去阊江提亲。

瞧着放荡不羁的人,骨子里却最是拘谨。谨慎地试探她的心意,预备三书六礼风光迎娶,憧憬着未来的名正言顺。

梦中场景纷至沓来,舜英收拢双腿,抱膝蜷坐到榻上,想了想,又拉过他晚上垫的软枕抱在怀里,嗅着清甜的木香,泪如雨下。

这乱糟糟的世道啊,哪是他们想躲就能躲的?

世事纷繁如乱麻,身不由己任风吹。

小几上的舆图仍摊开着,天下六分,北宛的版图已缩回定安盆地。

武煊的回归使北翊如虎添翼,西有苻洵率北三郡众骑、东有谢朗与武煊珠联璧合,仅用了不到一年,就将悍勇的北宛骑兵逼回定安盆地。只需再等个一年半载、几场大战,便可收复三大关隘。

荣国、北翊、南翊这三个大敌当前、被迫联合的盟友,也到了翻脸的前夕。

最先翻脸的,却不是荣国与两翊,而是南北翊之间。

今年五月,延光王元承祎生辰,冯太后令姜嫣、元承赟母子前往阊江共贺千秋节。

王不见王,冯太后此举,无异于将宛平朝廷架上火堆。

去,则视为觐见,北翊立国的合法性荡然无存,荣国东原道三十五城相当于被翊国南北夹击,必生争端;不去,姜氏、武氏与承赟一脉将彻彻底底被坐实为乱臣。

姜嫣和元承赟商量片刻,回复得斩钉截铁——不去!

被坐实乱臣,断了粮草供应是为远虑;西、北两翼有北宛,若此时再与南边荣国生嫌,覆灭之祸却是近在眼前。

要么与荣国闹崩、被北宛骑兵屠了;要么等北宛骑兵被打回边墙外,被荣国灭了;要么一直消耗到三败俱伤,南翊大军跨过淮水北上,收复失地。

从那道贺千秋节的敕书发出,北翊宛平朝廷的死期,就是扳着指头倒计时。

本来还有第四条路……

苻洵同北翊众将士同袍数年,颇有惺惺相惜之意,多次回京述职时对其大加褒扬,说得一干朝臣心动不已。

又私下对苻沣直言不讳,与北翊并肩作战那么久,打出感情了,再掉过头去打曾经的战友、于心不忍。

苻沣也一直在考虑此事,先召司农令估算了一下三郡二州的产出,确定在自己的治理下,再苦一苦宗室,荣国不用砸锅卖铁都养得起那么多兵马,于是动了招安的心思。

招安的人选慎之又慎,派苻洵去只怕还没踏进宛平、就得被人抄起大刀撵出来。要出身好、名声好、能力强、脑子快,最好跟姜嫣年龄相仿,苻沣在宗室中挑挑拣拣,选了堂弟苻洹去谈判。

条件很优厚,元承赟一脉为世袭罔替的国公,供养同于嫡系宗室;武氏、姜氏、众将士爵位职级不变,最令人心动的专权是:只听调不听宣。

姜嫣和元承赟招待得很热情,言辞也十分客气,说用不着以上优待就可举国来降,只要一样东西交换:苻洵的项上人头。

于是这谈判,无法可想、自然而然地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