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高嫁后女主她失忆了 > 第22章 大事

第22章 大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眼见她美眸生怒,他立即又是笑道,“她远不及你美。”

“我娘子天下第一美。”

说完,他扬了扬眉,似也有荣与焉,没多久,他搂住了她腰,就她蜜唇吻了过去,这里吻累了便亲别处,待她气息渐乱这才将人又拢好衣裳,抱在了怀里。

两人如此厮混了几个时辰直到夕阳挥下,他撑蒿带人回了,本欲径直回了她闺房,怎知一出来便见他的两个亲卫守在了外面。

其中一人正是李酉,疾步过来,“大爷,出大事了 ! 圣上崩了 ! 国公爷已在快马回府的路上,老夫人特命你回去 !”

祁淮序即刻转面看向谢灵均,沉吟道:“灵儿,你可要随我回去?”

今圣上除了早夭之子,现共有七子,以元后所出的太子李胤威望最重,太子舅父乃是骠骑大将军霍巍,戎马一生,手握河东重兵,虽已年事破高,不再上阵,但名望犹在,而太子岳家是大都督程化宇,在朝中威望极高。

此外,可与之相较的便是继后的第三子淮王李隻,出身便百鸟贺朝,祥云满天,圣上颇为爱重,幼齿之龄便将其亲自带在身旁教养,多次对道其生性仁厚,属万民之福矣。

反观太子李胤,虽也是励精图治,才干颇丰,却多年孤丧独行,面露阴鸷之相。自从太子妃程氏薨了之后,他便似如此一夜兴败,尽管后面程化宇另一女嫁了过来予之续弦,他仍是郁郁寡欢,孤寂廖言。至今膝下只有大程氏所诞下的二子。小程氏后来倒生有一女,不过未能成人便因一场恶疾亡了。

太子后未再有任意子女所出,后宅子嗣一事终究为人诟病。曾有人言,因他时运不兴,才一连死了两任太子妃。

在大程氏之前,的确还有一位太子妃,姓裴。不过还未入门便就门庭落败,而后玉殒而去,想必已是位列仙班。此已是早年往事,过去多年,罕有人言。不过那位裴氏极是貌美,堪拟洛神,见过她的男人无不为之神魂颠倒,无数画作大家皆以能她作画为荣,可惜她谢绝一切作画,未能有丹青画作流传下来……

如此天人芳逝,实在遗憾,太子民间凶名便就此传了下来。

而圣上此时崩,实在令人意外,他身子这几年虽渐愈羸弱,不似壮年,但因早年习武,龙马精神犹在,怎知他竟就此去了……

如今,朝中局势一乱,战必要起,将她放在任何地方,他都不会放心,除非是他自己跟前,此时见她踌躇不决,立即催促:“灵儿 !此非同小事,你先随我回去 ! ”

谢灵均自然不会在这等事情上任性,朝中事务她虽是一知半解,但见眼前形势,也容不得她过多考虑,遂就应下,“我先去见过爹娘,与之说几句话告别,再随你回。”

祁淮序颔首,“我在外面等你。”

谢灵均略一点头,转身离去,很快背影便消失在了他视线之中。

这天大的消息早已是传遍了,苏幼音听闻谢灵均过来了,立即迎过去,在她出声之前立即道:“灵儿,你听我说,你随贤婿即刻出发,回到祈府便不要再出来了,任何之人也是勿见,刀剑无眼,我怕你伤了。”

她之眼神充满了担忧与慌张,谢灵均还是头次见她这样,忙是劝慰。

“娘亲,我是无事的,夫君自会护好我。”

苏幼音点头,沉吟片刻,“那半枚玉佩,你便替娘收好,勿教旁人见了,可知?”

前几夜她握着那玉佩暗自垂首落泪之场面还是历历在目,谢灵均猜测这应是那位裴小姐留下的,既是她之旧物,母亲又颇为爱惜,自己又怎好代为保管,是以,谢灵均嗫喏道:“娘亲为何不自己保管?”

苏幼音含笑,“自有我之用意,灵儿,你日后自然就知道了。”

既如此,谢灵均即刻便收好了,乖顺地窝在她怀里,“娘亲,下次见面就不知是何时了,或许那个时候,娘亲已是有外孙了……”

“外孙 ?你找太医瞧过了 ?”苏幼音道。

谢灵均笑了一声,同她说起了那个梦。这些事,她连祁淮序那里也是未说,孩儿这般像他,好似功劳都在他那里似的,他若是知道了必定是愈发得意张狂。

“像他是很好,以后定是知道心疼你的。”

苏幼音勾起唇角,笑意欲盛,“你们定是能举案齐眉,恩爱到老。”

“当初误打误撞找了个对的,可见月老那里自有安排。”

听闻她这样的叹意,谢灵均羞涩地应了一声,心中回荡着无限的蜜意,母女二人又说了些贴己话,不多时,门外便响起了敲门之声,杏颜推门进来,“小姐,姑爷过来了,说外面都备好了,问你可否回了?”

话音刚落,苏幼音忙道:“回了,你快过去回话。”

谢灵均实在是不舍,又抱了抱她,苏幼音将她送到院外,果然见一个高大的身影过来接了,祁淮序向她颔首,“岳母。”

“我将灵儿交给你了,你务必照顾好她。”苏幼音含笑,似含着万般珍重,如此道了一句。

祁淮序即刻点头,“能得灵儿为妻,我必一生待她如珠如宝。岳母放心!”

话别之后,谢灵均早已是哭成了泪人,被祁淮序一把抱起塞进了马车之中,待回了祁府之后,他立即换了官服,即刻进宫,连婆母那里也是未能亲自去交代。

接下来的几日,应是在操持国丧大事,他都未有回府。不过,外面还算太平,未有起乱,听说圣上未有留下遗诏,唯留有口谕,是令皇三子李隻继大统之位。

而那位备受瞩目的太子竟已就此败落,有门客透露其欲回洛阳兴业,但终究是不能令人信服。

终于在第五日,京中传来了一件极为匪夷所思之事。李隻的一位将军部下竟反了,于深夜之时进行了一场谋杀,刺死了李隻一党的三位重臣,幸得一位太监挡了一剑,否则李隻也是在劫难逃。

而这位将军部下在众多兵将的围堵之下竟还能逃出生天,目前还未有抓获,不知此人在何处逃窜。

此刻,柳氏在谢灵均这里再次说及了此事,“听闻这个将军早年间与那骠骑大将军是莫逆之交,正是因此才忍辱负重,一直在李隻那里谋事。”

“你别看霍巍人在河东,鞭长莫及,但京中为他卖命的能人志士确是不少,不过他自己那个独子却是恶名昭彰的混账,后继无人,实在是唏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